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177年?-249年?),汉末琴家,也是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字昭姬,晋时为避司马昭讳而作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为蔡邕的女儿。
她受过严格的琴学教育,据《后汉书·列女传》记载,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汉末,她被虏入南匈奴,为左贤王妃,生有二子。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她在《悲愤诗》中叙述流亡后思乡之苦,以及还乡时惜别稚子之痛,真切感人。唐、宋以来有不少诗作叙述此事,琴曲中表现这一题材的有唐代的《大胡笳》、《小胡笳》,宋代的《别胡儿》、《忆胡儿》和《胡笳十八拍》等,这些往往被认为是她的作品。
其中,《胡笳十八拍》是中国古乐府琴曲歌辞,长达一千二百九十七字,是一首由十八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原载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五十九以及朱熹《楚辞后语》卷三,两本文字小有出入。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东京风格颓下,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