卫国,春秋战国时期最幸运的诸侯国
卫国,春秋战国时期最幸运的诸侯国,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在秦统一中国的刀光剑影中先后烟消云散,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在秦统一中国的刀光剑影中先后烟消云散,最后灭亡的应是公元前221年的齐国。最近,偶尔查阅史料,方才发现这个人所共知的常识其实是个错误,因为还有一个诸侯国即使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然幸运的保存了下来,直到公元前209年被秦二世废掉。但此时它已经在中原大地生存繁衍了838年之久,并且仅仅在它灭亡3年之后,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也随之被淹没在了农民大起义的滚滚洪流之中!
这个幸运而神奇的国家就是卫国。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定都朝歌。下面就是它长达800多年的大致发展轨迹:
康叔下传七代到卫顷侯,顷侯用重金贿赂周夷王,卫国成为侯爵。顷侯下传两代到卫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时,卫国帮助周室东迁有功,升为公爵。武公时期卫国比较强盛,政治也很清明。武公在位55年去世,儿子庄公即位。卫庄公在位23年去世,儿子卫桓公继位。桓公溺爱弟弟州吁,导致他在位第十六年(前717年)被州吁杀死。桓公之后弟弟宣公杀州吁继位,十九年后去世。卫宣公时卫国诸公子争夺君位,导致继承宣公的卫惠公刚登基3年就被赶走。8年后惠公复国,曾结集燕国攻打周天子惠王。惠公在位31年去世,儿子卫懿公接替君位。懿公穷奢极欲,喜好仙鹤,不理朝政,在位第九年北狄侵犯卫国,懿公被杀,卫国差点亡国。卫文公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并迁都楚丘。文公在位25年去世,儿子卫成公即位。当初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导致成公三年(前632年)晋灭卫,自己差点被毒死。成公回国后做了35年的国君。之后是卫穆公。穆公在位十一年去世,儿子卫定公即位。定公即位12年去世,儿子卫献公即位。献公十八年被赶走,十二年后。献公在位33年去世,儿子卫襄公继位。襄公在位9年去世,儿子卫灵公即位。灵公在位42年去世,孙子卫出公击败父亲蒯聩自立。前492年—前477年这十六年间卫国公室大乱,蒯聩、出公父子不顾名分争夺君位,使卫更加弱小。出公在位37年去世,他的叔父卫悼公攻打出公太子,成为卫君。悼公在位5年去世,儿子卫敬公即位。敬公在位19年去世,儿子卫昭公继位。昭公在位6年被卫怀公杀死。怀公在位11年又被慎公弑杀。卫慎公年间,三晋强盛,卫依附赵国。慎公在位42年去世,儿子卫声公继位。声公在位11年去世,儿子卫成侯即位。成侯十六年(前346年)卫自贬侯爵。成侯在位29年去世,儿子卫平侯在位。平侯在位8年去世,儿子卫嗣君继位。嗣君五年(前320年),卫国自贬爵号为君。此时卫国仅据有濮阳了。嗣君在位42年去世,儿子卫怀君继位。怀君三十一年(前254年)怀君朝见魏王。魏安�王杀死怀君,灭了卫国。前252年魏国让卫国复国,魏王立他的女婿卫元君即位。元君十四年(前239年)秦国攻占濮阳,迁徙卫国于野王。元君在位23年去世,儿子君角继位。卫君角九年(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卫国独因弱小缘故继续存国。
君角二十一年(前209年)秦二世诏废君角爵位,卫国灭亡。卫立国838年,传35君。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卫国之所以能幸存,正是由于它的弱小,不引人注意;再加上它善于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能够面对现实,进退自如。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卫国的幸运正好印证了 老子这句名言的正确,对今天的人们为人处事同样不无启示。
这个幸运而神奇的国家就是卫国。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定都朝歌。下面就是它长达800多年的大致发展轨迹:
康叔下传七代到卫顷侯,顷侯用重金贿赂周夷王,卫国成为侯爵。顷侯下传两代到卫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时,卫国帮助周室东迁有功,升为公爵。武公时期卫国比较强盛,政治也很清明。武公在位55年去世,儿子庄公即位。卫庄公在位23年去世,儿子卫桓公继位。桓公溺爱弟弟州吁,导致他在位第十六年(前717年)被州吁杀死。桓公之后弟弟宣公杀州吁继位,十九年后去世。卫宣公时卫国诸公子争夺君位,导致继承宣公的卫惠公刚登基3年就被赶走。8年后惠公复国,曾结集燕国攻打周天子惠王。惠公在位31年去世,儿子卫懿公接替君位。懿公穷奢极欲,喜好仙鹤,不理朝政,在位第九年北狄侵犯卫国,懿公被杀,卫国差点亡国。卫文公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并迁都楚丘。文公在位25年去世,儿子卫成公即位。当初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导致成公三年(前632年)晋灭卫,自己差点被毒死。成公回国后做了35年的国君。之后是卫穆公。穆公在位十一年去世,儿子卫定公即位。定公即位12年去世,儿子卫献公即位。献公十八年被赶走,十二年后。献公在位33年去世,儿子卫襄公继位。襄公在位9年去世,儿子卫灵公即位。灵公在位42年去世,孙子卫出公击败父亲蒯聩自立。前492年—前477年这十六年间卫国公室大乱,蒯聩、出公父子不顾名分争夺君位,使卫更加弱小。出公在位37年去世,他的叔父卫悼公攻打出公太子,成为卫君。悼公在位5年去世,儿子卫敬公即位。敬公在位19年去世,儿子卫昭公继位。昭公在位6年被卫怀公杀死。怀公在位11年又被慎公弑杀。卫慎公年间,三晋强盛,卫依附赵国。慎公在位42年去世,儿子卫声公继位。声公在位11年去世,儿子卫成侯即位。成侯十六年(前346年)卫自贬侯爵。成侯在位29年去世,儿子卫平侯在位。平侯在位8年去世,儿子卫嗣君继位。嗣君五年(前320年),卫国自贬爵号为君。此时卫国仅据有濮阳了。嗣君在位42年去世,儿子卫怀君继位。怀君三十一年(前254年)怀君朝见魏王。魏安�王杀死怀君,灭了卫国。前252年魏国让卫国复国,魏王立他的女婿卫元君即位。元君十四年(前239年)秦国攻占濮阳,迁徙卫国于野王。元君在位23年去世,儿子君角继位。卫君角九年(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卫国独因弱小缘故继续存国。
君角二十一年(前209年)秦二世诏废君角爵位,卫国灭亡。卫立国838年,传35君。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卫国之所以能幸存,正是由于它的弱小,不引人注意;再加上它善于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能够面对现实,进退自如。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卫国的幸运正好印证了 老子这句名言的正确,对今天的人们为人处事同样不无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春秋战国历史上最幸运的诸侯国是哪个
一直以来,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在秦统一中国的刀光剑影中先后烟消云散,最后灭亡的应是公元前221年的齐国。然而有一个诸侯国即使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然幸运的保存了下来,直到公元前209年被秦二世废掉。但此时它已经在中原大地生存繁衍了838年之久,并且仅仅在它灭亡3年之后,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也随之被淹没在了农民大起义的滚滚洪流之中!这个幸运而神奇的国家就是卫国。图片来源于网络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定都朝歌。下面就是它长达800多年的大致发展轨迹:康叔下传七代到卫顷侯,顷侯用重金贿赂周夷王,卫国成为侯爵。顷侯下传两代到卫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时,卫国帮助周室东迁有功,升为公爵。武公时期卫国比较强盛,政治也很清明。武公在位55年去世,儿子庄公即位。...
· 揭秘:春秋战国历史上最幸运的诸侯国是哪个?
一直以来,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在秦统一中国的刀光剑影中先后烟消云散,最后灭亡的应是公元前221年的齐国。然而有一个诸侯国即使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然幸运的保存了下来,直到公元前209年被秦二世废掉。但此时它已经在中原大地生存繁衍了838年之久,并且仅仅在它灭亡3年之后,盛极一时的大秦帝国也随之被淹没在了农民大起义的滚滚洪流之中!这个幸运而神奇的国家就是卫国。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定都朝歌。下面就是它长达800多年的大致发展轨迹:康叔下传七代到卫顷侯,顷侯用重金贿赂周夷王,卫国成为侯爵。顷侯下传两代到卫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时,卫国帮助周室东迁有功,升为公爵。武公时期卫国比较强盛,政治也很清明。武公在位55年去世,儿子庄公即位。卫庄公在位23...
· 春秋战国卫国——卫姓起源,最后一个被灭的诸侯国
在历史上,春秋战国各种小国林立,一个县的领土,就可以算做一个国家,而当年春秋末期,战国七雄纷纷吞并这些小国,小国灭亡之后,国民以国为姓,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鲁国,卫国,曹国,陈国等等。其中的遗民卫姓的出处卫国,可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家,它是秦始皇灭六国后,仍然存在的国家。卫国存在大约900余年,都城在现在的河南淇县,滑县,濮阳,焦作等地变动。历史上著名的周公平定武庚(纣王的儿子)叛乱后,将武庚的封地划分给了康叔,康叔是卫国的开国之君,称为卫康叔,也是卫姓的始祖。卫国一共29代、44位国君(还有一种看法是41个),存在了834年(还有说法从立国前后计算是907年),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的时间最长的一个小国,是诸侯国里面最后灭亡的。在卫武公时期,卫国辉煌一时,他派兵支持平王东迁,晋升为公爵,在诸侯国里也算排名靠前。公元前660年,翟人伐卫,第一次灭国,在齐国的协助下复国。然而此后再也没有出有能力的...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莒国
春秋战国莒地,商为古幕国,春秋时期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美丽而古老的莒国历史悠久,历代均有杰出文化艺术人才,创造并延续了灿烂的莒文化,与齐鲁文化并称“齐鲁莒”文化,成为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今为世人所伟诵。据考,莒为地名始自原始社会的部落,《中国史稿》(郭沫若著)载“伯益是早期融入华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十四个民族。”至商代为姑幕侯国,周为莒国,汉为城阳国,后为州为县。古老而年轻的莒地,在数千年的岁月中,积沉了丰厚的文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大口尊和陶质牛角号,把华夏文明史上推了一千年。商王朝时期,莒地属青州姑幕国,清雍正《莒县志》记:莒地“唐虞以前无考,商(属)姑幕国。此侯国也,殷爵列三等,而姑幕实侯此土,仅见之汉史中。”在春秋初从计迁莒...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赵国的发展史
赵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国君嬴姓赵氏,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次子季胜之后,原为赵侯。至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奄父生叔代,叔代以下五世至赵夙,赵夙孙赵衰事晋献公之子重耳。赵衰随重耳逃亡十九年,重耳返国为晋文公,赵衰任国政。赵衰卒,其子赵盾嗣;赵盾卒,其子朔嗣。朔子赵武于晋平公十二年(前546年)为晋国正卿,赵武传赵景叔,赵景叔传赵鞅,即赵简子(前518年-前458年),赵简子传赵襄子(前457年-前425年)。赵烈侯六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始命赵烈侯赵籍为侯。至赵武灵王(前325年-前299年)始称王,至王迁,前222年,灭于秦国。赵国全境东北与东胡和燕国接界,东与中山及齐国接界,南与卫、魏、韩三国交错接界,北与楼烦、林胡接界,西与韩、魏两国交错接界。国都在晋阳(今太原),前425年迁中牟(今鹤壁),前386年赵敬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