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庐陵曾氏家乘三十二卷(江西省吉安市)

庐陵曾氏家乘三十二卷(江西省吉安市)

始迁祖据,汉代人。存昭先录一至七,悼后录上、下,终孝录下,表忠录上、中、下,悼后附录上、下,旌节录上、下,存贤录一至十一。佚名增补至明嘉靖三十八年。
庐陵曾氏家乘三十二卷(江西省吉安市)简介资料
吉安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
十一册
1553
庐陵曾氏家乘
刻本
曾孔化
线装
相关人物
庐陵曾氏家乘三十二卷(江西省吉安市)相关文献
武进毗陵戈氏家乘十六卷
武进毗陵戈氏家乘十六卷,武进毗陵戈氏家乘十六卷卷之三世主表第一世贤麓行六字怀溪配施氏子四凝
查看全文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曾棨
曾棨(1372—1432)字子棨,号西墅,江西永丰县人。家贫,以砍柴、帮工维生。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第一。酒与文化,自古结下了不解奇缘。酒兴诱发文才,奇才更催豪饮。我们的文明古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唐朝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明朝状元曾棨(1372~1432年),永丰龙潭(今江西永丰县富溪乡曾家村)人,以豪饮与奇才闻名于世。曾棨早年被其父所厌弃,一边放猪,一边苦读。他天性聪明又博闻强记,工文辞,善草书,人称“江西才子”。曾棨作文如泉涌,廷对两万言,连草稿都不打。成祖爱其才,在他的考卷上御批:“贯通经史,识达天人,有讲习之学,有忠爱之诚,擢冠天下,昭我文明。”还在卷首朱书:“第一甲第一名”。曾棨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度,独步当时。他为人襟度坦夷,精神洒脱。事亲尽孝,待友尽义,喜奖掖后进。宣德六年(1431)曾棨升詹事府少詹事,入直文渊阁,参与撰修成祖、仁宗两朝实录。三次主持会试...
查看全文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曾民瞻
北宋天文学曾民瞻发明制造的晷漏,对于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曾民瞻(生卒年不详),字南仲,永丰睦陂(今永丰县坑田乡)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曾朝阳,庆历二年(1042)进士,叔祖父曾匪,庆历六年(1046)进士,号称“二曾”。堂兄曾元忠,大观三年(1109)进士,则爱好天文、历法,撰有《天文图》、《春秋历法》和《古今年表》等著作。受堂兄的影响,曾民瞻自幼聪明好学,尤其爱好天文,常常在夜间观察天象,有时甚至彻夜不眠,不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执着的追求,奠定了他从事天文学研究的基础。宣和三年(1121),曾民瞻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南昌县尉,管的是治安。在工作中,他发现郡置晷漏计时有误差,决定根据自己平日的观察数据,试制一种更为精密的晷漏计时。为了制造新晷漏,曾天瞻根据当地的经纬,观察天空的星象,测量四季的日影,注意朔望的月形,研究天体变化的规律,精确计算贮水器皿的容积,漏...
查看全文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曾鹤龄
曾鹤龄自幼聪敏异常,尤精《尚书》、《诗经》。永乐三年(1405),与兄同领乡荐,次年兄弟二人本欲同考进士,但考虑到父母年迈放心不下,他主动放弃应考机会,在家侍养双亲,其兄曾椿龄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便请假回乡照顾父母,让弟弟参加考试。不料椿龄回乡后竟一病不起,英年早逝。曾鹤龄上要赡养父母,下要供养兄长遗孀、幼子和自己的妻女,他不得不再次放弃应试。后来父亲去世,家种事务都由他一人操办,但他始终坚持读书。家用不足,他便设帐授徒自给,直到侄儿和儿子都已长大成人,他才辞别0,赴京参加会试,此时离他考中举子已经16年了,他的孝悌之名远近闻名。会试途中,曾鹤龄与浙江多位举子同舟。这些举子皆年少狂生,见曾鹤龄独坐简默,便举书中疑难之题问他。曾鹤龄见他们本无诚意,便逊谢不知,众举子窃笑道:“夫人也,偶然与荐耳。”遂以“曾偶然”呼之。待到考毕发榜,同船的举子皆落第,曾鹤龄区独居榜首,时年39岁。曾状元乃寄诗...
查看全文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曾追
曾追(1425~1479),字文甫,江西泰和人。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戊戌科曾彦榜进士第三人。曾追于成化四年(1468)考中举子。他学博才高,文章俊逸,下笔千言,引经据典,为同辈学子所推崇、敬重。考取探花后,曾追官授翰林院编修。只可惜不久便去世了,享年54岁。曾追的祖父是明朝永乐年辛丑科状元曾鹤龄。祖孙鼎甲,一时被传为科举佳话。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城东武城曾氏政房十九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出版者不详], 公元1947年. 6册: 插图, 人像, 世系表. 远祖: 曲烈. 始祖: (周) 曾参,字子舆. 虔化祖(1世): (宋) 曾原,字维槿,行一. 宋咸淳间为虔化令因家焉. 本宗祖(9世): (明) 曾仲政,讳罗. 生子三: 曾大琳 ; 曾茂琳 ; 曾厚琳,讳谆,字杏稼(本支祖). 厚琳公下二子(11世): (明) 曾思学,讳胜,字思斋 ; 曾惜学,讳斌,字南圃. 注: 武城祠房派, 大成谱族派编列于第1册, 影像第70~71页. 注: 主修曾孙金,号渭生,字荣昌 ; 编纂曾期堃,号碧山,字德朗 ; 督修曾谋耀,号文清,字旭辉. 散居地: 江西省宁都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城东武城厚琳房十九修族谱.
浏览:100
曾氏宗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鲁国世系始祖: 巫公. 长宁始祖(1世): 曾昌,字荣兴,法名四郎. 由广东兴宁县龙归洞徙江西省赣州府长宁县(今为寻邬县)黄乡堡.
浏览:100
宗圣志 [20卷]
原书: [江西] : 吉安市新闻出版局, 清光绪16[1890]重修, 2009年整理印刷. 全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中国湖北省图书馆. 受姓祖 : 鄫巫. 鄫曲烈之后. 因避乱去邑为曾. 远祖 : (周) 曾参,字子舆. 葬山东济寗州嘉祥县. 曾参下三子 : 曾元 ; 曾申,字子西 ; 曾华. 亦有记录称西公为元公之子,即参公之孙. 此谱大部分为西公之后裔世系资料. 派祖(4世) : 曾钦,字子敬. 为西公之子. 江西始祖(15世) : (汉) 曾拒. 为关内侯. 因乱擎族渡江,隐于豫章庐陵之吉阳,即今吉安府. 又徙永丰县境,为江西开基祖. 散居地 : 江西省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宁都曾氏丞公首届四族联修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公元1995年. 14册: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巫公. 始祖: (周) 曾参,字子舆,世称宗圣. 世居山东南武城. 巫氏5世孙. 为宗圣1世祖. 血缘派祖: (唐) 曾丞,字忠信. 巫公37世,宗圣33世. 徙居江西(庐陵)吉阳乡上梨堡. 生子三: 曾珪,字宏用 ; 曾旧,字惟人,号宏玉 ; 曾略,字宏大,即檀公(另为1世祖). 珪公派下脉祖: (明) 曾大琳 ; 曾厚琳(原公10世,宗圣52世). 旧公派下脉祖: 曾三府君,讳三郎(另为1世,宗圣43世) ; 曾子云(宁都城东初祖,另为1世,宗圣53世). 略公派下脉祖: (明) 曾光煜 ; 曾光赋,名乐善,字一松(均为檀公28世,宗圣61世). 注: 四族联谱的1世祖, 依目录内容顺序排列, 分别为: 曾原,讳原,字维槿(宗圣52世, 珪公之后) ; 曾三府君 ; 曾子云 ; 曾略. 注: 主修曾昭盛,讳礼盛 ; 辅修曾纪如,讳仕福 ; 督修曾昭灏,讳礼浩. 散居地: 江西省宁都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江氏族谱 [2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济阳堂藏, 清宣统元年[1909]四修. 3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一世祖 : (宋) 江文明,号伟齐,行八郎. 五大房祖(3世) : 江十八郎,字国禹,名铎(居闽汀州府宁化县石璧村) ; 江念二郎,字国鼎,名锜(自宁化迁上杭) ; 江念三郎,字国海(居广东大埔县) ; 江念五郎(居广东嘉应州) ; 江念二十七郎. 散居地 : 江西省赣县, 万载, 宜丰(旧新昌), 宜春(旧袁州), 萍乡等县 ; 湖南省浏阳县 ; 福建省宁化县, 上杭县 ; 广东省梅县, 大埔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书衣题编目.
浏览:0
江氏族谱 [2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济阳堂藏, 清宣统元年[1909]四修. 36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一世祖 : (宋) 江文明,号伟齐,行八郎. 五大房祖(3世) : 江十八郎,字国禹,名铎(居闽汀州府宁化县石璧村) ; 江念二郎,字国鼎,名锜(自宁化迁上杭) ; 江念三郎,字国海(居广东大埔县) ; 江念五郎(居广东嘉应州) ; 江念二十七郎. 散居地 : 江西省赣县, 万载, 宜丰(旧新昌), 宜春(旧袁州), 萍乡等县 ; 湖南省浏阳县 ; 福建省宁化县, 上杭县 ; 广东省梅县, 大埔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书衣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