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贤人会议

贤人会议

贤人会议(英语:Witenagemot,简写为Witan,古英语:witena gemōt)是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的一个重要政治机构。贤人会议是一种由国王主持召开的、会期不定、人数不等的高层会议,与会者主要有被称为“贤者”或“智者”的高级教士和世俗贵族,包括国王的近臣、王族宠幸和地方长官等。它产生于7世纪以前,取代了年代更早的欧洲大陆的日耳曼人条顿部落的“马克大会”或民众大会,以适应当时盎格鲁-撒克逊社会的发展变化,直到11世纪还在发挥作用。

贤人会议相关文献
七十二贤人之一――闵子骞
七十二贤人之一――闵子骞,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
查看全文
颛孙师究竟是不是七十二贤人?
颛孙师究竟是不是七十二贤人?,颛孙师是哪国人作为孔子弟子,颛孙师名列七十二贤之列。那么究竟颛孙师是哪国
查看全文
贤人―越石父
贤人―越石父,简要介绍:越石父春秋时齐国贤人。齐相晏婴解左骖赎之于缧绁之中,归而久未延见,越石
查看全文
贤人会议
起源在古日耳曼部落,有召唤公社民众见证一块土地所有权转授的传统,一般认为这是英格兰的贤人会议的渊源。无论在6世纪前盎格鲁-撒克逊部落中民众大会的作用和地位如何变迁,600年前后基督教的传入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英格兰社会架构。此后,王权与教权相互交织、密不可分。同时神职人员和世俗贵族占有大量地产,是当时社会相当利益的攸关者,决策权和司法权落入这些上层阶级手中。尽管历史学家们试图考证更多有关贤人会议的确切信息,但目前有关史料基本上是模糊的,缺乏连贯性。第一次有记载的贤人会议发生在约600年,当时由肯特国王艾特尔伯赫特主持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然而,据信在这以前贤人会议就已经出现了。历史和作用七国时代的贤人会议由各国君主亲自召集,会期、会址和规模各不相同。盎格鲁-撒克逊时代晚期,召开过贤人会议的城镇有六十多个。当时各国无固定的首都,国王游幸驻骅处很多,以至庄园或围场都可用来开会,所以其会址是无法计数的。...
查看全文
会议
会议种类记者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研讨会(特定主题的教学,中场或结束前提供发问的机会)议会代表大会班会协调会使用设备传统的会议大多需要如下设备:会议室投影机白板、白板笔麦克风与扩音器(常用于大型的会议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会议的便捷性,网络视频会议也随之诞生。目前的视频会议也都具备白板,白板笔等显示会议的工具,新兴的网页版网络视频会议还具有“网页剪取”等全新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网络会议的使用率正逐步提升。相关条目圆桌会议投票权动议
查看全文
贤人会议相关标签
七国时代
英国政治史
英格兰历史
中世纪英国
中古前期
政府机构
家族谱大览
广东省揭阳县秋江山溪头村陈林氏旅台宗亲会筹备会第一, 二次会议_xE6$$琢建宗祠办法合订本
原资料 : [台湾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1[1982]. [19]页. 散居地 : 广东省揭阳县及台湾省各地.
浏览:100
龚氏编谱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一期, 1, 1600-2016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黄氏族谱, 1, 卷1-4: 再修说明 会议备忘录 谱序 谱例 仪注 坊碑 诗赞下乡贤名宦一览表等, 197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世德堂, 1979年续修. 存1册 : 人像. 注 : 按再修说明,本谱含18卷. 卷1-3: 历史资料 ; 卷4-17: 损公各支 ; 卷18: 箎公各公失落之子孙. 本谱仅存卷1-4. 无世系资料. 莆田一世祖 : 黄岸. 琼山始祖(1世) : (宋) 黄箎. 岸公16世孙. 仕琼州安抚使. 择居琼山烈楼村(现琼山县长流博抚). 派祖(4世) : 黄南昌. 生四子 : 黄回(居琼山苍原) ; 黄损(居定安大底) ; 黄河(居琼山长流博抚) ; 黄海(返福建莆田,七子黄选留居文昌边南). 损公生三子(5世) : 黄树琦(仍居大底) ; 黄树瑞,又名式瑞(居琼山府城靖南街大底,嗣迁汀边潭材村) ; 黄树积,又名式积(居琼山府城靖南街大底). 散居地 : 海南省琼山县, 定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延河韦氏
延河韦氏
浏览:0
巴州白鹤山傅氏族谱
巴州白鹤山傅氏族谱
浏览:2377
1.伍氏族谱, 1, 卷首: 目录 先代列传 谱序 条规 修谱名目 派字 祠记等, 191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孝堂, 洪宪元年[1916]重刊.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书名页注 “白沙头大宗祠藏板” 字样. 受姓祖 : 参公. 子举公官居伍地,以封地为姓. 住湖广荆州监利县. 始祖(1世) : (明) 伍宗德,字名乙,号福琼. 参公56世孙. 洪武二年渡琼州府紫贝县,卜居文昌. 生三子 : 伍智(迁名门老基塘) ; 伍仁(迁府城甘樜园) ; 伍勇(本谱之祖). 支祖(2世) : 伍勇,字子健,号刚正. 迁清澜霞霘. 生三子 : 伍真,字统壹 ; 伍昆(迁会邑) ; 伍理(迁文昌). 真公下房祖(4世) : 伍祖才,字琼黉(长房) ; 伍祖登,字琼英(二房) ; 伍祖绪,字琼声(三房) ; 伍祖维,字琼闻(四房) ; 伍祖㪟,字琼庠(五房). 祖才公生三子(5世) : 伍应,字封国 ; 伍慧,字子明 ; 伍福,字子景. 祖维公下派祖(8世) : 伍乙肃. 祖㪟公下派祖(8世) : 伍乙旺. 族派纪 : 贤人有文运 载庆其蕃昌 观国为宾尚 连科步玉堂. 智勇二公派字: 贤人有文运 毓秀振书声 英才逢盛世 达道着宏猷. 旧派字 : 启元应瑞重 道德允维荣(贤人有文) 文学于时尚(运毓秀振书) 世思绍圣明. 新派字 : 光宗开令 嗣衍绪普 慈仁保大 勤承业端 和永协伦. 散居地 : 海南省琼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目录题编目. 版心题及卷端题 : 伍氏家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