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荷里路德修道院

荷里路德修道院

荷里路德修道院Holyrood Abbey)是一座曾经位于苏格兰爱丁堡的律修会修道院,18世纪被毁,现仅存遗址。该修道院由大卫一世建造于1128年,15世纪时修道院的一部分被当做了皇家住所,后来因此进一步在修道院旁边建起了荷里路德宫。17世纪时依然作为教区教堂使用,18世纪被毁。残存的墙壁还紧靠着荷里路德宫,处在今皇家一英里的东端。修道院所在地现在是英国指定纪念物。

荷里路德修道院简介资料
55°57′11″N 3°10′18″W
荷里路德修道院相关文献
修道院
参考资料
查看全文
荷里宫
外部链接TheRoyalResidences:ThePalaceofHolyroodhouseHolyroodSanctuaryChannel4.com-BigRoyalDig爱丁堡旅游景点EdinburghArchitecture-TheRoyalMileholyroodhouse.com-AnhistoricaltimelineofThePalaceofHolyroodhouse
查看全文
里拉修道院
画廊里拉修道院
查看全文
马姆斯伯里修道院
参考资料Smith,MQ:TheSculpturesoftheSouthPorchofMalmesburyAbbey:AShortGuide,1975MalmesburyAbbeyOfficialwebsiteMalmesburyAbbeyatWindowonWiltshire"sHeritage.ImagedirectoryofMalmesburyAbbeyatArtServe.MalmesburyAbbeyatTheNormans:AEuropeanPeople.Malmesbury.天主教百科全书.NewYork:RobertAppletonCompany.1913.
查看全文
荷里修道院
历史詹姆斯七世时的皇家礼拜堂根据传说,1127年大卫一世在爱丁堡东部的森林中打猎,他的坐骑被一头赤雄鹿惊吓而将主人摔下了马背。正当这头雄鹿要用鹿角顶撞国王时,鹿角与国王之间突然降下了一个十字架。因为被十字架挡住了雄鹿的攻击,国王得以幸免。次年为了感激上苍的拯救,大卫一世在现址建起了荷里路德修道院。最早此地居住着来自莫顿修道院的律修会修士,而荷里路德修道院的布局也与此修道院相似。1177年教廷使节维维安在此举行会议。1189年贵族们与苏格兰高等神职者在此聚头商量赎回威廉一世事宜。大修道院的主体建造于1195至1230年间。苏格兰议会曾在1256、1285、1327、1366、1384、1389和1410年于此地集会。1326年罗伯特·布鲁斯在此举行议会,并在随后的1329年开始将荷里路德作为皇家驻地。15世纪中叶由于爱丁堡成为苏格兰重镇及宫廷所在地,因此皇室成员更加频繁地造访荷里路德修道院。
查看全文
荷里路德修道院相关标签
1120年代建筑物
苏格兰历史性财产
爱丁堡教堂
律修会
皇家一英里
1128年建立
教堂
家族谱大览
里森氏族谱
里森氏族谱
浏览:0
百里
百里
浏览:543
贵州省凯里市白腊后坝王氏族谱第四版
贵州省凯里市白腊后坝王氏族谱第四版
浏览:1150
77.习礼夏氏宗谱, 卷12: 梅坡26-32世; 油车里, 峭岐夏家村补编, 附编, 2008
原书: [江阴习礼 : 续修宗谱委员会], 民国97[2008]. 6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重复拍摄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缺卷首. 详见各卷简述. 受姓祖 : 夏禹. 因助舜帝治水有功,封于夏,后以国为氏. 远祖 : 夏览. 由鲁奔会稽. 始祖 : (宋) 夏曼,名万十,字石卿,行荣十. 瑜公次子. 随高宗南渡,徙江阴东舜乡习礼里. 派祖(6世) : (元) 夏同,字会之,小字佛孙,行淳一 ; 夏谊,字行之,小字理孙,行淳四 ; 夏元,号怡敬,行淳三 ; 夏允,字善信,号信庵,又号静安,行原一 ; 夏充,字善广,号适闲,行原二 ; 夏兑,字善泽,号竹隐,行原三. 皆为祖禹公之孙. 同公派下房祖(8世) : (明) 夏昌,字世隆 ; 夏荣,字世华. 皆为文旺公之子. 谊公派下房祖(8世) : 夏鲁,字世安. 祥三公之子. 名医 : (元明之际) 夏颧,字叔度,号雪洲,行宗四. 渊公之子,元公之孙. 元公派下房祖(9世) : 夏贤,字贞素 ; 夏良,字梅坡 ; 夏方,字兰谷 ; 夏贞,字静节 ; 夏吉,字松石. 皆为颧公之子. 允公派下房祖(10世) : 夏彝,号惩庵 ; 夏伦,号梦慈 ; 夏顺,号易轩 ; 夏黼,号养志 ; 夏黻,号洗心 ; 夏(黹卢),号尚忠 ; 夏叙,号敬斋. 充公派下房祖(8世) : 夏震,号雪溪 ; 夏孚,号松坡 ; 夏节,号松岩 ; 夏涣,号松轩 ; 夏济,号乐泉. 兑公派下房祖(8世) : 夏复,号念竹 ; 夏谦,号念隐 ; 夏升,号友兰. 散居地 : 江苏省江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岩渡里志, 1, 圖片,修譜人員,譜序,派行,詩集,行傳,世系,後記等, 2001
原书: 浙江永康 : 岩渡村志编纂理事会, 2001年(理想印务承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岩渡里村中居民全为王姓. 始祖 : (唐) 王宏. 官吏部尚书. 自括苍安家于东阳孝顺乡合浦,后迁于双溪. 永康始迁祖(14世) : (宋) 王世葵,字子阳,行泰四十六. 崇十七公次子. 迁永康岩渡里. 世葵公下三子 : 王大权,行常二六 ; 王大椿,行常三三(本谱之祖) ; 王大模,行常三六. 大椿公下三房(16世) : (元明之际) 王道生,字伯礼,行晋二二 ; 王仪生,字伯威,行晋三一 ; 王茂生,字伯盛,行晋四一. 排行字例 : 德仁兴万庆 道义显千崇 泰常晋升巽 谦孚复益同 干临咸鼎观 大济家泽丰 艮渐恒萃履 人师有震中 坎丽明焕节 兑豫旅随蒙 颐井归需望 屯坤光后从. 命名字例 : 元良崇国懋 亨彦振邦声 利用嘉谟显 贞忠永世名 经书贻典式 诗礼范云仍 光裕人文启 纯修宗序荣.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岩渡里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贵州省凯里市炉山镇白腊后坝王氏族谱001
家族简史 盖闻:按照孔贤夫子遗书,历年久远。古今以来,凡文人学士者, 无一人不晓,非应等之俗言,但其中滋味长也。唯吾祖子良公由宦来黔,原籍江南陆洲府珠市巷,寄籍贵州思州府玉屏县后,系承平时建宗祠共祖莹于县城之南门外。吾高祖道元公移居都匀府清平县属之大风洞住居,并将在玉屏县的子良始祖公之墓移葬大风洞洞口左上半坡,有碑文为记。道元公生子朝玉公搬移平越(现福泉)直隶州属白腊后坝,生子四人:廷相、廷甫、廷富、廷贵。吾父廷富是因本朝雍正苗叛,王氏族谱尚在,而咸丰乙卯兵燹(公元一八五五年间),应族谱失吊,特修寸函,使吾宗支亦目便知,勿庸祥叙考。现在拟成宗派于书。 据族谱及始祖子良公墓碑文史料考析,吾宗支族属汉族,从始祖公王子良从赣来黔籍居玉屏起,到迁居凯里炉山白腊后坝至今,己有三百六十年历史(约公元一六六 O 年至今),历跨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等时期,岁历沧桑,铭骨千古。 吾宗支“应”辈(公元一八一 O 年至一八八O 年间)人丁兴旺,靠务农贩商立家,但因当朝环境和生计所迫,各奔东西(据祖宅炉山白腊后坝“荣”辈祖人言传:咸丰乙卯年间,族造假银被官府查办,涉事的三房族员应文、应龙、应凤、应干、应坤等五人逃离祖宅炉山白腊后坝,先避居黄平野洞。之后,约公元一八五六年间,应文移居福泉牛场养马水头,应坤移居福泉黎山仰天窝,应龙、应干二人移居省城贵阳府属干沟卫(现贵阳市云岩区)陆广门,应凤移居地未晰(当年在独山苗叛破城时失遗)。涉事五人因族谱遗失或为规避官府追查, 致其系后人未按族辈字序取名。未参事族员应林、应朝、应桂和应松等四人守居祖宅炉山白腊后坝。 公元二 0 二 0 年五月五日和七月十五日,祖宅炉山白腊后坝第九代族员王世忠、王世龙、王世林、王世朝等人为本宅族房代表,分别前往福泉市牛场镇、陆坪镇涉地寻宗认亲,找到了失散一百六十五年之久的应文、应坤二支系族员,憾应龙、应凤、应干三支系尚未认结宗归,至此,基本圆解了吾宗支“应”辈族房凄厉失散的漫长牵念梦。综上叙析,省城贵阳陆广门和黔南州独山等祖系移居地应有“昌”辈及后人,因族史失载,至今无法寻证。现有廷相、廷贵二支系记载清晰,廷甫、廷富二支系记略欠晰。 吾宗支“昌”“荣”辈祖期应人丁亦旺,但失散未集,家力势弱,靠务农贩商持家。 祖宅炉山白腊后坝的应朝、应松二支系在“万”辈期人丁人文逐渐兴盛,生活见有改观。公元一九三七年后,万明因父荣洲早逝随母胡氏移居大风洞上寨黄家,万登、万方、万丰、万帮、万周、万彬、万伦、万强等居守祖宅白腊后坝,皆靠务农持家。万明于公元一九五二年后任国家公职,随居平良、下寨、五里桥、大风洞、白腊、冠英等地,公元一九七三年后移居炉山镇城内。公元一九八一年后居凯里城内,官至正县级。祖宅族系“世”辈期人丁兴旺,文化、经济、生活等各方面逐渐提升,重视教育,人才渐现。公元一九八二年后族员居地逐渐分散,世忠随父万明移居凯里城内在厂工作,随后世平、世龙、世林等三人高考进校毕业分配工作后移居凯里城内,公元二OO 五年后世文、世朝、世勇等三人因生活经济条件良好流居白腊后坝与凯里城区,公元二 O 一 O 年后世海也因经济改观而流居白腊后坝与 炉山镇城内,世虎、世刚、世强、世江等四人守居祖宅炉山镇白腊后坝,均以务农、建筑临工或企商立家。移居福泉牛场养马水头的应文支系在“荣”辈期散居,玉芝约公元一九二三年间移居牛场把龙寨, 玉先约公元一九二七年间移居(上门陶家)牛场马龙井营盘上,同时携父金元公及弟玉城随居。金元公(因应坤支系金奎公逝后)约公元一九二九年间携次子玉城移居陆坪瓮豪填房罗氏太。因家境次子玉城居无定所,帮人打雇度日,约公元一九三八年间落居陆坪瓮维,金元公于公元一九五六年间返归与次子玉城同住瓮维。“万”“世”辈族员居守各宅,“世”辈族员真勇因经商经济良好自建房,于公元二O一六年间移居福泉凤山镇城内,人丁兴旺,文化、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大有提升,重视教育,务农或企商立家。移居福泉黎山仰天窝的应坤支系在“昌”辈中期(王金奎逝后)约公元一九二五年间迁居陆坪瓮豪,“荣”“万”辈族员居守本宅至今,“世”辈族员真洪享国家扶贫搬迁政策、真富经商经济良好自建房,二人均于公元二O一六年间移居福泉陆坪镇城内,人丁亦旺,文化、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均有改观, 重视教育,务农或企商立家。“万”“世”辈期为吾宗支一段繁荣史鉴。 随之“兴”辈正处计划生育国策(国家公职人员家庭只许一胎, 非公职人员或少数民族家庭允许二胎)的实施年期,部分族房为独生子女,尽管人丁严遭束限,但仍算兴旺。吾辈恰逢国家富强,时代巨变,族员丰衣足食,经济优越,文人显现。族员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向多极化散居。 (谱续待后人承撰) 暂搁:公元二O 二O 年(庚子年) 子孙取名字排序 凡吾宗支,须当照字更名跟派,毋得颠倒错乱慎之。特立辈序三十字序即下: “ 子 道 朝 廷 应 昌 荣 万 世 兴 忠 厚 传 家 本 经 明 礼 义 通 诗 书 登 金 殿 鼎 甲 桂 联 芳 ”。
浏览:3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