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无畏的希望

无畏的希望

无畏的希望:重申美国梦》(The Audacity of Hope: Thoughts on Reclaiming the American Dream)是时任美国参议员奥巴马所写的一本政治书籍,是继《我父亲的梦想:奥巴马回忆录》后他发表的又一本作品。2006年秋,本书在《纽约时报》和Amazon.com上成为畅销书第一名。

该书发行三个月之后,奥巴马即于2007年2月10日宣布参选2008年总统选举。

无畏的希望相关文献
善无畏
出家前善无畏是中印度人,刹帝利种姓,十三岁继承了东印度的乌荼国王位,打败了举兵夺位的兄弟,但善无畏赦免了他们,并且让位于兄,自己毅然出家。在天竺善无畏先来到南印度的海滨,在一座寺院学习法华三昧,聚沙为塔。后来到中印度,修习禅法,并且学习了许多经论。在当时印度的最高佛教学府那烂陀寺,善无畏跟随达磨鞠多长老(即法护,Dharmagupta)学习密法,达磨鞠多长老为他灌顶。善无畏在那烂陀寺学有所成,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在游历印度的佛教圣迹并化导外道后,善无畏启程东行。在震旦善无畏由陆路,经突厥、吐蕃抵达汉地,将军史宪奉唐睿宗令,出玉门关迎接。716年(开元四年),善无畏带着许多梵文佛经,到达长安,此时他已年届八十。善无畏受到唐玄宗的礼遇恭敬,被尊为国师,先后在兴福南院、菩提院、大圣善寺等处,翻译经典,教授弟子。724年(开元十年),善无畏要求回国,但唐玄宗"优诏慰留"。735年(开元二十三年乙亥十
查看全文
无畏舰
起源远距离炮战的需求描绘“对马海峡海战”中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在三笠号战列舰上指挥的画作。对马之战是自1892年战列舰设计定型以来所爆发的最大规模之海战,日本舰队决定性的胜利令海军列强国重新审视了炮术与交战距离之关系,对“无畏舰”乃至于“战列巡洋舰”的发展皆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无畏舰”的出现可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各国海军谋求战列舰可执行远距离炮击的尝试。1890年代初,各国海军对海战主力的战列舰设计已基本定型,当时战列舰的武装一般为4门口径12英寸(305毫米)的主炮以及6到18门、口径在4.7英寸(119毫米)与7.5英寸(191毫米)之间的副炮(或称“速射炮(英语:Quick-firinggun)”)。海战模式则是战斗开始时,双方舰队会先在远距离进行对射,再于交战距离拉短时以射程较短的副炮投射充沛的火力摧毁敌舰,换句话说,决定海战胜负的是小口径、射程较短但发射效率较高的副炮,而非主炮。在...
查看全文
无畏号战列舰
设计背景19世纪,舰载火炮的射程与射速有限,各海军强国的战列舰通常混装两种以上的主炮,高射速小口径炮(6-10英寸)弥补高射程大口径炮(12英寸)的不足。20世纪初,舰载火炮的射速射程和准度已明显改善,混装大小火炮反而变为缺点。因为不同口径炮有不同弹道和射速,这增添弹着点观测和火力控制的复杂和困难,拖累了射速和命中率。此一缺点在1905年的对马海峡海战尤其表现明显。1903年,意大利、美国、英国的海军皆已倾向统一主炮,取消小炮,增加大炮数量,目的是以火力强大的长射程齐射来提高命中率和摧毁率。当时,火力控制系统渐趋成熟实用,更促成其可行性。约翰·阿巴斯诺特·费舍尔爵士于1904年出任英国第一海务大臣。他组成委员会提出新型战列舰的设计方案:12英寸主炮10门、蒸汽轮机能以21节高速长时间行驶。意图以一致的大口径火炮与高航速去主导海战。此即无畏号。费舍尔称之为“煮老的鸡蛋”,“因为它不可能被击碎...
查看全文
无私无畏
【成语】无私无畏 【成语】无私无畏 【拼音】wúsīwúwèi 【解释】是指社会(人物)只有在无私的情况下,才能够(放开一切,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指人公正。
查看全文
关于无畏的古诗无畏牺牲有关诗词
关于无畏的古诗无畏牺牲有关诗词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2.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5.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7.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无谓死亡的诗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满意望采纳形容克服重重困难,英勇无畏,敢于胜利。(成语)愚公移山、披荆斩棘、劈波斩浪、乘风破浪、排除...
查看全文
无畏的希望相关标签
美国政治书籍
美国传记
2006年书籍
巴拉克·奥巴马
出版物
家族谱大览
何元升家族谱:作大开太学明德,国选英贤定安邦,朝廷文武齐全美,仁义礼智信忠良。何元升老祖宗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龙潭坪镇古罗界村大红枣树下,他生有五子两女,长子何作文,次子何作明,三子何作正,四子何作仁,五子何作晟,两女名字不清楚,他们出生在战乱时期,兄弟姐妹们在一起无法生存,只好选择离家出走,寻找生存之道,后来长子何作文住在陕西省,次子何作明住在湖北省,三子何作正留守湖南老家张家界,四子何作仁,五子何作晟以及两女至今下落不明,次子何作明的子孙后代同三子何作正的子孙后代现已团聚,听说五子何作晟没有后代,在这作明作正的子孙后代们是多么的希望长子何作文与四子何作仁的后裔们早日认祖归宗,落叶归根。建族谱人何元升之后裔三子何作正后代子孙之中第九代子孙何选于,联系人:何选于,联系电话18890690985.
何元升家族谱:作大开太学明德,国选英贤定安邦,朝廷文武齐全美,仁义礼智信忠良。何元升老祖宗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龙潭坪镇古罗界村大红枣树下,他生有五子两女,长子何作文,次子何作明,三子何作正,四子何作仁,五子何作晟,两女名字不清楚,他们出生在战乱时期,兄弟姐妹们在一起无法生存,只好选择离家出走,寻找生存之道,后来长子何作文住在陕西省,次子何作明住在湖北省,三子何作正留守湖南老家张家界,四子何作仁,五子何作晟以及两女至今下落不明,次子何作明的子孙后代同三子何作正的子孙后代现已团聚,听说五子何作晟没有后代,在这作明作正的子孙后代们是多么的希望长子何作文与四子何作仁的后裔们早日认祖归宗,落叶归根。建族谱人何元升之后裔三子何作正后代子孙之中第九代子孙何选于,联系人:何选于,联系电话18890690985.
浏览:0
一本族谱
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点点滴滴的多
浏览:0
何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1[1922]序. 20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至少缺卷8. 版心所标卷数与目录所标卷数不同. 依据目录中内容所标卷数编目. 一世祖 : (宋) 何王,字敬宗,号冈陵. 祥符三年进士. 授湖广郴阳刺史,由江西白鹭洲徙湖南郴州庐阳. 派祖(5世) : (宋) 何鉴,字明远,号潜𤲅. 兰公(字桂芝,号凤仪)次子. 王公4世孙. 下一子: 何用奎,行先一郎. 房祖(10世) : (元明之际) 何祥夫,字应瑞,号松轩,行魁三十六. 生三子 : 何希望,字富梓,行省五郎(止) ; 何希华,字文梓,行省六郎 ; 何希荣,字才梓,行省七郎. 希华公生一子(12世) : (明) 何德宏,行亨三郎. 生五子 : 何汉明,明一郎 ; 何汉真 ; 何汉嵩 ; 何汉均 ; 何汉良,字子循. 希荣公生五子(12世) : (明) 何德仁,行亨五郎 ; 何德义,行亨六郎 ; 何德礼,行亨七郎(止) ; 何德智,字国惠,行亨八郎 ; 何德信,字国正,行亨九郎. 德仁公下二支(13世) : 何汉隆 ; 何汉清. 德义公下四支(13世) : 何汉辉 ; 何汉杰 ; 何汉林 ; 何汉霄,字子富. 德智公下四支(13世) : 何汉瑛 ; 何汉雄 ; 何汉直,字至公 ; 何汉贤,字至卿. 德信公下三支(13世) : 何汉邦 ; 何汉聪 ; 何汉斌. 汉良公下支祖(15世) : (明) 何济轮,字桂溪. 生三子(16世) : 何宗武,字邦威,号梅轩 ; 何宗正,字邦行,号松溪 ; 何宗中,字允执,号苏峰. 排行字 : 王珪鸿兰鉴 用仁仕自祥 希德汉潮济 宗弘必绍香 瑶岭同华盛 𢖍江共泗昌 忠孝遵𢑱训 诗书演义方 家修明礼乐 廷献焕文章 谟烈辉南国 英豪冠楚湘 绵延清淑象 奇特见龙光. 散居地 : 湖南省资兴县, 郴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台前八修宗谱
浏览:100
章氏家乘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约1991年. 存7册.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 仅含卷37-38, 41, 43-46. 记事约至1991年止. 详细资料可参阅民国20[1931]年版之章氏家乘 [45卷,末2卷]. 注 : 本谱含章氏37-45世谱系, 及居住于下里溪之任姓,吕姓,胡姓,朱姓等客姓谱系. 36世祖 : 章希贵,行贵一 ; 章希凤,行贵二 ; 章朱贵,行贵三 ; 章秋贵,行贵五 ; 章希叨,行贵六 ; 章希望,行贵七...等. 37世祖 : (清初) 章正魁,字首荣,行道一 ; 章正奇,字数一,行道二 ; 章正福,字圣平,行道三 ; 章正学,行圣经,行道四...等. 排行(36至43世) : 贵道泰正 平康礼义.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卷端题 : 章氏宗谱
浏览:0
章氏家乘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约1991年. 存7册.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 仅含卷37-38, 41, 43-46. 记事约至1991年止. 详细资料可参阅民国20[1931]年版之章氏家乘 [45卷,末2卷]. 注 : 本谱含章氏37-45世谱系, 及居住于下里溪之任姓,吕姓,胡姓,朱姓等客姓谱系. 36世祖 : 章希贵,行贵一 ; 章希凤,行贵二 ; 章朱贵,行贵三 ; 章秋贵,行贵五 ; 章希叨,行贵六 ; 章希望,行贵七...等. 37世祖 : (清初) 章正魁,字首荣,行道一 ; 章正奇,字数一,行道二 ; 章正福,字圣平,行道三 ; 章正学,行圣经,行道四...等. 排行(36至43世) : 贵道泰正 平康礼义.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卷端题 : 章氏宗谱
浏览:0
章氏家乘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约1991年. 存7册.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本谱不全, 仅含卷37-38, 41, 43-46. 记事约至1991年止. 详细资料可参阅民国20[1931]年版之章氏家乘 [45卷,末2卷]. 注 : 本谱含章氏37-45世谱系, 及居住于下里溪之任姓,吕姓,胡姓,朱姓等客姓谱系. 36世祖 : 章希贵,行贵一 ; 章希凤,行贵二 ; 章朱贵,行贵三 ; 章秋贵,行贵五 ; 章希叨,行贵六 ; 章希望,行贵七...等. 37世祖 : (清初) 章正魁,字首荣,行道一 ; 章正奇,字数一,行道二 ; 章正福,字圣平,行道三 ; 章正学,行圣经,行道四...等. 排行(36至43世) : 贵道泰正 平康礼义.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卷端题 : 章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