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隋代 展子虔

展子虔

展子虔(?-?),隋朝画家,生卒年代不详,渤海人(今山东省阳信县)。

他曾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后任帐内都督,历经北齐、北周,据史料记载画过佛教画《法华经变》,风俗画《长安车马人物图》,但均没有传世。

人物描法非常细致,以色晕开面部,神采如生,为唐代人物画法开辟途径;画马立者有走势,卧者则腹有起跃势。

其山水画《游春图》流传下一个临摹本,但基本符合原作精神,其笔致凝炼,色彩艳丽,尤其是空间透视安排合理,证明在隋朝中国的山水画已经解决了空间处理问题,这幅画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幅风景画,欧洲直到17世纪才出现独立的风景画。《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卷轴。技法:a.青绿勾填,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 b.俯瞰式构图,"远近山川,咫尺千里"客观物体之远近,高低,大小关系及透视关系 c.设色浓艳,创青绿山水端绪

他曾在洛阳、长安、江都等地寺院作菩萨和八国王分舍利等壁画。

美史史家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子...

展子虔简介资料
渤海(今山东省阳信县)
550 年
617 年
山水、人物
朝散大夫、帐内都督
Zhan Ziqian
展子虔相关文献
展子虔简介北周末隋初画家杰出画家展子虔生平
展子虔简介北周末隋初画家杰出画家展子虔生平,展子虔(约550-604),北周末隋初画家杰出画家,汉族,渤海(今山东阳信县
查看全文
太傅公子虔怎么死的?秦国公子虔生平简介
太傅公子虔怎么死的?秦国公子虔生平简介,导读:公子虔,生卒年不详,嬴姓,名虔,战国时秦国公子。曾任秦孝公太子驷之傅,
查看全文
公子赢虔简介大秦帝国公子赢虔怎么死的?
公子赢虔简介大秦帝国公子赢虔怎么死的?,导读:秦献公庶子,嬴虔就是公子虔(生卒年不详):嬴姓,名虔,孝公兄长,秦孝公
查看全文
公子虔
生平公子虔曾任秦孝公太子之傅。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新法推行一年后,百姓都到国都抱怨不适应新法。正值太子驷触犯了新法,商鞅认为新法之所以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王公贵族带头违反,但因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太子之傅公子虔,以黥刑处罚了太子之师公孙贾。自此,秦国人就都遵守新法。新法实行四年,公子虔又触犯新法,被处劓刑。受刑后的公子虔闭门不出,伺机报复。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君继位。公子虔等告发商鞅谋反。秦惠文王派人抓捕商鞅,商鞅逃亡到魏国后被驱逐回秦国。商鞅回到秦国后,潜逃回封地商邑,发动邑兵攻打郑县(今陕西省华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商鞅战败死于彤地(今陕西省华县西南)。其尸身被带回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处以车裂后示众,秦惠文君同时下令诛灭商鞅全族。文学形象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公子虔在第八十七回《说秦君
查看全文
展子虔是谁?展子虔的代表作《游春图》的历史价值
展子虔是隋代的著名画家,也是现在唯一一个隋代的有画迹可以考证的画家,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出生在公元545年,也是著名的“玉璧之战”发生的时期,从小他就在战争的环境中长大,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乱世中,展子虔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坚韧。 很小的时候,展子虔就很会画画,他经常用树枝在地上画画,他画的东西如花鸟鱼等等事物都很逼真,足以见得展子虔的绘画天分了
查看全文
展子虔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卒年不详
画家
中国画家
隋朝人
阳信人
1 / 2
家族谱大览
展氏家谱(郸城, 鹿邑分支) [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05年六续. 合1册(703页) : 彩色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 (春秋时) 展禽,名获,字季,谥号惠. 为鲁国人,居柳下,别名柳下惠. 仕为士帅. 始迁祖(一世) : 展永锡. 禽公63世孙. 迁鹿邑生铁冢. 下有一子 : 展有为. 派祖(8世) : 展登科 ; 展登仕 ; 展登选. 皆为经尽公之子. 登科公下三子 : 展鹒翼 ; 展鹏翼 ; 展鹤翼. 鹒翼公下五房 : 展文秀 ; 展文美 ; 展文彩 ; 展文师 ; 展文能. 鹏翼公下五房 : 展文志 ; 展文英 ; 展文奇 ; 展文明 ; 展文书. 鹤翼公下一房 : 展文碧. 登仕派下一房 : 展文瑞. 为英翼公之子. 登选公下二子 : 展凤翼 ; 展凰翼. 凤翼公下二房 : 展文高 ; 展文斗. 凰翼公下二房 : 展文魁 ; 展文钦. 字派(81世起) : 昭祖贤德 可振家声 显耀立新 万世存金. 散居地 : 河南省郸城县, 鹿邑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脊题 : 展氏家谱.
浏览:100
王氏族谱
王氏族谱
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父辈以农耕养家糊口,改革开放后做点小生意以改变家境。 我十五六岁离家外出求学,以医为本,治病救人。一生秉持谦虚、谨慎、节俭、勤勉、认真、镇定、隐忍、纳谏、中庸、积善十则家训做人。 此十条家训是讲述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为官经商之道,也是行走江湖必备的法则,世间虽有万千之道理,不离此十条,望我儿王元能恪守成规并教育子孙后代务必常思常用,久而久之,必然能领悟其中的玄妙之处。 附王氏家训十则详述   一、谦虚   古人曰:“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说做人不能缺少谦虚这种品质,毛主席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兵必败,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唯有《谦》卦是六爻全吉,可见谦的意义是多么广大,所以说,王氏子孙务必首先做到谦虚,这是最重要的品质,应终身奉行之,久而久之必然应用自如,另外,还要包含忍让这种内涵,“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因为一己之愤怒而忘记了节制,小不忍则乱大谋。   二、谨慎   人在社会之上,陷阱非常之多,如果有一丝放松,可能就会产生很不好的事情,造成很大的恶果,所以,一定要谨慎行事,多思多想,要有怀疑一切的警惕之心,不要盲目乐观,正所谓:“乐极生悲”,“祸固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灾难的发生往往是在自己不留神的时候发生的,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当官还是经商,做学问还是交朋友。   三、节俭   节俭是一种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人要想做到节俭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当自己有钱之后,追求奢华,爱好面子,恨不得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很成功,很有钱,显示自己的财力,炫耀自己的奢侈,其实这种心理是病态的,一个人的美好德行,才能彰显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自己在讲排场,奢华的同时,无形之中这种风气会影响到子孙万代,家内必出败家之子,所以,一定要以身作则,不显露财富并不代表没有财富,好显露财富的人难免引起他人的歹心,所以,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易》曰:“节俭,吉,奢华,凶”。   四、勤勉   《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就是讲一个人千万不要懒惰,因为懒惰久了,人就没有斗志了,要时时刻刻勉励自己要勤奋,不要有丝毫的懈怠,好男儿当建立一番功业,不要玩物丧志。   五、认真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做学问还是走江湖,认真是一定要有的,否则,会被他人所欺骗,让上天借给我一双慧眼,不要被世人蒙骗。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千万别听风就是雨的,正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比如有一些人说张三不好,做了什么坏事,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哪怕很多人都这么说,要有自己的看法,认真去求证,正所谓,“事不目见而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切记之。   六、镇定   此乃指一种临危不惧的状态,行事不要慌张,哪怕天塌了地陷了,海枯了,石烂了,地球不再转动了,也要镇定自若,若能有这种心态将来必然大贵,如无这种心态,也要尽量养成这种心态,这是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心态,是一种“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豁达胸襟,诸葛亮临危不惧,大摆空城计,吓退司马懿,所以能贵为宰相,这种心理素质十分重要。   七、隐忍   这是一种不轻易展现自己才能的手段,一定要不显山,不露水,低调做人。《易》曰:“潜龙勿用”,正是说一个人有了才能不要轻易张扬,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没有自己有才,这样会让自己陷入凶险的境地,到时候进退无路,那时候悔之晚亦。古之大凡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能够做到隐忍的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当自己的力量还不够的时候,一定要等待时机。“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做到收敛很不容易,做到的少,做不到得多,所以,成立大功业的人少,而碌碌之辈何其之多,可见是多么困难。   八、纳谏   古代区别圣君与昏君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是否从谏如流,其实平心而论隋炀帝和唐太宗的功业不相上下,那为什么两个人的历史评价就相反呢?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唐太宗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意见,而隋炀帝则过于刚愎自用,不顾朝臣们的反对大兴土木,难免灭亡。“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凡事都要听取他人的意见,虽然自己很有才能也不要太过骄横,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每次都不犯错误。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纳谏是很重要的,过度的相信自己很容易走错道路。   九、中庸   中庸太极之道,就是讲一个人要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事物,并且最后皆大欢喜,这是为人处事之道,十分重要,中庸也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偏激,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什么东西不要一棍子打死,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性,很多人往往认定一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绝对不允许第三者出现,比如唐太宗很多人说他是千古圣君,但研究历史的都知道人无完人,唐太宗晚年东征高丽,劳民伤财,这是一个大失误,可见极端是多么可怕,中庸之道的意义是多么广大。   十、积善   这一条一般人是做不到的,但尽量要做到。《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书经》:“作善则降之百祥,作恶则降之百殃”。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可见常怀济世之心,周围必多朋友,若思坏人之意,难免多行不义必自毙,众叛亲离,可见积善对于我们是多么有利!   此文乃是讲述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为官经商之道,也是行走江湖必备的法则,世间虽有万千之道理,不离此十条,凡是我王氏子孙务必常思常用,久而久之,必然能领悟其中的玄妙之处。
浏览:0
8.展氏族谱, 8, 风部世系 68世友才公起 邦仲祖下长支风字74世之桥公起, 191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5[1916]续修(平阴 : 共和石印局).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1世) : 展和圣,讳获,字季禽,谥曰惠. 无骇之子. 为鲁士师. 食邑柳下. 展家村祖(67世) : (明) 展友才,字首举. 洪武间由青州府益都县徙平肥东三界间,立村名展家村. 生二子 : 展守忠 ; 展守信,字诚一. 分派祖(71世) : 展俊,字四峰(生三子: 展经猷,字善谋,天部 ; 展经筹,字善谟,地部 ; 展经典,字心传,人部) ; 展达,字秉璋(忠孝部) ; 展大本(风部). 忠孝部支祖(72世) : 展邦治,字运昌. 生二子 : 展芳韵,字伯琴,号西侯(忠部) ; 展起莘,字伊川(孝部). 风部支祖(72世) : 展邦仲,字文淑. 生三子 : 展三省 ; 展三纯 ; 展三畏. 经猷公生二子(73世) : 展可久,字永誉 ; 展可孚,字念峰. 经筹公生二子(73世) : 展芳名,字兰馨 ; 展芳躅,字齐贤. 经典公生二子(73世) : 展采,字宣化 ; 展布,字宣赞. 人部支祖(74世) : 展羽翼 ; 展羽振(止) ; 展之宗,字屏翰. 采公三子. 地部支祖(75世) : 展宏猷,字德功 ; 展宏谟,字膺公 ; 展宏省,字献公 ; 展宏鲁,字名郡 ; 展宏恩,字溥公 ; 展宏功,字凤公 ; 展宏策,字胪宣 ; 展宏绩,字铭旗 ; 展宏蓄,字含万. 皆为芳躅公之孙. 天部支祖(76世) : 展成正,字去非 ; 展成晓,字乐道 ; 展成礼,字协中 ; 展成文,字从周 ; 展成斌,字适宜 ; 展开基,字绍来. 皆为可久公曾孙. 行辈 : 庆广昭恩茂 恒修道正祥 载承希盛乐 繁秀振宗常. 散居地 : 山东省平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展氏族谱, 3, 世系 37世馨公起, 1916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5[1916]续修(平阴 : 共和石印局). 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始祖(1世) : 展和圣,讳获,字季禽,谥曰惠. 无骇之子. 为鲁士师. 食邑柳下. 展家村祖(67世) : (明) 展友才,字首举. 洪武间由青州府益都县徙平肥东三界间,立村名展家村. 生二子 : 展守忠 ; 展守信,字诚一. 分派祖(71世) : 展俊,字四峰(生三子: 展经猷,字善谋,天部 ; 展经筹,字善谟,地部 ; 展经典,字心传,人部) ; 展达,字秉璋(忠孝部) ; 展大本(风部). 忠孝部支祖(72世) : 展邦治,字运昌. 生二子 : 展芳韵,字伯琴,号西侯(忠部) ; 展起莘,字伊川(孝部). 风部支祖(72世) : 展邦仲,字文淑. 生三子 : 展三省 ; 展三纯 ; 展三畏. 经猷公生二子(73世) : 展可久,字永誉 ; 展可孚,字念峰. 经筹公生二子(73世) : 展芳名,字兰馨 ; 展芳躅,字齐贤. 经典公生二子(73世) : 展采,字宣化 ; 展布,字宣赞. 人部支祖(74世) : 展羽翼 ; 展羽振(止) ; 展之宗,字屏翰. 采公三子. 地部支祖(75世) : 展宏猷,字德功 ; 展宏谟,字膺公 ; 展宏省,字献公 ; 展宏鲁,字名郡 ; 展宏恩,字溥公 ; 展宏功,字凤公 ; 展宏策,字胪宣 ; 展宏绩,字铭旗 ; 展宏蓄,字含万. 皆为芳躅公之孙. 天部支祖(76世) : 展成正,字去非 ; 展成晓,字乐道 ; 展成礼,字协中 ; 展成文,字从周 ; 展成斌,字适宜 ; 展开基,字绍来. 皆为可久公曾孙. 行辈 : 庆广昭恩茂 恒修道正祥 载承希盛乐 繁秀振宗常. 散居地 : 山东省平阴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卜子大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卜子大宗谱河南鄢陵卷编修委员会, 2012年(郑州鉴志家谱古籍印刷). 全1册(约191页)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文忠公房下第60-67世大多均已失考. 谱内仅说明清朝初期, 文节公, 文见公部份后裔迁居河南鄢陵县卜寨村, 及文忠公后裔由卜岗迁至前彪岗, 但都无详细说明何时何人. 续注 : 此谱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查阅影像号第23-72页. 受姓祖 : (周) 康公. 任大卜之官,因以为氏. 原籍山东曹州. 始祖(一世) : (周) 卜子夏, 讳商. 下有一子 : 卜判, 字子决. 派祖(58世) : 卜良鳌. 居山东巨野. 下有三子,分三大房祖. 房祖(59世) : (明) 卜文节(迁山东微山卜寨村) ; 卜文见(迁山东微山卜寨村) ; 卜文忠(原迁山东微山,后徙居河南鄢陵卜岗村). 文忠公下支祖 : 卜效曾(下一子 : 卜文合) ; 卜显曾(下二子 : 卜文秀 ; 卜文福) ; 卜文允(下一子 : 卜五堂) ; 卜万寿(下三子 : 卜永康 ; 卜永良 ; 卜永和)...[等]. 前彪岗村系祖 : 卜留根(下一子 : 卜年礼) ; 卜文立(下一子 : 卜和尚) ; 卜凤明(下三子 : 卜治 ; 卜新立 ; 卜三岗) ; 卜万清(下二子 : 卜新安 ; 卜继安) ; 卜起(下二子 : 卜冬 ; 卜勋)...[等]. 卜寨村世系 : 卜国栋(下五子 : 卜六合 ; 卜付田 ; 卜丙臣 ; 卜丙木 ; 卜来朝) ; 卜营(下一子 : 卜西方) ; 卜秀文(下一子 : 卜国燕) ; 卜群(下二子 : 卜四合 ; 卜合义)...[等]. 旧字派(65-84世) : 兆继万端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纯佑 钦业念显扬. 新字派(85-104世) :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散居地 : 河南省鄢陵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100
孔子世家谱 :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支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罗山孔子世家族谱编纂委员会, 2013年版. 1册(约308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注 : 谱内支派众多繁杂, 详请查阅谱第129-287页. 名祖 : (春秋) 孔子,讳丘,字仲尼. 孔家老庄祖(64世) : 孔尚时. 下有二子 : 孔衍申 ; 孔衍泰. 衍申公下四房 : 孔兴鲁 ; 孔兴述 ; 孔兴先 ; 孔兴赐. 衍泰公下一房 : 孔兴璋. 竹竿镇孔家老庄片支祖 : 孔昭焕(孔老湾祖) ; 孔昭程(孔小湾祖) ; 孔宪刚(南孔小湾祖)...[等]. 孔家竹林片支祖 : 孔贞用(青山镇, 朱堂乡) 民权县支龙堂镇吴塘村片支祖 : 孔繁典. 下有一子 : 孔祥瑞. 字派 : 希言公彦承 弘闻贞尚胤 兴毓传济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后清代为避帝讳, 弘改为宏, 胤改为衍.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孔子世家谱. 散居地 : 河南省信阳县, 罗山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