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族谱
查阅族谱
我的家谱
常见问题
修谱
编修族谱
族谱体例
家庭谱制作
头条
姓氏头条
历史文化
人物百科
姓氏文化
族谱知识
导读专栏
专题知识
姓氏
姓氏百科
中华姓氏网
百家姓
家族圈
家庭树
寻根
历史
历史词条
历史上的今天
问答
应用
老黄历
周公解梦
网上祭拜
APP下载
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尼子晴久
尼子晴久
尼子晴久
(1514年3月8日—1561年1月9日),为战国时代的大名。
尼子晴久简介资料
出生时间
1514年03月08日
国籍
日本
性别
男性
死亡时间
1561年01月09日
尼子晴久相关文献
尼子经久
生平家督继承1458年12月25日,尼子经久在出云国出生,幼名又四郎,其父为尼子清定,母为真木朝亲之女。1474年,尼子经久被送往京都,作为其主君京极政经的人质。滞留于京都期间,尼子经久元服并拜领京极政经的偏讳,改名为尼子经久。经过五年的人质生活后,尼子经久离开京都返回出云。1478年,尼子清定隐退,由尼子经久接任家督之位。流亡生涯应仁之乱后,作为尼子氏主君的出云、飞驒、隐岐、近江四国守护京极氏权力逐渐衰弱,尼子经久则趁机发展势力,侵占京极氏在出云国的寺社、土地。1482年,室町幕府要求出云国缴纳庄园段钱,而尼子经久无视幕府的命令,私自下令扣押段钱并拒绝上缴。1484年,幕府下令剥夺尼子经久出云守护代的职务并且下达讨伐令,三泽氏、三刀屋氏、朝山氏、广田氏、樱井氏、盐冶氏、古志氏等国人纷纷响应,起兵围攻经久的居城月山富田城。尼子经久兵败后遭流放,被迫投靠母家真木氏,京极政经任命出云国人盐冶扫
查看全文
尼子伦久
生平永禄5年(1562年),毛利元就进攻出云国时,尼子伦久被兄长尼子义久派去救援白鹿城(白鹿城之战),后在同9年的第二次月山富田之战中,率领山中鹿之介、立原久纲、秋上久家担任塩谷口的守将,虽挡住吉川元春的攻击,但月山富田城终因粮尽投降,尼子伦久与和兄长义久、弟弟秀久都被送往安艺国的円妙寺,受到十多年的软禁。在天下大势底定后,尼子伦久被毛利辉元释放,与三弟尼子秀久作为毛利家客将参加文禄·庆长之役、关原之战,后来出家为僧,在元和9年(1623年)辞世,法名桃源院石云瑞闲大居士。其子尼子元知作为兄长义久的养子,一直延续尼子氏血脉至后世。关连项目尼子氏尼子经久尼子晴久尼子义久尼子胜久
查看全文
尼子晴久
生平尼子晴久为尼子经久的嫡孙,幼名三郎四郎,元服后初名为诠久。1537年尼子经久将家督之位让予尼子诠久。之后尼子诠久便进攻播磨以扩大版图,但是由于敌对的大内义隆对尼子家进行牵制,而且有力的国人毛利元就的离反,导致尼子家的大败。1541年祖父过世之后,尼子诠久致力于将叛离的国人找回。同年,受将军足利义晴赏赐偏讳,改名为“晴久”。隔年,击退大内义隆的进攻。之后尼子晴久致力于恢复旧有版图,以出云、伯耆、美作、隐岐为基础,对周边的地区进攻。1544年让因幡守护山名诚通从属,攻打备后国豪族三吉氏,重挫毛利家援军儿玉就忠、福原贞俊(布野崩)。1551年大内义隆因为陶晴贤的谋反而自杀后,1552年幕府封尼子晴久为山阴山阳等八国守护。1554年尼子晴久以新宫党为由,杀害了叔父尼子国久等人。一般都以为这是毛利元就的反间计,但是近来研究也指出这是尼子晴久肃清自家的作法以强化内部统治。1555年陶晴贤于严岛败死...
查看全文
劝修寺晴子
生平在永禄10年(1567年)以女房身份仕于诚仁亲王并称“阿茶局”,不过诚仁亲王并没有娶正室,实质上是类似妃子的存在。天正14年(1586年)11月,她诞下的后阳成天皇即位天皇,于是成为“国母”并与其他女房有别,在同年11月20日成为准三宫。在庆长5年12月29日(1601年1月23日)因为院号宣下而成为女院并称新上东门院。在元和6年2月18日死去。享年68歳。墓所在京都泉涌寺的月轮陵域。相关条目劝修寺氏
查看全文
尼子义久
生平尼子义久为尼子晴久之嫡长子,1560年父亲过世后接任尼子家的家督。由于尼子义久杀害家臣宇山久兼之故,导致尼子家上下的离心离德;最后在毛利元就的不断侵攻之下,1566尼子义久投降毛利家。毛利元就饶了尼子义久一命,但将其幽禁。尼子家到此灭亡。尼子义久不久后便出家,法号友林;毛利辉元时期曾担任毛利家的家臣。关连项目尼子经久尼子晴久尼子胜久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王氏族谱
王氏族谱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父辈以农耕养家糊口,改革开放后做点小生意以改变家境。 我十五六岁离家外出求学,以医为本,治病救人。一生秉持谦虚、谨慎、节俭、勤勉、认真、镇定、隐忍、纳谏、中庸、积善十则家训做人。 此十条家训是讲述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为官经商之道,也是行走江湖必备的法则,世间虽有万千之道理,不离此十条,望我儿王元能恪守成规并教育子孙后代务必常思常用,久而久之,必然能领悟其中的玄妙之处。 附王氏家训十则详述 一、谦虚 古人曰:“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说做人不能缺少谦虚这种品质,毛主席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兵必败,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是六爻全吉,可见谦的意义是多么广大,所以说,王氏子孙务必首先做到谦虚,这是最重要的品质,应终身奉行之,久而久之必然应用自如,另外,还要包含忍让这种内涵,“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因为一己之愤怒而忘记了节制,小不忍则乱大谋。 二、谨慎 人在社会之上,陷阱非常之多,如果有一丝放松,可能就会产生很不好的事情,造成很大的恶果,所以,一定要谨慎行事,多思多想,要有怀疑一切的警惕之心,不要盲目乐观,正所谓:“乐极生悲”,“祸固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灾难的发生往往是在自己不留神的时候发生的,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当官还是经商,做学问还是交朋友。 三、节俭 节俭是一种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人要想做到节俭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当自己有钱之后,追求奢华,爱好面子,恨不得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很成功,很有钱,显示自己的财力,炫耀自己的奢侈,其实这种心理是病态的,一个人的美好德行,才能彰显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自己在讲排场,奢华的同时,无形之中这种风气会影响到子孙万代,家内必出败家之子,所以,一定要以身作则,不显露财富并不代表没有财富,好显露财富的人难免引起他人的歹心,所以,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易》曰:“节俭,吉,奢华,凶”。 四、勤勉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就是讲一个人千万不要懒惰,因为懒惰久了,人就没有斗志了,要时时刻刻勉励自己要勤奋,不要有丝毫的懈怠,好男儿当建立一番功业,不要玩物丧志。 五、认真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做学问还是走江湖,认真是一定要有的,否则,会被他人所欺骗,让上天借给我一双慧眼,不要被世人蒙骗。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千万别听风就是雨的,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比如有一些人说张三不好,做了什么坏事,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哪怕很多人都这么说,要有自己的看法,认真去求证,正所谓,“事不目见而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切记之。 六、镇定 此乃指一种临危不惧的状态,行事不要慌张,哪怕天塌了地陷了,海枯了,石烂了,地球不再转动了,也要镇定自若,若能有这种心态将来必然大贵,如无这种心态,也要尽量养成这种心态,这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心态,是一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豁达胸襟,诸葛亮临危不惧,大摆空城计,吓退司马懿,所以能贵为宰相,这种心理素质十分重要。 七、隐忍 这是一种不轻易展现自己才能的手段,一定要不显山,不露水,低调做人。《易》曰:“潜龙勿用”,正是说一个人有了才能不要轻易张扬,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没有自己有才,这样会让自己陷入凶险的境地,到时候进退无路,那时候悔之晚亦。古之大凡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能够做到隐忍的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当自己的力量还不够的时候,一定要等待时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做到收敛很不容易,做到的少,做不到得多,所以,成立大功业的人少,而碌碌之辈何其之多,可见是多么困难。 八、纳谏 古代区别圣君与昏君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是否从谏如流,其实平心而论隋炀帝和唐太宗的功业不相上下,那为什么两个人的历史评价就相反呢?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唐太宗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而隋炀帝则过于刚愎自用,不顾朝臣们的反对大兴土木,难免灭亡。“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凡事都要听取他人的意见,虽然自己很有才能也不要太过骄横,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每次都不犯错误。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纳谏是很重要的,过度的相信自己很容易走错道路。 九、中庸 中庸太极之道,就是讲一个人要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事物,并且最后皆大欢喜,这是为人处事之道,十分重要,中庸也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偏激,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什么东西不要一棍子打死,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很多人往往认定一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绝对不允许第三者出现,比如唐太宗很多人说他是千古圣君,但研究历史的都知道人无完人,唐太宗晚年东征高丽,劳民伤财,这是一个大失误,可见极端是多么可怕,中庸之道的意义是多么广大。 十、积善 这一条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尽量要做到。《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书经》:“作善则降之百祥,作恶则降之百殃”。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可见常怀济世之心,周围必多朋友,若思坏人之意,难免多行不义必自毙,众叛亲离,可见积善对于我们是多么有利! 此文乃是讲述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为官经商之道,也是行走江湖必备的法则,世间虽有万千之道理,不离此十条,凡是我王氏子孙务必常思常用,久而久之,必然能领悟其中的玄妙之处。
浏览:0
卜子大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卜子大宗谱河南鄢陵卷编修委员会, 2012年(郑州鉴志家谱古籍印刷). 全1册(约191页)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文忠公房下第60-67世大多均已失考. 谱内仅说明清朝初期, 文节公, 文见公部份后裔迁居河南鄢陵县卜寨村, 及文忠公后裔由卜岗迁至前彪岗, 但都无详细说明何时何人. 续注 : 此谱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影像号第23-72页. 受姓祖 : (周) 康公. 任大卜之官,因以为氏. 原籍山东曹州. 始祖(一世) : (周) 卜子夏, 讳商. 下有一子 : 卜判, 字子决. 派祖(58世) : 卜良鳌. 居山东巨野. 下有三子,分三大房祖. 房祖(59世) : (明) 卜文节(迁山东微山卜寨村) ; 卜文见(迁山东微山卜寨村) ; 卜文忠(原迁山东微山,后徙居河南鄢陵卜岗村). 文忠公下支祖 : 卜效曾(下一子 : 卜文合) ; 卜显曾(下二子 : 卜文秀 ; 卜文福) ; 卜文允(下一子 : 卜五堂) ; 卜万寿(下三子 : 卜永康 ; 卜永良 ; 卜永和)...[等]. 前彪岗村系祖 : 卜留根(下一子 : 卜年礼) ; 卜文立(下一子 : 卜和尚) ; 卜凤明(下三子 : 卜治 ; 卜新立 ; 卜三岗) ; 卜万清(下二子 : 卜新安 ; 卜继安) ; 卜起(下二子 : 卜冬 ; 卜勋)...[等]. 卜寨村世系 : 卜国栋(下五子 : 卜六合 ; 卜付田 ; 卜丙臣 ; 卜丙木 ; 卜来朝) ; 卜营(下一子 : 卜西方) ; 卜秀文(下一子 : 卜国燕) ; 卜群(下二子 : 卜四合 ; 卜合义)...[等]. 旧字派(65-84世) : 兆继万端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纯佑 钦业念显扬. 新字派(85-104世) :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散居地 : 河南省鄢陵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孔子世家谱 :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支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罗山孔子世家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3年版. 1册(约308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支派众多繁杂, 详请查阅谱第129-287页. 名祖 : (春秋) 孔子,讳丘,字仲尼. 孔家老庄祖(64世) : 孔尚时. 下有二子 : 孔衍申 ; 孔衍泰. 衍申公下四房 : 孔兴鲁 ; 孔兴述 ; 孔兴先 ; 孔兴赐. 衍泰公下一房 : 孔兴璋. 竹竿镇孔家老庄片支祖 : 孔昭焕(孔老湾祖) ; 孔昭程(孔小湾祖) ; 孔宪刚(南孔小湾祖)...[等]. 孔家竹林片支祖 : 孔贞用(青山镇, 朱堂乡) 民权县支龙堂镇吴塘村片支祖 : 孔繁典. 下有一子 : 孔祥瑞. 字派 :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 兴毓传济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后清代为避帝讳, 弘改为宏, 胤改为衍.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孔子世家谱. 散居地 : 河南省信阳县, 罗山县等地.
浏览:0
清河堂张氏宗谱.分宁子玢公支
始祖:张子玢 地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市禾市镇 编修:张玉清
浏览:100
清河堂张氏宗谱.分宁子玢公支
始祖:张子玢 地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市禾市镇 编修:张玉清
浏览:100
清河堂张氏宗谱.分宁子玢公支
始祖:张子玢 地区: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市禾市镇 编修:张玉清
浏览:100
词条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词条朝代: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代
汉代
三国时期
晋代
南北朝时期
隋代
唐代
五代十国时期
宋朝
元代
明朝
清代
关于族谱
联系我们
Copyright2022zup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