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汉川张氏宗谱十六卷(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汉川张氏宗谱十六卷(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

始祖智胜,明代人。始迁祖以信,号光祖,明代人。
汉川张氏宗谱十六卷(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简介资料
汉川
笃本堂
1924年
十六册
1924
民国
木活字本
张开桂
线装
汉川张氏宗谱十六卷(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相关文献
湖北省汉川市举行金氏三支入楚联族谱颁发大典
湖北省汉川市举行金氏三支入楚联族谱颁发大典,2016年12月28日上午,《西汉赐姓伦公世系三支入楚联族谱》颁发大典在湖北省汉
查看全文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田宗汉
田宗汉(1839—1906)字云槎,号瀛峤,汉川人。清咸丰贡生,家有收藏万卷古书籍书楼1座,名“对古楼”,田少时读书其间。“喜轩歧医学,舆地图经,策论兵书。尤爱测算技术,怀有为乡邦澹灾拯溺”之志。年未二十,投笔从戎,所经江河,留意考察,更着意于汉江水患治理。1858年,由樊城军营返县,船过钟祥狮子口溃口处,对溃口原因实地考察,于次年二月,撰写《上请官中堂留狮子溃口不筑书》,提出治理狮子口下游水患方略。1883年,汉水决堤,汉川全境几成泽国,时田解甲归田,几次上书请求疏浚汉水,均以“集费维艰”不纳。1884年,为摸清汉水利病,以便治理水患,田“裹粮带丁”,走遍汉川全境和湖北境内的汉水流域,实地测量,绘制地图。所到之处,辄访问父老、儒生和农、商,渔、樵,对水利、农业、祥灾,深入调查考据。先后撰写《汉水源委考》、《治汉要略》、《汉川图记征实》、《湖北省汉水图说》,绘制《汉川县舆图》。《汉川县舆图...
查看全文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宋扬
宋扬(1918—2004)汉川南河乡姜岭村人,自幼受家乡的淳朴民风影响,乡村谐趣横生的放牛歌、民间小调、栽秧歌、花鼓戏、汉川善书的优美曲调薰陶着他,使他早早地孕育音乐细胞,奠定歌曲创作的基础。1937年,宋扬正在读中学,受家乡抗日大潮冲击,毅然弃学从戎,考入武汉军委会战时工作干训一团。一年后,擅长文艺演出的他参加广西国防艺术社,投身抗战演艺事业,参加抗日文艺宣传工作,先后在第九战区流动宣传队、广西国防艺术社、湘北第四军铁血剧团工作,1944年参加抗敌演出队第四队,来到贵州安顺地区时,宋扬根据安顺城郊汪家山的苗族芦笙音调与歌词改编创作著名的《读书郎》歌。宋扬除创作经典的《读书郎》外,还怀着对苗族同胞的深情,创作《苦命的苗族》、《古怪歌》、《还乡曲》等歌曲。《读书郎歌》和《古怪歌》由于曲调新颖,朗朗上口,唱出人们的心声,以致在沦陷区和解放区都竞相传唱。而《古怪歌》和《读书郎歌》流行南洋,又从南
查看全文
汉川市
历史周代市域属郧国南境。春秋战国时,楚灭郧后遂为楚地。秦属南郡。汉代至晋代,均为江夏郡安陆县地。南北朝时期,宋为安陆郡地。梁至西魏间,梁安、魏安、汊川等郡先后在甑山设治,县境为其辖地。建县始于南北朝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即公元561年,治甑山下,故名甑山县,先后属甑山郡、复州和沔阳郡。隋大业末废县为镇,并入汉阳县。621年,县恢复,移治泐山下,以汊水流经县境而改名汊川县,属淮南道。742年,改属汉阳郡。758年,复属沔州。826年,改属鄂州。958年,改属安州,移治金鼓城(今刘家隔)。960年,属荆湖北路,以竟陵义水流入县西,更名为义川县。977年,因避宋太宗赵光义讳,以汉水横贯县境,改名汉川县。1071年,废县为镇,属鄂州汉阳县。1086年,县恢复,隶汉阳军。1135年,县又废。1137年复置。元代,各地改设行中书省,汉川属湖广行中书省汉阳府。1285年,移县治于长城(今城关镇)。明代改制,...
查看全文
湖北汉川市湾潭乡邓氏书院
湖北邓氏书院位于湖北省汉川市湾潭乡德丰村,由武汉市弘鑫房地产公司投资兴建,占地面积百余亩。书院始建于2006年,投资规模近亿元,至今仍在不断建设中。书院以弘扬邓氏文化为主题,根据汉川邓氏家谱的记载以及历史留下来的民间传说,恢复重建了邓祖庙,新建了夸父廊、秦臻亭(秦始皇避风浪处)、谒祖硚、邓林等一系列历史文化景观。书院内还建有多功能远程电教室、农家书屋、文体活动中心等文娱活动设施。湖北邓氏书院不仅是邓姓人文活动的场所,也是邓氏家书的收藏馆。书院内建有藏书楼,除收藏有各种文化图书外,还珍藏有邓氏家谱十余种,共百余册,其中最古老的家谱为光绪年间刊印的汉川邓氏家谱。邓氏书院的建成,吸引了省内知名的文人墨客。著名书法家、省文联副会长张善平亲笔为书院题字。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张氏谱畧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二铭堂梓, 清光绪元年[1875]修. 18册 : 插图. 修谱人员 : 张正纪,册名秉钧,号勷臣 ; 张正铣,册名定清,号一峰 ; 张正笏,字秉鉴,号少琼. 注 : 此谱多处破损难阅. 部分始祖资料摘自谱序. 始迁祖(1世) : 张道漋. 原籍江西饶州府.始迁湖北新洲,再徙鄢家山李集区. 生二子(2世) : 张元义(上分) ; 张元信(下分,居下湾). 元义公下三大派(5世) : 张大光 ; 张大任,字相吉 ; 张大儒(未详). 大光公生一子(6世) : 张文进. 下分四支(8世): 张士暹 ; 张士鼎 ; 张士昊 ; 张士星. 大任公下二大支(6世) : 张廷辅,字纯忠(后裔仍居上湾) ; 张廷弼,字纯臣(子孙析置黄土坡). 集居一分祖(6世) : 张廷元. 世居李家集. 三世孙(9世)张维宰(字继园)由黄土坡徙居李家集北街. 廷弼公生三子(7世) : 张世元,字亨甫(子孙徙居河南) ; 张世邦,字美甫 ; 张世贤,字亨甫(止). 坡居集分七世祖 : 张世行. 居黄土坡. 下传一支(10世) : (清)张开干,字中书. 豫居集分祖(8世) : 张以先. 士字派. 迁居河南商城余家集. 下分三支(10世) : 张开基 ; 张开汰 ; 张开德. 世邦公生五子(8世) : 张士昌,字克后 ; 张士(日盛),字克昭 ; 张士晟,字克曦 ; (清) 张士煜,字宇辉 ; 张士昺(止). 士暹公下分三房(9世) : 张维某(长房) ; 张维义(次房,失传) ; 张维礼(三房,徙本邑西峰寺赵家湾). 元信公下派祖(9世) : 张灵山. 生四子(10世) : 张式兴 ; 张式耀 ; 张式鲁 ; 张式泽. 士(日盛)公生三子(9世) : 张维镐,字庭佐(徙居董家田) ; 张维杰,字式雄(徙居西冯区钓鱼台) ; 张维彦,字庭桂. 士晟公生二子(9世) : 张维亨,字可行 ; 张维新,字万贵. 士煜公生五子(9世) : (清) 张维金,字万镒 ; 张维玉,字万宁 ; 张维满,字万芳 ; 张维政,字万安 ; 张维邦,字万正. 元义公下老三房9世祖 : 张先周 ; 张先柱 ; 张绍周…等. 元义公下老细房10世祖 : 张宏绪 ; 张开成 ; 张望久(居何程上湾) ; 张济盛(徙居胡家店)…等. 维礼公下三房(10世) : 张开后 ; 张允年 ; 张开猷. 维宰公生四子(10世) : 张开太,字应运 ; 张开玉,字应麟 ; 张开璧,字应广 ; 张开玟,字应顺. 原派语 : 道元永富大 廷世士维开 受宗希正则 自必有宏才. 新派语 : 敬守传家绪 文崇国锡光 循源先厚本 积善致恒昌.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汉市, 湖北省黄冈县 ; 及河南省商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版心题, 及目录题编目. 谱序题 : 黄冈张氏谱略
浏览:100
张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氏藏板, 民国5[1916]年修. 36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世传按房分卷,首11卷中含世系5卷. 共36卷. 始祖 : 张统山(亦作统三). 元顺帝至正末袭职司马,仕归自江西饶州瓦西坝迁楚北齐安郡黄冈中和里画眉店枚子港. 生三子 : 张鼎一(此谱之祖) ; 张鼎二(籍广济县月塘塆) ; 张鼎三(籍河南新蔡县刘家泼阎家林). 一世祖(1世) : 张鼎一. 下五分祖(3世) : 张文星(止) ; 张文富(藤花港祖) ; 张文贵(河西石界牌祖) ; 张文敬(七分张应龙祖) ; 张文恭. 文富公下支祖(4世) : 张友椿. 生五子(5世) : 张向阳 ; 张时阳 ; 张一阳 ; 张和阳 ; 张永阳. 文贵公下支祖(5世) : 张一. 子孙析置陂邑石界牌,夏门首等地. 文敬公生二子(4世) : 张友政(长房) ; 张友庆(二房). 文恭公生五子(4世) : 张友才(夏屋门首祖) ; 张友端 ; 张友成 ; 张友道,号伯甫(迁麻城张基塆) ; 张友学. 友政公下支祖(5世) : 张一鼎 ; 张一俊. 子孙析置张荫(应)龙,彭家田,柳家湾,严家畈,郭家楼 ; 麻城福田河,鸟泥墩,戴家塝,乌石山,高岗 ; 四川资阳等地. 友庆公下支祖(5世) : (明) 张荣,号守珍 ; 张宣. 子孙析置叶家田,高岗,彭家田,藕塘冲,谢家田,张荫龙, 邱家田,廖家田 ; 麻城艾杨寺,朴树店,刘贵河,豹子山,闵家畈 ; 河南光邑,陡沟等地. 友端公下支祖(5世) : 张龙 ; 张吉. 子孙析置邾城内,武家畈 ; 黄冈三山铺 ; 河南光邑等地. 友成公下支祖(5世) : 张节 ; 张辉 ; 张旺. 子孙析置八家湾,东门岗 ; 罗田罗家沟 ; 黄冈团风等地. 友学公下支祖(5世) : 张炳 ; 张灿; 张熿(迁广济龙坪武穴). 子孙析置东分湾,九口塘,左家岔 ; 麻城沙子岗,走马岗,九口塘,罗羽仪,刘家冲,杨家墩,猫儿潭,涂家湾,衡山湾等地. 向阳公生四子(6世) : 张政之,派名玉之,字本信(张家湾西分) ; 张美之,字本赞(张家湾东分) ; 张钦之 ; 张华之. 子孙析置张家湾,张徐家岔,三角山,大塘庵,月亮塘; 麻城岐亭,青山,刘家细屋等地. 原派语 : 鼎胜文有一 玉同士孔明 永载廷兆国 之映正大光 敬守先贤训 钦崇祖德良 家声隆万世 象笏立朝堂. 续派语 : 继述承宏泽 谟猷裕后昆 千年绵宗纪 品业荷君恩. 散居地 : 湖北省红安县, 麻城县, 黄冈县, 罗田县 ; 及河南省光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张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氏藏板, 民国5[1916]年修. 36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世传按房分卷,首11卷中含世系5卷. 共36卷. 始祖 : 张统山(亦作统三). 元顺帝至正末袭职司马,仕归自江西饶州瓦西坝迁楚北齐安郡黄冈中和里画眉店枚子港. 生三子 : 张鼎一(此谱之祖) ; 张鼎二(籍广济县月塘塆) ; 张鼎三(籍河南新蔡县刘家泼阎家林). 一世祖(1世) : 张鼎一. 下五分祖(3世) : 张文星(止) ; 张文富(藤花港祖) ; 张文贵(河西石界牌祖) ; 张文敬(七分张应龙祖) ; 张文恭. 文富公下支祖(4世) : 张友椿. 生五子(5世) : 张向阳 ; 张时阳 ; 张一阳 ; 张和阳 ; 张永阳. 文贵公下支祖(5世) : 张一. 子孙析置陂邑石界牌,夏门首等地. 文敬公生二子(4世) : 张友政(长房) ; 张友庆(二房). 文恭公生五子(4世) : 张友才(夏屋门首祖) ; 张友端 ; 张友成 ; 张友道,号伯甫(迁麻城张基塆) ; 张友学. 友政公下支祖(5世) : 张一鼎 ; 张一俊. 子孙析置张荫(应)龙,彭家田,柳家湾,严家畈,郭家楼 ; 麻城福田河,鸟泥墩,戴家塝,乌石山,高岗 ; 四川资阳等地. 友庆公下支祖(5世) : (明) 张荣,号守珍 ; 张宣. 子孙析置叶家田,高岗,彭家田,藕塘冲,谢家田,张荫龙, 邱家田,廖家田 ; 麻城艾杨寺,朴树店,刘贵河,豹子山,闵家畈 ; 河南光邑,陡沟等地. 友端公下支祖(5世) : 张龙 ; 张吉. 子孙析置邾城内,武家畈 ; 黄冈三山铺 ; 河南光邑等地. 友成公下支祖(5世) : 张节 ; 张辉 ; 张旺. 子孙析置八家湾,东门岗 ; 罗田罗家沟 ; 黄冈团风等地. 友学公下支祖(5世) : 张炳 ; 张灿; 张熿(迁广济龙坪武穴). 子孙析置东分湾,九口塘,左家岔 ; 麻城沙子岗,走马岗,九口塘,罗羽仪,刘家冲,杨家墩,猫儿潭,涂家湾,衡山湾等地. 向阳公生四子(6世) : 张政之,派名玉之,字本信(张家湾西分) ; 张美之,字本赞(张家湾东分) ; 张钦之 ; 张华之. 子孙析置张家湾,张徐家岔,三角山,大塘庵,月亮塘; 麻城岐亭,青山,刘家细屋等地. 原派语 : 鼎胜文有一 玉同士孔明 永载廷兆国 之映正大光 敬守先贤训 钦崇祖德良 家声隆万世 象笏立朝堂. 续派语 : 继述承宏泽 谟猷裕后昆 千年绵宗纪 品业荷君恩. 散居地 : 湖北省红安县, 麻城县, 黄冈县, 罗田县 ; 及河南省光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张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氏藏板, 民国5[1916]年修. 36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世传按房分卷,首11卷中含世系5卷. 共36卷. 始祖 : 张统山(亦作统三). 元顺帝至正末袭职司马,仕归自江西饶州瓦西坝迁楚北齐安郡黄冈中和里画眉店枚子港. 生三子 : 张鼎一(此谱之祖) ; 张鼎二(籍广济县月塘塆) ; 张鼎三(籍河南新蔡县刘家泼阎家林). 一世祖(1世) : 张鼎一. 下五分祖(3世) : 张文星(止) ; 张文富(藤花港祖) ; 张文贵(河西石界牌祖) ; 张文敬(七分张应龙祖) ; 张文恭. 文富公下支祖(4世) : 张友椿. 生五子(5世) : 张向阳 ; 张时阳 ; 张一阳 ; 张和阳 ; 张永阳. 文贵公下支祖(5世) : 张一. 子孙析置陂邑石界牌,夏门首等地. 文敬公生二子(4世) : 张友政(长房) ; 张友庆(二房). 文恭公生五子(4世) : 张友才(夏屋门首祖) ; 张友端 ; 张友成 ; 张友道,号伯甫(迁麻城张基塆) ; 张友学. 友政公下支祖(5世) : 张一鼎 ; 张一俊. 子孙析置张荫(应)龙,彭家田,柳家湾,严家畈,郭家楼 ; 麻城福田河,鸟泥墩,戴家塝,乌石山,高岗 ; 四川资阳等地. 友庆公下支祖(5世) : (明) 张荣,号守珍 ; 张宣. 子孙析置叶家田,高岗,彭家田,藕塘冲,谢家田,张荫龙, 邱家田,廖家田 ; 麻城艾杨寺,朴树店,刘贵河,豹子山,闵家畈 ; 河南光邑,陡沟等地. 友端公下支祖(5世) : 张龙 ; 张吉. 子孙析置邾城内,武家畈 ; 黄冈三山铺 ; 河南光邑等地. 友成公下支祖(5世) : 张节 ; 张辉 ; 张旺. 子孙析置八家湾,东门岗 ; 罗田罗家沟 ; 黄冈团风等地. 友学公下支祖(5世) : 张炳 ; 张灿; 张熿(迁广济龙坪武穴). 子孙析置东分湾,九口塘,左家岔 ; 麻城沙子岗,走马岗,九口塘,罗羽仪,刘家冲,杨家墩,猫儿潭,涂家湾,衡山湾等地. 向阳公生四子(6世) : 张政之,派名玉之,字本信(张家湾西分) ; 张美之,字本赞(张家湾东分) ; 张钦之 ; 张华之. 子孙析置张家湾,张徐家岔,三角山,大塘庵,月亮塘; 麻城岐亭,青山,刘家细屋等地. 原派语 : 鼎胜文有一 玉同士孔明 永载廷兆国 之映正大光 敬守先贤训 钦崇祖德良 家声隆万世 象笏立朝堂. 续派语 : 继述承宏泽 谟猷裕后昆 千年绵宗纪 品业荷君恩. 散居地 : 湖北省红安县, 麻城县, 黄冈县, 罗田县 ; 及河南省光山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张氏宗谱[10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德堂, 公元1993年. 11册:世系表. 楚黄始迁祖(1世): 张祖四,号石山 ; 张显,字均美. 石山公下三房祖(2世): (明) 张文德,行登六,自江西饶州府余干县迁于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中和里,后分建黄安(今红安县) ; 张文才,行登七,号见溪(居黄冈) ; 张文信. 文德公派下支祖(6世): 张武清 ; 张都清 ; 张瑞清 ; 张节清 ; 张河清...等. 文才公派下支祖(5世): 张崇高 ; 张崇礼. 文信公派下支祖(6世): 张伯端 ; 张伯仁 ; 张伯银 ; 张伯海. 显公下三大派祖(2世): 张孟桢 ; 张仲祯 ; 张永祯. 1948年派行(18世起): 培钧治楷 耀在铭洪 本燮基镇 润植煌墉. 1993年新派(25世起): 铭浩权炜 基镇泽彬 烽城钦海 松焱坤银. 注: 土门张家湾自江西迁移至楚与其他派系相隔三世, 经议定显公与石山公并列. 注: 本书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 及黄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张氏宗谱[10卷首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德堂, 公元1993年. 11册:世系表. 楚黄始迁祖(1世): 张祖四,号石山 ; 张显,字均美. 石山公下三房祖(2世): (明) 张文德,行登六,自江西饶州府余干县迁于湖广黄州府黄冈县中和里,后分建黄安(今红安县) ; 张文才,行登七,号见溪(居黄冈) ; 张文信. 文德公派下支祖(6世): 张武清 ; 张都清 ; 张瑞清 ; 张节清 ; 张河清...等. 文才公派下支祖(5世): 张崇高 ; 张崇礼. 文信公派下支祖(6世): 张伯端 ; 张伯仁 ; 张伯银 ; 张伯海. 显公下三大派祖(2世): 张孟桢 ; 张仲祯 ; 张永祯. 1948年派行(18世起): 培钧治楷 耀在铭洪 本燮基镇 润植煌墉. 1993年新派(25世起): 铭浩权炜 基镇泽彬 烽城钦海 松焱坤银. 注: 土门张家湾自江西迁移至楚与其他派系相隔三世, 经议定显公与石山公并列. 注: 本书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 及黄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