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严首升
严首升(1607~1682),字颐,又字平子、平翁,号确斋,今华容县三封寺镇人。64岁时,改字上公,号解人。12岁时即作《懊春词》,名噪一时。澧州刺史周彝仲见其家境贫寒,给予大力资助,让其读书。督学王澄川、高汇旃等打破科举考试规矩,将他荐为贡生,授明太史,专负修史之任。清顺治元年(1644),马士英等拥立福王于南京,起用阮大诚,与东林党人为敌,不抚政抗清,排斥史可法等。严首升深感前途黯然,次年弃政,后回华容,衲衣髡顶、信仰佛教,成为家僧。十一年,清军进驻华容以后,他赴石门容美土司处避难,为容美土司田既霖、田甘霖撰写《田氏世家》。康熙二十年(1681),湖广总督蔡毓荣追剿吴三桂,路过华容,听说距严首升濑园很近,派人请来相见,他“携小僮(童),策蹇驴,造行营”。蔡毓荣见后十分喜悦,但严首升长揖不拜。严首升赞同大顺真诚联明抗清。在容美土司避乱时的一些著述中,对大顺将领王光兴、王昌、王有进、郝永忠...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周式
周式,宋代,湖南湘阴人,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因品学兼优,诲人不倦而著名。宋开宝五年(972)潭州太守朱洞筹资建造了岳麓书院,特聘周式为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宋真宗赵恒因赏识周式才学而召见他,册封他为国子监主簿。在周式的精心经营下,岳麓书院学生由60多人增至数百人,开启湖湘一脉浓厚学风。周式故后,乡贤云集追悼。岳麓书院山长,聚徒办学出名在岳麓书院文昌阁的左侧,有座“六君子堂”,堂内合祀着宋朝创建和重修该院的六位先贤,他们是:周式、朱洞、李允则、刘鳌、刘珙、潘田寺。其中,曾任岳麓书院山长(相当于今校长)的周式是位湘阴人。唐代始,凡山中学舍称“书院”,其主讲并总管者称“山长”。直至清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始废。作为山长的周式,为办好岳麓书院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宋朝王应麟《玉海》称:“(周)式以行义著”。周式出于对教育的执着和热忱,在当时书院办学条件和地位都不如官学的情况下,欣然受命担任岳麓书...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周锡溥
周锡溥(1745-1804年),字文渊,号半帆汇泉。汨罗高家坊山陂冲人。自幼聪慧过人,4岁能诵经,9岁能诗文,11岁参加县试名列前茅。15岁补弟子员,22岁肄业于岳麓书院,科试第一。29岁中举人,30岁中进士。回湖南担任湘阴仰高书院山长,并先后主讲于溆浦、浏阳东山、醴陵渌江等书院。因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而闻名,与其弟锡渭荣列“湘中七子”。后授官甘肃宁朔知县,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调任武威知县。次年,以继母丧归故里,结束政治生涯,以余生致力于教育。周锡溥任职甘肃宁朔知县时,因宁朔地处偏远,地方寒苦,流沙覆盖,广种薄收,加之清兵驻防于此,粮秣、夫役等概由当地百姓负担,百姓苦不堪言。年青力壮的纷纷外逃谋生,年老体弱的则卖儿卖女。他到任后,深入民间,访民疾苦,作〓夏采风诗》8首,详述科敛之重,百姓之贫,并将其送呈甘肃藩司汪筑伊,力主缓征徭役,减轻百姓负担。升官兼任水利同知后,他跋山涉水,修渠导河...
《光绪壬寅年重修乔氏族谱》乔氏重修族谱序
国之纲常,史书纪载,家之伦序,谱牒流传。所谓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谱之所系,岂不重哉?吾考乔氏系出于周食采扶风,故有乔姓始焉。始祖良福公系东汉振公十世孙也,官授吏部侍郎之职,徙居会稽,公生二子,长曰思恭,次曰思俭。由会稽移居维扬永安洲,相传十有余世,有东枝公训蒙海陵之南城,爱其地泉甘土肥,里仁俗美,故筑室遂家焉,名其地曰仲家断。乔族自秦汉以来伟人迭出,继至唐宋,簪缨勿替者难以尽附,而公以前不敢妄载,而公以后彰,一一有考。去秋有乔族大本、大武、大宾暨仝侄孙克堂、克龙、克裕、晋南、祥南诸君等慨然倡首,栉(zhi)风沐雨,生卒娶葬,无不编载,尊卑以序,昭穆条分。今谱事告竣,问序于余,余不揣谫陋,聊述数语,以为后世之鉴云尔,是为序。道光八年岁次戊子桃月中浣之吉。京江孙法岑源氏拜撰【略解】食采扶风:食采于扶风郡,今陕西咸阳县东。会稽,古地名,故吴越地,曾是以今天的江苏苏州为中心的江浙地区,或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