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祐,字希诚,号爱川,明代人。始迁祖法贵,清代人。存卷二。书名据书衣题。
延陵[吴氏]家谱三卷(陜西省咸阳市彬县)相关文献
延陵淮阳公吴氏敏公暨四子传略
延陵淮阳公吴氏敏公暨四子传略,延陵淮阳公吴氏敏公暨四子传略 敏公,字元中,一作元忠,先祖为铁州人(古地名,一
延陵堂宿迁吴氏吴庸支系寻根
延陵堂宿迁吴氏吴庸支系寻根, 延陵堂宿迁吴氏族谱,以始迁祖大理公吴庸为第一世,一世祖吴庸是元朝时进士,官至河
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吴武陵
吴武陵(?—835)初名侃,信州人,一说贵溪人,一说上饶人。系吴面力之子。唐元和二年(807)举进士,拜翰林学士。吴元济叛,武陵遗诗晓之,元济不悟。裴度东讨,韩愈为司马,武陵数因愈献计,决贼必亡。太和初,为太学博士。后出为韶州刺史。以赃贬潘州司户参军,卒。武陵著有书一卷,《新唐书志》诗一卷,《全唐诗》并传于世。吴武陵,(约784一835),初名侃。今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人(注:唐时贵溪建县,属信州,明清时属广信府,府治在今上饶,但1983年后贵溪市划归鹰潭市管辖,故说是信州人没错,但如今仍说是上饶人则不妥当)唐元和二年(807)进士,拜翰林学士。元和三年,因得罪权贵李吉甫流放永州,与贬为永州司马的柳宗元相遇,“两人意气相投,同游永州山水”(《新唐书·吴武陵传》)。元和七年,吴武陵遇赦北还,柳宗元不在赦归之列。他们在永相聚时间长达四年之久,来往甚密。吴武陵北归长安后,曾主持北边盐务,太和初(8...
彬县
历史沿革先秦时期,此地属豳国。秦置漆县,属内史。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初设新平郡,辖漆县、鹑觚县等;自此,这里一直有州、县两级政权设置。隋朝,新平郡一度被撤,改设“新平县”,后又恢复郡制。唐时,改新平郡为豳州,初辖新平、三水、永寿、宜禄4县;开元十三年(725年),改“豳州”为“邠州”,并沿袭至清末。1913年,裁州设县,称邠县。1935年8月,成立正栒邠革命委员会,领导甘肃正宁县,陕西栒邑县和邠县的永乐、曹家店地区的革命斗争;1936年1月,正栒邠革命委员会易名新正县苏维埃政府。1947年10月,邠县县政府成立,隶属关中分区;1949年5月,边区政府设“邠县分区”,辖邠县、栒邑、永寿、长武、醴泉、乾县、麟游7县;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后,1950年5月,撤销“邠县分区”,邠县隶属宝鸡专区;1956年,改为省辖县;1958年,实行大县建制时,长武、栒邑并入邠县,直属省政府;1961年8月,...
延陵吴氏族谱序
周之初,泰伯、仲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星罗棋布而不可纪。至唐太宗(时),奏收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梁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而吴之姓氏与首称焉。今自唐太史公奕世至宣公,遂为江南右族。而有谱牒以遗后世,吴氏之谱灿如也。当时海内钟鸣鼎食之家而皆莫之或过。嗟夫!士之名世也有二:人品与家世而已。家世旧而人品不足则替;人品伟而家世虽替尤足以振之。家世之于人品而无忝所生,吴氏子孙并有之,爰书以为序。宋西山道人真德秀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