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电负性

电负性

电负性英语:electron negativity,简写EN),也译作离子性负电性阴电性,是综合考虑了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首先由莱纳斯·鲍林于1932年提出。它以一组数值的相对大小表示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对成键电子的吸引能力,称为相对电负性,简称电负性。元素电负性数值越大,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对成键电子的吸引力越强。

电负性相关文献
电负性
周期性变化规律同一周期从左至右,有效核电荷递增,原子半径递减,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渐强,因而电负性值递增;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元素电负性值递减。过渡元素的电负性值无明显规律。就总体而言,周期表右上方的典型非金属元素都有较大电负性数值,氖的电负性值数大(4.79);周期表左下方的金属元素电负性值都较小,Uhe是电负性最小的元素(|I1|+|E|eV{\displaystyle={\frac{1}{2}}\cdot{\frac{|I_{1}|+|E|}{eV}}}A.L.阿莱和E.罗周1957年提出的建立在核和成键原子的电子静电作用基础上的电负性。χ=0.359Z∗∗-->r2+0.744{\displaystyle={\frac{0.359Z^{\ast}}{r^{2}}}+0.744},其中Z∗∗-->{\displaystyleZ^{\ast}}为原子核有效电荷,r{\di...
查看全文
电负性相关标签
化学键
化学性质
学科&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