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湖广行中书省),为直属元朝的一级行政区,简称“湖广”或“湖广省”,在当时民间多简称为鄂州行省潭州行省湖广行省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荆湖等路行中书省,因拟取鄂州而别称鄂州行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并鄂州行省入潭州行省,治所长沙。至元十八年(1281年),迁省治到鄂州,治所武昌(今武汉市武昌)。

湖广行中书省为全国的10个行中书省之一,辖境包括今长江以南、湖北南部、湖南大部,广西、海南全省及贵州大部、广东雷州半岛、重庆东南部,下辖武昌、岳州、常德、澧州、辰州、沅州、兴国等30路。今湖北、湖南西部、陕西南部地区属于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管辖。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简介资料
武昌|岳州|常德|澧州|辰州|沅州|兴国等30路
荆湖等路行中书省
鄂州行省|潭州行省|湖广行省
今长江以南|湖南大部|湖北部分|广西、海南全省|贵州大部|广东雷州半岛|重庆东南部
一级行政区划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相关文献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历史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国,1234年在蒙古的征讨下,金国灭亡。陕西等处行省正是在金国西部故土上设立的,其范围在今陕西,甘肃小部、四川东北部等。元史记载’中统元年(1260年),立秦蜀行省(也称陕蜀行省等)于京兆。中统三年,改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治京兆。至元三年,移治利州。十七年,复还京兆。十八年,分省四川,寻改立四川宣慰司。二十一年,仍合为陕西四川行省。二十三年,四川立行枢密院。‘陕西,四川彻底分设行省。陕西省所辖之地,惟陕西四路、五府,首府京兆。陕西等处行省辖境包括今陕西全部、甘肃南部、四川北部等,而今天陕西南部一些地区属于四川行省管辖。参考文献参见元朝行政区划甘肃历史陕西历史
查看全文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
岭北湖南道(湖南道宣慰司)1278年,改宋荆湖南路为岭北湖南道或简称“湖南道”,“湖南道”下辖8个路、2个直隶州。潭州路衡州路永州路郴州路道州路全州路宝庆路武冈路直隶州为茶陵州和常宁州江南湖北道或简称“湖北道”,下辖的区域包括包括6个路岳阳路常德路澧州路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海北海南道雷州路化州路高州路钦州路廉州路乾宁安抚司南宁军、万安军和吉阳军广西两江道静江路南宁路梧州路浔州路柳州路庆远路庆远南丹溪洞等处军民安抚司(庆远路)容州(容州路)象州(象州路)宾州(宾州路)横州(横州路)融州(融州路)平乐府郁林州藤州贺州贵州参考文献引用来源《元史·志第十五·地理六》行政区划·历史参见元朝行政区划湖广
查看全文
征东等处行中书省
历史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垮台,国王投降蒙古,双方达成和平协议。高丽成为元朝藩属国,但保留国家主权和自身文化。不服投降蒙古的三别抄义军发动抗蒙古战争,战争直至1273年才结束。1280年,元朝为了东征日本,在朝鲜半岛设置征东行省(又称日本行省或征日本行省),在高丽首都开城派遣“达鲁花赤”监督高丽国政。1281年,随着进攻日本失败曾一度解散征东行省;1287年,复设征东行省,成为具有羁縻特点的特殊行政区建制,并以高丽国王兼任征东行省达鲁花赤(左丞相),成为元朝的藩属国,直到1356年恭愍王回复时高丽朝廷才重新完全掌握统治权。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全国共在17个省级区域设17处乡试科场,按照不同的地方的人口和民族进行名额分配,从赴试者中选300名合格者次年二月到大都参加会试。值得注意的是,征东行省(高丽)也有乡试科场,并在300名乡试中选者中有3人的名额。元...
查看全文
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行政区划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参考文献《元史·志第十四·地理五》参见元朝行政区划
查看全文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
历史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岭北行省所在的内外蒙古是蒙古帝国初期的核心部分。54年之后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原建立了元朝。忽必烈迁都大都前的上都(开平府)在今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1206年到1260年,帝国初期首都就在漠北的哈拉和林。1260年,蒙哥汗死后,留守首都的阿里不哥被蒙古本土的贵族推举为大汗,据有漠北。而忽必烈闻讯后,也在开平也自立为大汗,据有漠南。双方遂展开激烈内战,历时四年之久。1264年阿里不哥力竭投降,忽必烈把他幽禁,不久逝世,或谓遭忽必烈毒杀。漠北、漠南尽为忽必烈所有。由于忽必烈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基础都在漠南地(今内蒙古),因此不再以和林为都城,而迁都于燕京,并改称大都。由于政治中心南移﹐漠北置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镇守。元朝大德十一年(1307年),罢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数年后改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省会和林,管辖范...
查看全文
湖广等处行中书省相关标签
湖北古代行政区划
海南古代行政区划
湖南古代行政区划
广西古代行政区划
行中书省
广东古代行政区划
贵州古代行政区划
家族谱大览
颖川陈熹公系千郎宗谱可行支谱 [不分卷]
原书: 闽清 : 支谱编委会, 1998年(闽清坂东印刷厂). 1册(753页)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受姓祖 : (周) 胡公满. 虞帝舜之后,武王克殷纣之后,复求舜厚德妫满封余陈,遂以国为姓. 颖川远祖 : (东汉)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 文帝时为太丘长,追封为颖川侯. 始祖 : 陈熹. 受祖荫封晋国公. 闽清祖(一世) : (唐) 陈坎,字守廉,号千郎. 熹公第三子. 自光州固始迁闽清晓溪之源. 派祖(26世) : (清) 陈可行,字西亭,名志雄. 于康熙间移居闽清一都塔峰,后裔于民国间又移居一都渡口桥头厝. 可行公下五子 : (清) 陈道书,字仲祈(仁房,居塔峰) ; 陈道祥,字仲祯(义房,迁渡口) ; 陈道品,字仲福(礼房,居塔峰水尾) ; 陈道仪,字仲礼(智房,迁下庙塔峰) ; 陈道启(信房,迁渡口). 名派 : 可子(道)建大功 贻传百(伯)世亨 一(益)日登孔圣 奕业有荣封 光前求裕后 太极造高堂. 字派 : 须孟珍(祯)成宝 道行美在天(文章邦国光) 久之自得庆 善作与日齐 支孙能继代 盘石古安然. 散居地 : 福建省闽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颖川陈熹公系千郎宗谱可行支谱 [不分卷]
原书: 闽清 : 支谱编委会, 1998年(闽清坂东印刷厂). 1册(753页)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受姓祖 : (周) 胡公满. 虞帝舜之后,武王克殷纣之后,复求舜厚德妫满封余陈,遂以国为姓. 颖川远祖 : (东汉) 陈实,字仲弓,谥文范. 文帝时为太丘长,追封为颖川侯. 始祖 : 陈熹. 受祖荫封晋国公. 闽清祖(一世) : (唐) 陈坎,字守廉,号千郎. 熹公第三子. 自光州固始迁闽清晓溪之源. 派祖(26世) : (清) 陈可行,字西亭,名志雄. 于康熙间移居闽清一都塔峰,后裔于民国间又移居一都渡口桥头厝. 可行公下五子 : (清) 陈道书,字仲祈(仁房,居塔峰) ; 陈道祥,字仲祯(义房,迁渡口) ; 陈道品,字仲福(礼房,居塔峰水尾) ; 陈道仪,字仲礼(智房,迁下庙塔峰) ; 陈道启(信房,迁渡口). 名派 : 可子(道)建大功 贻传百(伯)世亨 一(益)日登孔圣 奕业有荣封 光前求裕后 太极造高堂. 字派 : 须孟珍(祯)成宝 道行美在天(文章邦国光) 久之自得庆 善作与日齐 支孙能继代 盘石古安然. 散居地 : 福建省闽清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八行堂史氏宗谱
原书: [东阳市 : 史氏宗谱编委会], 2006年重修. 全1册(686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东阳市图书馆. 远祖:(周) 史佚,又称尹伊. 周文王长子伯邑之子. 俾掌史,佚子升绍其职. 世掌史职,后裔以官为氏. 西汉杜陵公 : 史恭. 生三子: 史高 ; 史曾 ; 史玄. 溧阳始迁祖(1世):(西汉) 史崇,字伯勤. 玄公曾孙. 佐光武中兴,封溧阳侯. 生一子: 史颢. 四明始祖(30世) : (宋) 史惟则,字问天,行六. 时值鼎革之际,与弟史怀则隐于嘉兴思贤乡. 生一子: 史成. 浙东四明始迁祖(31世):(宋) 史成. 生三子: 史简 ; 史翰 ; 史书. 八行高士(33世):(宋) 史诏,字升之,赐号八行高士. 宋冀国叶太夫人之遗腹子. 生五子: 史师仲 ; 史才 ; 史木 ; 史禾 ; 史光. 系简公之裔. 东阳禹山始祖(36世) : 史弥恩,行年十四. 若渐公五子. 生四子: 史明仁 ; 史明义 ; 史明礼 ; 史明智.为木公孙. 东阳大路始迁祖(37世):(宋) 史明智. 木公曾孙. 关头始迁祖(37世):史孟伯. 循之公孙. 系木公长子若冲公裔孙(若冲公孙史循之出嗣禾公之孙弥年). 大路下史始迁祖(47世):史良信. 孟伯裔孙. 注:大路史家原有宗谱8册, 文革时期毁于一旦, 今编委会根据耆老的回忆及新屋里一本手抄谱, 并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汇整成人口谱, 其中包括:「天, 地, 人, 和」四大房及各房中为数不一的「常」, 详见本谱第九章。 名辈(34世起):师水弥之卿 孙公祖必仕 本立自元孝 起宗在节义 积善致悠久 济美习庭训 纯采名崇荣 慎终仍复始. 字辈(34世起):道翁叔子景 甫叟可均国 世贵端良彦 德及忠厚嗣 赞述多俊奇 丕泽承嘉顺 京昌从深衍 后代存兴贤. 行第(34世始):亿万千百再 行友庆新宾 冀越齐鲁卫 夏殷周楚永 安靖敬谨颙(融) 翊运能来有 渊源永振疆 慈绥环丰阜. 溧阳埭头遗编世系(41世起):君仲原文存 世以忠良显 缵述是警企 嘉彦庆新衍. 溧阳下庄遗编世系(47世起) : 继致顺积美 乔期仍愈贤 来裔义悠远 会运昭简编.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浙江东阳史氏宗谱. 书脊题:史氏宗谱
浏览:0
1.行氏家谱, 1, 1496-201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4
6.高氏宗谱, 6, 卷3: 世系 行传 汉房 梧公 明善 永福 16世光华公起, 193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追远堂镌, 民国27[1938]修. 21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高傒,字仲. 子高之孙. 仕齐桓公为正卿. 卒谥敬. 下一子: 高虎. 罗田始祖(1世) : 高茂一,字宝善,原名定七. 由江西饶州姚家坝至楚黄蕲春,卜居罗田城内高家山. 生二子 : 高存礼,字敬宗 ; 高存义(迁蕲春,另谱). 派祖(5世) : 高大本,字灵根 ; 高大用,字玉宝. 大本公下房祖(8世) : 高汉,字朝宗 ; 高琼,字瑶堦 ; 高权,字祥阶 ; 高英,字朝远 ; 高武,字董威. 大用公下房祖(8世) : 高溍 ; 高俭僠,字辛乙(迁麻城,未载). 汉公生三子(9世) : 高德荣,字镇国 ; 高德彰,字匡国 ; 高德风,字保国. 琼公生三子(9世) : 高德纯,字全修 ; 高德普,字修广 ; 高德音,字心遐 ; 高德风,字必偃. 权公生八子(9世) : 高德誉,字仁闻 ; 高德美,字纯玉 ; 高德立,字务滋 ; 高德成,字儒雅 ; 高德公,字道平 ; 高德号,字名儒 ; 高德洪,字恢度 ; 高德甫,字文初. 英公生六子(9世) : 高尚达,字宏通 ; 高尚珍,字待聘 ; 高尚言,字可坊 ; 高尚玉,字含辉 ; 高尚信,字笃行 ; 高尚策,字治安. 武公生二子(9世) : 高福禄(迁居新昌河) ; 高福泰. 溍公生一子(9世) : 高尉,原名玉. 宗派(16世起) : 光灿宣传 培裕世则 开国成家 象贤崇德 品学渊源 才华竞列 文运呈祥 永保明哲.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高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11.高氏宗谱, 11, 卷8: 世系 行传 权房 誉公 柳公 11世一申公起, 193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追远堂镌, 民国27[1938]修. 21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高傒,字仲. 子高之孙. 仕齐桓公为正卿. 卒谥敬. 下一子: 高虎. 罗田始祖(1世) : 高茂一,字宝善,原名定七. 由江西饶州姚家坝至楚黄蕲春,卜居罗田城内高家山. 生二子 : 高存礼,字敬宗 ; 高存义(迁蕲春,另谱). 派祖(5世) : 高大本,字灵根 ; 高大用,字玉宝. 大本公下房祖(8世) : 高汉,字朝宗 ; 高琼,字瑶堦 ; 高权,字祥阶 ; 高英,字朝远 ; 高武,字董威. 大用公下房祖(8世) : 高溍 ; 高俭僠,字辛乙(迁麻城,未载). 汉公生三子(9世) : 高德荣,字镇国 ; 高德彰,字匡国 ; 高德风,字保国. 琼公生三子(9世) : 高德纯,字全修 ; 高德普,字修广 ; 高德音,字心遐 ; 高德风,字必偃. 权公生八子(9世) : 高德誉,字仁闻 ; 高德美,字纯玉 ; 高德立,字务滋 ; 高德成,字儒雅 ; 高德公,字道平 ; 高德号,字名儒 ; 高德洪,字恢度 ; 高德甫,字文初. 英公生六子(9世) : 高尚达,字宏通 ; 高尚珍,字待聘 ; 高尚言,字可坊 ; 高尚玉,字含辉 ; 高尚信,字笃行 ; 高尚策,字治安. 武公生二子(9世) : 高福禄(迁居新昌河) ; 高福泰. 溍公生一子(9世) : 高尉,原名玉. 宗派(16世起) : 光灿宣传 培裕世则 开国成家 象贤崇德 品学渊源 才华竞列 文运呈祥 永保明哲.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高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