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杨氏联宗族谱(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

杨氏联宗族谱(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

始迁祖播,字名远,明代人。存卷首一、二、卷六。书名据版心题。
杨氏联宗族谱(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简介资料
杨氏聨宗支谱
桃源
四知堂
1931年
一册
民国
杨氏联宗族谱
石印本
杨南门
线装
相关人物
杨氏联宗族谱(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相关文献
杨氏源流-----董杨联宗与董重联宗的来源
杨氏源流-----董杨联宗与董重联宗的来源,董、杨两姓联宗,早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目前,这两个姓氏的联宗组织,无
查看全文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易英
公祖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其曾祖父易赓,字伯载,号懋卿,元元统二年(1334年)进士,赐翰林,官拜至户部尚书,兼太子太保,“治国事精核允当”,至正廿年致仕,明洪武二年(1369)迁永定天门山。祖父南一,字离明,元至正甲申年(1344年)恩科举人,后入翰林,洪武年间由永定县(大庸,今张家界)迁石门五都白洋湖。易英之父弥海,字瀛州,拔贡生,选为清江教谕未就,后设馆授徒于澧州。易英,原名哲贵,字以和,明进士,洪武甲子(1384年),辟举擢虞司主事,永乐年间为河南参议,不久转任浙江布政司参议,戊戌(1478年)入为礼部左侍郎。其人“丰神秀丽,为政宽平,持大体,宏讲清流。工兵法,善诗词”。曾进麒麟颂给皇帝,著有袖稿。1479年,同保定侯孟瑛奉旨祀海神,卒于杭州。公随父由石门迁居澧州,逝世后同张淑人同葬于澧州北门外新河桥南,享年约九十余岁。生子有四:志亨、志昌、志明、志良,均勋业乩隆,子孙昌盛。
查看全文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符宗涛
符宗涛(1926~2010.8.15)笔名钟涛。湖南汉寿人。先后肄业于西南联大数学系、北京大学数学系和西语系、解放区北方大学文教学院。1948年后历任华北军大文工团、总政文工团创作员,《解放军文艺》杂志小说(曾三次赴朝鲜战场深入生活并采访),《北大荒文艺》负责人。黑龙江省作协专业作家、理事。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大甸风云》、《千重浪》,中篇小说《光明屯纪事》(合作),短篇小说集《静静的港湾》,中篇小说集《悠悠黑龙江》(合作),散文集《当大雁飞过的时候》(合作),散文《荒野里响起号角声》、《大雁飞过的时候》、《第一个主人》、《在阿布沁河谷》、《海上好风》等。
查看全文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苏勖
覃苏,原名覃正业,字百勤,1906年2月9日生于雁池乡大路口村。1915年至1925年,先后就读于石门县立磨市高等小学和长沙兑泽中学。1925年9月,覃苏被0湘区委选派到广州农民讲习所学习,同年12月学习结束后,随即加入中国0。尔后,覃苏回省,受-湖南省党部派遣,以农工特派员的身份与吴协仲、龙在前、刘植吾等一道回到石门,帮助-建立了磨岗隘、九伙坪、白云桥、皂角市等四个区分部。同时,秘密组织农会,开展农-动。1927年5月中旬,覃苏到武汉找到了同乡、同学王尔琢,7月初,即和王尔琢一道前往江西九江,被编入第二方面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8月1日,随部队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覃苏与同乡唐占益等辗转回到故乡,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秘密进行党的地下活动。中秋之夜,覃苏等人在所市覃经阶家召开16人参加的积极分子会,并介绍杨万柳等加入了中国0。11月至12月,覃苏等人分别在磨市乡的官桥...
查看全文
湖南省桃源县-阙士琦
阙士琦,崇祯进士,字褐公,明朝湖广桃源(今湖南省桃源县)人。曾做过南安知县。阙士琦上任不足半年,认为做官太辛苦,辞官归乡,杜门著书,坚决不肯入仕为官。朝廷因其德高望重,要调他入京任编修,也被拒绝。卒后留有诗文集近十种传世。主要作品有《桃源避秦考》《桃源洞引》《阙也草》《余仙草》《郎当草》《蝌蚪诗》等文集。历史记载桃源县龙潭镇阙家峪人,左都御史邹昆侄女婿。也流传首美好的故事。阙士琦为弁公73代、“三孟”32代嗣裔,其子孙已传13—14代,今衍繁200余人。士琦居屋仅留遗址,坟已平整修田,但留有一个“十年寒洞”的勤读岩洞,供人们参观游览,传为美谈。村边有一条叫腊洞溪的小溪流,溪边有座山名曰陡岩壁,石壁上有一座古庙,士琦在庙前亲题一副对联曰:“石壁自天成,传一幅牟尼真影;溪流为佛设,涌几层南海清波。”横幅是“见身”二字。从此联的字里行间看到士琦文学修养之高,令人叹服。进京赶考前夜半,忽闻母鸡啼。...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湘乡扶塘杨氏元卿公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宏农堂, 2007年. 1册(541页)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收藏所 : 中国湖南图书馆. 远祖 : 杨启宗. 居江西南昌府丰城县. 启宗公下四子 : 杨德诚 ; 杨德敬,字斯望 ; 杨德良 ; 杨德俭. 迁湘始祖 : (明) 杨九文(居双峰) ; 杨鉴六(居双峰) ; 杨国治,字振宇(居扶塘) ; 杨文范,字泮五,称泮公(居扶塘). 泮公下派祖(8世) : (清) 杨居达,字尊三. 居达公下六子 : (清) 杨仁民,字玫昭 ; 杨仁德,字孔昭 ; 杨仁闻,字令昭 ; 杨仁述,字圣昭 ; 杨仁端,字正昭 ; 杨仁华,字舜昭. 支祖(12世) : (清) 杨元卿,字子惠. 为仁民公之三世孙. 元卿公下六房 : (清) 杨福聚,讳广亭 ; 杨福偦,讳春亭 ; 杨福傃,讳威亭 ; 杨福佸,讳迈亭 ; 杨福儒,讳珍亭 ; 杨福储,讳胥亭.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楊氏八修支譜 [4卷,首末各1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1[1942]. 存5册 : 插图.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此谱不全, 缺卷3. 一世祖 : (唐) 杨辂,字殷驾. 家庐陵. 始迁祖 : (元明之际) 杨宗远,字族盛. 益阳开基祖 : (元明之际) 杨友仁,字克己. 道岳公之三子. 派祖(13世) : (明清之际) 杨庆琮,字华宇. 下有五子. 房祖(14世) : (明清之际) 杨其盛,字再哗 ; 杨其缮,字次哗 ; 杨其倡,字重哗 ; 杨其英,字俊哗 ; 杨其秀,字九哗.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楊氏七修族譜 [5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白堂, 1994年. 5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远祖 : 叔虞. 周武王之弟,受封于唐. 其裔伯桥封杨侯,遂以邑为氏. 庐陵一世祖 : 杨辂,字殷驾,号朴斋. 文友公之四子. 基祖 : 杨宗受,字克承. 二大派祖(4世) : (明) 杨显,字道著 ; 杨达,字道彰. 子义公(字君宜)之子. 显公下五支 : (明) 杨思伦,字有理 ; 杨思能,字有财 ; 杨思环,字有用 ; 杨思隆,字有兴 ; 杨思贤,字有道. 达公下九支 : (明) 杨思缘,字本因 ; 杨思全,字本高 ; 杨思茂,字本圣 ; 杨思广 ; 杨思清,字本洁 ; 杨思政,字本忠 ; 杨思昴,字本商 ; 杨思武,字本烈 ; 杨思奇,字本美. 散居地 : 湖南省洞口县, 邵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杨氏族谱.
浏览:100
杨氏族谱1-7冊 (卷1-7)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合兴祠藏, 民国6[1917]修(李大盛堂梓). 9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派行 : 烈祖箕裘远 云礽宠锡长 缵承宏世德 启佑显书香 庠序征才学 屏藩拔俊良 干家兼栋国 忠孝大名彰. 受姓祖(一世) : (周) 杼公,谥忠廉. 唐叔虞之子,封杨侯,以国为姓. 始祖(74世) : (宋) 杨圭,字毓瑞,号楚珍. 入浏派祖 : (明) 杨宗辅,字子辅,号东林 ; 杨宗渊,字椿 ; 杨以吾,字学曾,号省斋. 以吾派下二房 : (明) 杨茂,字祖荣 ; 杨英,字向华,号桂林,谥逸叟. 英房下三支 : (明) 杨清,字亮贤,号廉卿 ; 杨洪,字箕盛 ; 杨浩,字宽吾,号长江. 散居地 :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杨氏族谱. 谱序题 : 杨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益阳杨氏族谱1-24冊 (卷首,卷1-3,5-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7年. 2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此谱缺卷4. 肇姓始祖 : (周) 杼公. 周武王发之孙. 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 弘农一世祖 : (唐) 杨辂,字殷驾. 家庐陵. 泰和始祖 : (后晋) 杨允素,字绘官. 由庐陵徙居泰和. 益阳始迁祖 : (元) 杨宗远,字族盛. 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 洪武间携子道岳徙迁湖南资阳12里河溪水杨德煅而居。 宗远公二传杨友仁,字克己. 家三吾村啄子山,复迁谢林港. 下分文, 行, 忠, 信四房。 文房祖 : (明) 杨德文,字质彬. 子孙分居桃江, 益阳, 赫山区, 资阳区, 沅江, 南县, 汉寿, 安化等地. 行房祖 : (明) 杨德行,字有恒. 子孙分居桃江大栗港镇, 花果山, 资阳区等地. 忠房祖 : (明) 杨德忠,字希臣. 子孙分居益阳, 赫山区千稼州, 长春乡, 资阳区张家塞等地. 信房祖 : (明) 杨德信,字有实. 子孙分居益阳厢外里峡流溪, 赫山区香炉山黄源段等地.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及版心题 : 益阳杨氏族谱. 目录题 : 杨氏九修族谱.
浏览:100
杨氏族谱 [15卷,首末各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7年. 2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此谱缺卷4. 肇姓始祖 : (周) 杼公. 周武王发之孙. 食采于杨国,始以杨为姓. 弘农一世祖 : (唐) 杨辂,字殷驾. 家庐陵. 泰和始祖 : (后晋) 杨允素,字绘官. 由庐陵徙居泰和. 益阳始迁祖 : (元) 杨宗远,字族盛. 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 洪武间携子道岳徙迁湖南资阳12里河溪水杨德煅而居。 宗远公二传杨友仁,字克己. 家三吾村啄子山,复迁谢林港. 下分文, 行, 忠, 信四房。 文房祖 : (明) 杨德文,字质彬. 子孙分居桃江, 益阳, 赫山区, 资阳区, 沅江, 南县, 汉寿, 安化等地. 行房祖 : (明) 杨德行,字有恒. 子孙分居桃江大栗港镇, 花果山, 资阳区等地. 忠房祖 : (明) 杨德忠,字希臣. 子孙分居益阳, 赫山区千稼州, 长春乡, 资阳区张家塞等地. 信房祖 : (明) 杨德信,字有实. 子孙分居益阳厢外里峡流溪, 赫山区香炉山黄源段等地. 散居地 : 湖南省益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及版心题 : 益阳杨氏族谱. 目录题 : 杨氏九修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