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洽

和洽(2世纪?-3世纪?),字阳士,汝南郡西平人。东汉末及三国时曹魏官员。官至光禄勋、太常。

和洽简介资料
相关人物
和洽相关文献
和氏三国人物――和洽
和氏三国人物――和洽,人物生平汉末被举为孝廉,初时投刘表。曹操夺取荆州,拜和洽为丞相掾属。曹操
查看全文
和洽
和洽,和洽,三国魏大臣。字阳士,汝南西平(今属河南)人。东汉末往投荆州刘表,被待以上客
查看全文
百家姓和姓——和洽谏言除弊端
百家姓和姓——和洽谏言除弊端,和姓是远古时期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唐尧时,重黎的后人羲和为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在农业
查看全文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和洽
和洽和洽,生卒年不详,字阳士,汝南郡西平(今河南舞阳东南)人,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汉末被举为孝廉,初时投刘表。曹操夺取荆州,拜和洽为丞相掾属。曹操被封为魏王,拜和洽为侍中,力谏曹操免毛玠罪。曹丕代汉为魏文帝,拜和洽为光禄勋,封安成亭侯,明帝时进封为西陵乡侯。转官为太常。为官“清贫俭约,以至卖四宅以自给”,死后谥为简侯。《三国志.和洽列传》评曰:和洽清和干理,一世之美士也。人物生平避乱荆州和洽早年曾被当地吏民举荐为孝廉,并受到大将军何进的征召,但都被他婉言谢绝。袁绍占据冀州,派遣使臣迎接汝南郡的士大夫,士大夫都欣然前往,唯独和洽认为:“冀州土地平坦,民众强悍,为英雄俊杰所利用,是四方皆可出战的地区。袁本初依靠自己的有利条件,虽然能够强大,然而英雄豪杰正蜂拥而起,他未必可以保全。荆州的刘表没有远大的志向,爱惜人才,乐于交结士人,地势险要,山中的民众软弱,容易依靠倚赖。”于是与亲戚故旧都向南投靠刘...
查看全文
和洽
生平东汉末年和洽获举孝廉和大将军府辟命,但都没有应命。袁绍此时亦派人到汝南招揽士大夫,和洽则与家人投靠荆州牧刘表,获刘表以上宾礼待。和洽又认为刘表是昏世之主,为免受谗言所害,因而南至武陵。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征伐荆州,荆州牧刘琮投降,和洽被辟命为丞相掾属。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公,建魏国,和洽与王粲、杜袭等同被任命为侍中。后毛玠因崔琰被赐死而感到不满,有人告发毛玠曾非议曹操,曹操于是大怒。和洽于是与桓阶等向曹操说理求情,最终毛玠获免官而免于被诛杀。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亲自率兵攻取汉中,但并没有听刘晔的建议进取蜀地。和洽则建议曹操在此时退军并迁移当地居民,这样可以节省守卫汉中的开支,但曹操不接纳。但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还是放弃汉中,并迁徙当地人民。和洽后出任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升和洽为光禄勋,封安城亭侯。太和元年(227年),曹叡继位...
查看全文
和洽相关标签
曹魏官员
3世纪逝世
西平人
三国志立传人物
和姓
2世纪出生
政府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