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英语:integrated circuit,缩写:IC)、或称微电路microcircuit)、微芯片microchip)、芯片/芯片(chip)在电子学中是一种把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括被动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并时常制造在半导体晶圆表面上。

前述将电路制造在半导体芯片表面上的集成电路又称薄膜(thin-film)集成电路。另有一种厚膜英语Thick film technology(thick-film)集成电路英语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是由独立半导体设备和被动组件,集成到衬底或线路板所构成的小型化电路。

本文是关于单片(monolithic)集成电路,即薄膜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由杰克·基尔比在1958年发明的。其因此荣获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但同时间也发展出近代实用的集成电路的罗伯特·诺伊斯,却早于1990年就过世。

集成电路简介资料
1958 年
晶体管发明并大量生产之后,各式固态半导体组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等大量使用,替换了真空管在电路中的功能与角色。到了20世纪中后期半导体制造技术进步,使得集成电路成为可能。相对于手工组装电路使用个别的分立电子组件,集成电路可以把很大数量的微晶体管集成到一个小芯片
把电路(主要包括半导体设备,也包括被动组件等)小型化的方式
计算机、互联网
集成电路相关文献
混合信号集成电路
产品实例PSoCMSP430参看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
查看全文
集成电路
介绍晶体管发明并大量生产之后,各式固态半导体组件如二极管、晶体管等大量使用,取代了真空管在电路中的功能与角色。到了20世纪中后期半导体制造技术进步,使得集成电路成为可能。相对于手工组装电路使用个别的分立电子组件,集成电路可以把很大数量的微晶体管集成到一个小芯片,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集成电路的规模生产能力,可靠性,电路设计的模块化方法确保了快速采用标准化集成电路代替了设计使用离散晶体管。集成电路对于离散晶体管有两个主要优势:成本和性能。成本低是由于芯片把所有的组件通过照相平版技术,作为一个单位印刷,而不是在一个时间只制作一个晶体管。性能高是由于组件快速开关,消耗更低能量,因为组件很小且彼此靠近。2006年,芯片面积从几平方毫米到350mm²,每mm²可以达到一百万个晶体管。第一个集成电路雏形是由杰克·基尔比于1958年完成的,其中包括一个双极性晶体管,三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器,相较于现今科技的尺寸...
查看全文
集成电路设计
概述集成电路设计涉及对电子器件(例如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等)、器件间互连线模型的建立。所有的器件和互连线都需安置在一块半导体衬底材料之上,这些元件通过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例如光刻等)安置在单一的硅衬底上,从而形成电路。目前最常使用的衬底材料是硅。设计人员会使用技术手段将硅衬底上各个器件之间相互电隔离,以控制整个芯片上各个器件之间的导电性能。PN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等组成了集成电路器件的基础结构,而由后者构成的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则凭借其低静态功耗、高集成度的优点成为数字集成电路中逻辑门的基础构造。设计人员需要考虑晶体管、互连线的能量耗散,这一点与以往由分立电子器件开始构建电路不同,这是因为集成电路的所有器件都集成在一块硅片上。金属互连线的电迁移以及静电放电对于微芯片上的器件通常有害,因此也是集成电路设计需要关注的课题。随着集成电路的规模不断增大,其集成度已经达到深亚微米级(特征...
查看全文
集成电路技术发展趋势
2014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形势大好 工信部12日发布《2013年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回顾及展望》,指出2013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整体复苏态势强劲,经营效益大幅改善。报告预计,2014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整体形势好于2013年,集成电路设计仍将是全行业增长亮点,产业增速预计将比2013年提高5-10个百分点,达到15%以上。 数据显示,全球半导体市场201
查看全文
集成电路相关标签
电子元件
集成电路
IEEE里程碑
自动控制
电子工程
家族谱大览
湘乡西阳成氏族谱
浏览:12259
四明成氏
四明成氏
浏览:10991
成氏家谱
成氏家谱
浏览:0
夏冬成氏家族
夏冬成氏家族
姬创周朝,赐祖先姓成氏;功勋卓著,迁徙南越。共朝革新,族谱遗失;民富国强之际,民族复兴之时;当下时政,兴尊老爱幼之风,忆祖宗传承之神;我从商数年,常思人生之根本,遂修族谱以明志,为后世族人追思。 公元2020年于广州
浏览:0
成氏家族
成氏家族
浏览:0
成氏宗谱[23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亲睦堂, 民国23[1934]年合修. 25册: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宋)成范. 自江西迁湖北阳新县. 范公派下支祖(5世): (宋)成子胜 ; 成千二. 子胜公派下房祖(14世): (明)成献新 ; 成献康,字心逸(迁居麻城) ; 成献秋,号兴一(迁居黄冈) ; 成献冬,号心珊,字福田(迁居黄冈之蔡氏村今之蔡成九上中下三塆). 献新公下房祖(16世): (明)成镗 ; 成铄(自阳新县迁居黄冈之柳溪港). 生子四: 成英 ; 成雄 ; 成豪 ; 成杰. 献冬公下房祖(16世): (明)成友伦. 生三子: 成春平 ; 成春云 ; 成春理. 千二公派下房祖(7世): (宋元之际)成万九,号修甫,字居简 ; 成万十. 合族派行(30世起): 宗厚传家远 诗书衍庆长 诚能绵世泽 科甲永辉煌. 注: 此谱主要记载献新公及献冬公后裔.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 及阳新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