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观,字朝美,行二,宋末自河南迁居福建永定,后又转迁广东。始迁祖嘉祐,行慎二,清康熙间自广东嘉应州程乡松源堡迁居泰顺县南溪菖蒲池村(今泗溪镇南溪村)。卷一祖籍录、修谱理事录,卷二原姓考、徵音谕、谱序、凡例,卷三祖屋记、祠记、像赞,卷四序、世系、杂录。谱初修于清咸丰十年,此为七修本
颍川郡松阳郡赖氏宗谱四卷(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简介资料
颍川郡松阳郡赖氏宗谱四卷(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相关文献
冯氏郡望颍川郡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长葛市等地,辖12县:许县(今许昌县)、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等,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战国时韩都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丛氏郡望颍川郡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长葛市等地,辖12县:许县(今许昌县)、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等,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战国时韩都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从氏郡望颍川郡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长葛市等地,辖12县:许县(今许昌县)、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等,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战国时韩都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雍氏郡望颍川郡
①秦始皇十七年(前230)置,治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市)。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韩国。六年(前201)复为颍川郡。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地。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徙治许昌县(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西晋以后辖境缩小。北魏徙治长社县(今河南长葛市东北)。东魏天平初为颍州治。武定七年(549)徙治颍阴县(北齐天保初改长社县,今许昌市),为郑州治。北周为许州治。隋大业三年(607)改为颍川郡。唐初改为许州。天宝元年(742)复为颍川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许州。东汉中平初黄巾军在此起义。②东晋侨置,属豫州。治所在邵陵县(今安徽巢湖市东南)。南朝宋属南豫州。南齐复属豫州。后废。③南朝宋景平元年(423)侨置,属豫州。治所在邵陵县(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十里召陵寨)。北魏太和六年(482)移治奇頟城(今河南郾城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漯河...
应氏郡望颍川郡
①秦始皇十七年(前230)置,治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市)。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韩国。六年(前201)复为颍川郡。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地。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徙治许昌县(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西晋以后辖境缩小。北魏徙治长社县(今河南长葛市东北)。东魏天平初为颍州治。武定七年(549)徙治颍阴县(北齐天保初改长社县,今许昌市),为郑州治。北周为许州治。隋大业三年(607)改为颍川郡。唐初改为许州。天宝元年(742)复为颍川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许州。东汉中平初黄巾军在此起义。②东晋侨置,属豫州。治所在邵陵县(今安徽巢湖市东南)。南朝宋属南豫州。南齐复属豫州。后废。③南朝宋景平元年(423)侨置,属豫州。治所在邵陵县(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十里召陵寨)。北魏太和六年(482)移治奇頟城(今河南郾城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