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木兜、木裕堂兄弟,南宋隆兴间自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千秋乡果木塘庙王梅子坡圳迁居湖南邵阳三溪六都石陂。元延祐间,邵阳瘟疫四起,子孙避迁他处。木兜下九世通良(名法霖,一名丙一郎,字荣奏)迁居安化丰乐乡胡西冲。其子彦详、彦诚、彦请分启三房;木裕下通慧迁居辰州府溆浦县穿石江。通慧曾孙文贵、文华。文贵(字帝臣)于明洪武四年迁居安化归化乡印石。文贵子彦诚、彦达分启二房。清光绪三年,木兜、木裕二公后裔合修通谱(可参见馆藏:967757-765、950025-33),各公各房于光绪四年分修房谱,是谱即为木裕之通慧下文贵彦诚房(彦达房另分修),并合文华派下分谱。卷一新旧谱序、职名、祠堂图、坟山、派语,卷二至九世系。(馆藏:957148-155为此谱之复本残卷)(为馆藏:983843-851之复本,然册数多一册,查两谱存佚情况!)
吴氏八修族谱九卷(湖南安化)相关文献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白羊何氏五修族谱:派语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白羊何氏五修族谱:派语,
湖南安化陶氏
湖南安化陶氏,吾族自后唐同光元年癸未吉州公升始来居小淹,其时犹益阳资江乡也。越一百五十年,宋熙
湖南星沙吴氏今第六次续修族谱公告
星沙吴氏系黄帝正统血脉,自黄帝十八世孙泰伯、仲雍开氏,季札传基,历三千年,传百余世。吴家山、万家坪支族的先祖为春事公,为黄帝第一百零四世孙;自明洪武年间从江西迁入湖南,已传近三十代;祖居汨罗、望城、长沙三县交界处,繁衍七百年,今地延千里,人口数万。派名为:春、崇、元、万、世、大,兴、正、学、文,开、承、仕、应,安、邦、定、国,英、贤、忠、孝,本、立、隆、昌等。今第六次续修族谱,深情寻找“大”字辈“大金公、大银公、大松公、大柏公、大恩公、大汉公、大旺公”的后裔。
湖南茶陵巨田《段姓八修族谱序》
段姓八修族谱序姓有谱如国有史。国有史,可以稽年代之兴替,盛衰之可鉴。而我段姓,源远流长,枝繁叶茂,支徙四方。故有谱,则昭穆可辨,尊卑可分,字辈清楚,知本知末,知亲知疏,繁衍可知,迁徙知晓,始祖、近祖、近宗,支派盛息,历历在目,使后代子孙,尊其所尊,亲其所亲,爱其所爱,孝其所孝,褒光前裕后,耀古荣今,意重如山。又如山林权属,坐向、四至、界线注明,为某某所有,解决山林纠纷,便是法律依据。族谱是一姓发展史典。没有谱,一无所知,有问无答,这样,说明一姓子孙,忘本忘末,无祖无宗,无娘老子。是野生动物,乃禽兽耳。如此,不仁不义不孝,实有愧对先人,也有愧对后人。朱子云:“三代不修谱非孝也。”孙中山说:“族谱记载了中华民族、家族的团结,扩大充实到国家,民族家庭。这是中国人才有的传统观念,应妥加用之。”毛泽东说:“收集家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提供宝贵资料。”由此得知...
吴氏续修族谱序
盛世修谱,清平撰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有数千年文化底蕴的吴氏家族,更是把修谱视为不朽伟业。早在东汉时期,先祖吴如胜,始创吴氏族谱,呈汉桓帝御览后,拍案叫绝。于是立吴如胜子孙为吴氏正宗,世代主持苏州吴泰伯庙祀。近代吴佩孚将军,曾以数千银洋聘岳阳同族吴獬撰修全国吴氏总谱。当今全国吴氏宗亲和海外吴氏宗亲在江苏无锡编写《中国吴氏大统宗谱》,他将惠及子孙,功垂后世。修谱是祖宗的遗训,族人的嘱托,也是我们多年的夙愿。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岁月砥砺,人们的记忆早已淡漠如烟。要把千百年散落族间的族谱资料整理,编集,其间的艰辛、曲折不言而喻,数年来,我曾三次下大竹县查阅族谱。考查了相临的县、区、乡走遍了本乡的每一个角落,爬山涉水,挨门询问,逐户访查,广征博采。查阅那些残缺朽裂的族谱家书,考证那些依稀难辨的碑碣铭文,取得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为了全面系统地考证、收集资料。今年八月,我冒着酷暑,踏上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