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肯塔基大学

肯塔基大学

肯塔基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Kentucky)是位于美国肯塔基州莱克星顿的一所公立大学,始建于1865年,在校学生达26000人,是肯塔基州最大的大学,和路易斯维尔大学是肯塔基州内唯一的两所研究型大学。

肯塔基大学简介资料
38°02′N 84°30′W
肯塔基大学相关文献
肯塔基州
历史肯塔基州曾被北美土著民族如肖尼部落(shawnee)视作庄严的祭神场所,一直到1750年为止,都没有常住土著居民。1770年后,弗吉尼亚和北卡罗莱那的殖民者穿越坎伯兰峡来到肯塔基。肯塔基从此迅速发展成为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第一个殖民点。美国革命之后,弗吉尼亚州建立,当时属于弗吉尼亚的肯塔基随即成为肯塔基县,但肯塔基居民一直希望脱离弗吉尼亚州。1790年肯塔基的代表接受了弗吉尼亚州对肯塔基脱离的条件。1792年4月1日肯塔基州宪法通过,6月1日肯塔基州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十五州。1861至1865年南北战争期间,肯塔基州成为南北方边界州。有趣的是,北方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和南方总统杰佛逊·戴维斯均是肯塔基人。肯塔基名称没有详细记录,如依照印第安语(Iroquois)的ken-tah-ten意思为明日之地。地理概况与分区、各县肯塔基州昵称蓝草州(BluegrassState),处于美国中东部,...
查看全文
肯塔基大学
历史1858年位于Georgetown的培根学院改名为KentuckyUniversity,迁至Harrodsburg,但不久在南北战争中毁于战火。1865年校园被毁的KentuckyUniversity与财政遇到困难的特兰西瓦尼亚大学合并,校名仍然为KentuckyUniveristy,校园则迁至特兰西瓦尼亚大学所在的莱克星顿。在土地拨赠法案的资助下,(该法案规定每个州可以从联邦政府得到30000英亩的土地,用于建立教授军事,工程与农学的学院),肯塔基大学农业和机械学院成立。1869年该学院授予第一个学位,同年詹姆斯·肯尼迪·派特森出任校长。1878年由于指导思想不和,学校分裂,一部分保留KentuckyUniversity的名字,后来改回原名特兰西瓦尼亚大学,另一部分于1879年改名为肯塔基农业和机械学院,莱克星顿市为其提供额外资助,并捐赠了52英亩的土地(现在肯塔基大学校园的中心部分
查看全文
肯塔基州众议院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肯塔基州参议院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肯塔基州副州长
历史1992年《肯塔基州宪法(英语:肯塔基州宪法)》的修正案对副州长权限进行了重新修正。此前根据州宪法,副州长在州长不在州内时候,行使代理州长职权。所以塞尔玛·斯托瓦尔(英语:ThelmaStovall)(1975–1979)和哈皮·钱德勒(1931–1935)在州长不在州内时,担任代理州长期间,就曾高调地行使职权。在很多年期中,肯塔基州的第一州长官邸曾经用于副州长的办公使用此外,在1992年修正案通过前,肯塔基州副州长对肯塔基州参议院负责,并与州长选举并列进行。1992年宪法修正案,撤销了肯塔基州参议院临时议长(英语:PresidentprotemporeoftheKentuckySenate),取而代之的是肯塔基州参议院主席(英语:PresidentoftheKentuckySenate);并废除了副州长对于参议院的职权。因此,副州长已经不具有宪法责任,他的办公室也从旧州长官邸(英语:...
查看全文
肯塔基大学相关标签
1865年建立
肯塔基大学
1 / 1
家族谱大览
任氏家谱 _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1. 全1册(264页) : 世系表. 一世祖 : (明) 任昂. 洪武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 昂公下二子 : 任福昌(大老) ; 任福寿(二老). 大老派下五子 : 任裕 ; 任信 ; 任茂 ; 任宗浩 ; 任宗明. 二老派下四子 : 任祖恩 ; 任宗祝 ; 任宗全 ; 任谅. 排辈字(12-51世) : 位育中和新 修齐诚正先 守常明性道 行义光德安 利民有宗旨 健身可延年 发奋大业造 伟功尚书传. 散居地 : 河南省荥阳县, 新密市(原称密县), 广武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书脊题 : 任氏家谱.
浏览:100
任氏家谱 :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1. 全1册(264页) : 世系表. 一世祖 : (明) 任昂. 洪武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 昂公下二子 : 任福昌(大老) ; 任福寿(二老). 大老派下五子 : 任裕 ; 任信 ; 任茂 ; 任宗浩 ; 任宗明. 二老派下四子 : 任祖恩 ; 任宗祝 ; 任宗全 ; 任谅. 排辈字(12-51世) : 位育中和新 修齐诚正先 守常明性道 行义光德安 利民有宗旨 健身可延年 发奋大业造 伟功尚书传. 散居地 : 河南省荥阳县, 新密市(原称密县), 广武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礼部尚书以文华殿大学士任公宗卷. 书脊题 : 任氏家谱.
浏览:0
31.西河傅氏宗谱, 31, 卷25, 大学 13世有宽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文堂, 民国35[1946]重修. 3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5(艺文志), 卷10(作渭公世系). 迁英始祖(一世) : (元) 傅细七,号清泗. 由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徙蕲州英邑. 生一子: 傅子文. 派祖(6世) : (明) 傅思武 ; 傅思宽. 皆为道佺公之子. 思武公下支祖(8世) : 傅武荣. 思宽公下支祖(8世) : 傅武钺 ; 傅武迹 ; 傅武发. 武荣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元 ; 傅大亨 ; 傅大利 ; 傅大贞 ; 傅大常,字静存. 武钺公生三子(9世) : 傅大有,字希若 ; 傅大彰 ; 傅大爵,字道修. 武迹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周,字亲仁 ; 傅大恩,字昭德 ; 傅大学,字新民 ; 傅大惠 ; 傅大任,字啸龙. 武发公生二子(9世) : 傅大昌,字世奇 ; 傅大祥,字世裕. 老派 : 七子廷仲 道思月武 大明得济有. 新派 : 作士以文 守用维新 孝义延世 学修立名 身列朝端 绍起家声 能弘乃志 应可登云 时念汝祖 允秉克成.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傅氏宗谱.
浏览:100
30.西河傅氏宗谱, 30, 卷24, 大学 13世有宷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文堂, 民国35[1946]重修. 3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5(艺文志), 卷10(作渭公世系). 迁英始祖(一世) : (元) 傅细七,号清泗. 由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徙蕲州英邑. 生一子: 傅子文. 派祖(6世) : (明) 傅思武 ; 傅思宽. 皆为道佺公之子. 思武公下支祖(8世) : 傅武荣. 思宽公下支祖(8世) : 傅武钺 ; 傅武迹 ; 傅武发. 武荣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元 ; 傅大亨 ; 傅大利 ; 傅大贞 ; 傅大常,字静存. 武钺公生三子(9世) : 傅大有,字希若 ; 傅大彰 ; 傅大爵,字道修. 武迹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周,字亲仁 ; 傅大恩,字昭德 ; 傅大学,字新民 ; 傅大惠 ; 傅大任,字啸龙. 武发公生二子(9世) : 傅大昌,字世奇 ; 傅大祥,字世裕. 老派 : 七子廷仲 道思月武 大明得济有. 新派 : 作士以文 守用维新 孝义延世 学修立名 身列朝端 绍起家声 能弘乃志 应可登云 时念汝祖 允秉克成.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傅氏宗谱.
浏览:100
29.西河傅氏宗谱, 29, 卷23, 大学 13世有宸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文堂, 民国35[1946]重修. 3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5(艺文志), 卷10(作渭公世系). 迁英始祖(一世) : (元) 傅细七,号清泗. 由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徙蕲州英邑. 生一子: 傅子文. 派祖(6世) : (明) 傅思武 ; 傅思宽. 皆为道佺公之子. 思武公下支祖(8世) : 傅武荣. 思宽公下支祖(8世) : 傅武钺 ; 傅武迹 ; 傅武发. 武荣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元 ; 傅大亨 ; 傅大利 ; 傅大贞 ; 傅大常,字静存. 武钺公生三子(9世) : 傅大有,字希若 ; 傅大彰 ; 傅大爵,字道修. 武迹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周,字亲仁 ; 傅大恩,字昭德 ; 傅大学,字新民 ; 傅大惠 ; 傅大任,字啸龙. 武发公生二子(9世) : 傅大昌,字世奇 ; 傅大祥,字世裕. 老派 : 七子廷仲 道思月武 大明得济有. 新派 : 作士以文 守用维新 孝义延世 学修立名 身列朝端 绍起家声 能弘乃志 应可登云 时念汝祖 允秉克成.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傅氏宗谱.
浏览:100
32.西河傅氏宗谱, 32, 卷26, 大学 13世有𡧾公起, 194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文堂, 民国35[1946]重修. 3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首5(艺文志), 卷10(作渭公世系). 迁英始祖(一世) : (元) 傅细七,号清泗. 由江西南昌府进贤县徙蕲州英邑. 生一子: 傅子文. 派祖(6世) : (明) 傅思武 ; 傅思宽. 皆为道佺公之子. 思武公下支祖(8世) : 傅武荣. 思宽公下支祖(8世) : 傅武钺 ; 傅武迹 ; 傅武发. 武荣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元 ; 傅大亨 ; 傅大利 ; 傅大贞 ; 傅大常,字静存. 武钺公生三子(9世) : 傅大有,字希若 ; 傅大彰 ; 傅大爵,字道修. 武迹公生五子(9世) : 傅大周,字亲仁 ; 傅大恩,字昭德 ; 傅大学,字新民 ; 傅大惠 ; 傅大任,字啸龙. 武发公生二子(9世) : 傅大昌,字世奇 ; 傅大祥,字世裕. 老派 : 七子廷仲 道思月武 大明得济有. 新派 : 作士以文 守用维新 孝义延世 学修立名 身列朝端 绍起家声 能弘乃志 应可登云 时念汝祖 允秉克成. 散居地 : 湖北省英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傅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