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镇国公主

镇国公主

镇国公主(1042年-1043年),本名不详,为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的皇女。生母张贵妃,即追赠温成皇后。

庆历三年(1043年)封宝和公主,不久就薨逝,追封越国公主。母亲温成皇后时为正二品修媛嫔,因女儿之死而重病一场,对宋仁宗说,“所以召灾者,资薄而宠厚也。愿贬秩为美人,庶几可以消咎谴。”宋仁宗答应了她,降级为四品美人。

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越国公主追封秦国公主。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追封楚国长公主。宋徽宗即位后,于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她为镇国大长公主。后改公主为帝姬,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庄定大长帝姬

镇国公主简介资料
1041 年
1043年09月17日
镇国公主相关文献
镇国太平公主次男唐隆政变重要人物薛崇简简介
镇国太平公主次男唐隆政变重要人物薛崇简简介,薛崇简(?—724年10月14日),字崇简,河东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镇国
查看全文
镇国将军
明朝明朝时,除了郡王长子(嫡长子的封号)外,原则上一律封镇国将军(但也有因为是滥妾所生,降等为辅国将军的)。从镇国将军开始,降等袭爵。镇国将军的正妻称镇国将军夫人。镇国将军的俸禄为每年1000石(一半本色粮,一半钞;嘉靖四十四年改为三分本色粮,七分折钞)。镇国将军的儿子一律封辅国将军。女儿称郡君。郡君的俸禄为每年400石(四分本色,六分折钞;嘉靖四十四年改为二分本色,八分折钞)。以下著名人物曾经受过这个封号:沐英:洪武三年(1370年)封。李杰张贵朱祐楑:朱见淀庶二子,初封镇国将军,嘉靖四年进封淮庄王,十六年薨。清朝清朝时期的镇国将军(满语:ᡤᡠᡵᡠᠨᠪᡝᡩᠠᠯᡳᡵᡝᠵᠠᠩᡤᡳᠨ,转写:Gurun-beDalireJanggin)是宗室的一种爵位,其地位次于不入八分辅国公,高于辅国将军,为不入八分公的一种。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镇国公主
参考《宋史·列传第七》《宋会要辑稿》温成皇后张氏,石州军事推官、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安定郡王尧封之女。幼入宫,为御侍。庆历元年封清河郡君,进封才人、修媛。后忽被疾,请下迁为美人。八年十月封贵妃。生庄顺、庄定、庄慎三大长公主。《宋会要辑稿》三年七月乙未,封皇第四女为宝和公主,而五日薨,追封越国公主。生始二岁,其母张氏宠爱日甚,冠于后庭,忽感疾,进白帝曰:‘所以召灾者,资薄而宠厚也。愿贬秩为美人,庶几可以消咎谴。’帝许之,戊申,以修媛为美人。
查看全文
陈国长公主
参考《宋史·列传第七》
查看全文
公主岭黑林子镇
此地愿为蒙族牧区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罕亲王属地,其居民以赫姓居多。颇爱植树,因此这个地方绿树成荫,于是就叫"赫林"。光绪年间又谐音:"合林子",因为"赫"也发音"黑",所以后来便改称为"黑林子"了。
查看全文
镇国公主相关标签
宋仁宗皇女
1042年出生
北宋公主
1043年逝世
帝姬
家族谱大览
1.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西李村陇西堂李氏族谱, 1, 插图 目录 谱序 派字 续谱理事 世系 20世士字辈起 助资人名, 201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2011年.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因旧谱遗失, 本谱西李村李氏从20世士字辈开始记录. 亦包含1位16世祖, 数位17世祖, 及18世祖之简介资料. 16世祖 : 李膏. 下有五子 : 李尚法 ; 李尚朝 ; 李尚文 ; 李尚品 ; 李尚金. 大吴镇19世祖 : 李广新. 下有四子 : 李士斌 ; 李士清 ; 李士春 ; 李士祥. 20世派祖 : 李士景 ; 李士贤 ; 李士朋 ; 李士前...等. 旧派序: 应文百世荣 景德秀广士 慎允成合敬 忠厚传家远 续修派序(31世起) : 功卓培贤智 康道国步昌. 散居地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陇西堂李氏族谱. 版心题 : 李氏族谱.
浏览:100
41.朱氏宗谱 卷41: 国鼎 格致格佩格瑶 毛家山宋埠镇, 199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紫阳堂, 1993年续修. 5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浙江省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谱含大路边支, 茅屋支, 沅泗塆支, 朱家堑湾支, 瓦屋湾支, 长塘塆支, 信阳支, 大屋塆支, 老二屋支, 细二屋支, 七房湾支, 河湾支, 刘家山支,土砖寨支, 土砖寨支, 鲁家田支, 毛家山宋埠镇支, 石头潭支, 土教湾支等等. 始祖(1世) : (明) 朱英 ; 朱必先. 皆为洪公子. 原籍江西九江府九江县瓦屑坝, 宦迁湖北黄冈县嘉鱼村. 英公下派祖(5世) : (明) 朱万厚(瓦屋湾祖) ; 朱万善,字弼(嘉靖22年举人,住长塘湾). 万厚公下三子(6世) : 朱一纲,字献纲(长房) ; 朱一思,字献策(次房) ; 朱一钦,字献钦(三房). 万善公下三子(6世) : 朱一俊(长房) ; 朱一杰,字继在(次房) ; 朱一统(三房). 一俊公下支祖(10世) : 朱国言 ; 朱国遵 ; 朱国彦 ; 朱国道 ; 朱国遐 ; 朱国举 ; 朱国黄 ; 朱国华 ; 朱国正...等. 一统公下支祖(10世) : 朱国轼 ; 朱国言 ; 朱国义,字至义...等. 朱大路边塆支祖: 朱家盛. 清雍正九年由长塘塆之南门庙, 迁居朱家田今则分东西两塆夹录而居, 故又名为朱大陆边塆. 生子二: 长朱国华(失传), 次朱国正. 茅屋支祖: (始祖朱必先之孙, 二世祖朱思明之子) 三世祖朱愈恕. 沅泗塆支祖: 朱沅泗于清初有茅屋塆迁出. 兄弟为朱曰洞, 朱曰溪, 朱曰湘, 朱曰泗. 刘朱家山始迁祖(7世) : 朱升. 万岊公孙. 朱家堑一世祖 : 朱志高,字学先. 生三子 : 朱良伦 ; 朱良浩 ; 朱良油(迁朱家套). 瓜瓞绵延至21世, 无字行排序. 本族宗派(二世起): 思心春万 一(单名)臣 家国之士 格致诚正 学为有本 道乃允升 丰恒裕大 世德光明 宏开文运 锡福加恩 本族宗派续: 安邦佐政 泽荫子民 公高望重 业载典经 散居地 :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黄冈市, 麻城市, 孝感市, 荆州市…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版心题, 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西李村陇西堂李氏族谱 [全1册]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2011. 1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因旧谱遗失, 本谱西李村李氏从22世允字辈李允善开始. 旧派序: 应文百世荣 景德秀广士 慎允成合敬 忠厚传家远 续修派序自第31世起: 功卓培贤智 康道国步昌 散居地: 江苏省徐州市, 沛县, 河南新乡县, 安徽省宿州, 山东省滕县及北京等地. 书衣题: 陇西堂李氏族谱. 版心题: 李氏族谱.
浏览:0
丹阳禹氏族谱 : 镇国镇万派, 1000-
禹玄
浏览:0
【罗国恩开良开芳~罗氏家谱】錾子村、东岳9村~原系四川省射洪市天仙镇錾子村
【罗国恩开良开芳~罗氏家谱】錾子村、东岳9村~原系四川省射洪市天仙镇錾子村
当时1726年置下现在天仙錾子村产业时,老二罗天贤,老四罗天泽兄弟俩在地广人稀的情况下迎接其父罗应才来此料理家业。其父罗应才与次子罗天贤,老四罗天泽置业后就定居天仙錾子村(罗天贤,罗天泽);老大罗天镜,老三罗天德仍留在南部罗家坝双水井老屋陪随其母梁太君安居乐业。鼻祖罗妙圭,其妻彭氏,始祖罗应才之长子罗天镜,老三罗天德随同母亲梁太君安居四川南充市南部县安仁乡石城村罗家坝双水井(其母梁太君,长子罗天镜,老三罗天德);从此以后罗应才和次子罗天贤,老四罗天泽三人定居现天仙錾子村。   后来,其父罗应才,次子罗天贤,第四子罗天泽,父子三人的坟墓并列埋在同一个地方现在的射洪县天仙镇錾子村老坟嘴;罗应才,罗天贤,罗天泽三人的坟墓有立碑,但罗应才的坟有立碑但找不到了(1910年记载罗应才的坟位置无碑)。罗氏宗支和族规,在宣统二年庚戌年(属狗)1910年冬月五日,由首事:罗国霖,罗开福,有事:罗国秀撰稿,石匠:杨开洪,刻立二碑(罗姓宗支和合族风规)。 首事(罗国霖,罗开福):指出头主管其事的人或头面人物。 有事(罗国秀):突发事故应策应对之人。   “湖广填四川”,在清廷的政策鼓励下,整个康熙年间(1662-1722),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的移民前后达155万人之多。到了雍正时期(1723-1735),由于开始丈量土地,限制人口流入,此时移民潮有所降低。但到了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清廷再次放开限制,前往四川的移民又增加了420万人。                                   【射洪县天仙镇錾子村罗氏辈分】始祖罗应才: “←应→天→艳→思→朝→罗→映→国→开→ 文玉崇先本,承宗德泽长,兴荣家福盛,永远锡洪昌”   →始祖罗应才共有4子:1罗天镜,2罗天贤,3罗天德,4罗天泽 次子罗天贤有2子:1罗艳彰,2罗艳顶 1罗艳彰有3子:1罗思华,2罗思荣,3罗思贵, 1罗思华有3子:1罗朝君,2罗朝文(罗仲,罗海,罗德),3罗朝臣 老四罗天泽有3子:1罗艳清,2罗艳海,3罗艳深
浏览:0
【罗国和开贤开选~罗氏家谱】2队錾子村~四川省射洪市天仙镇
【罗国和开贤开选~罗氏家谱】2队錾子村~四川省射洪市天仙镇
当时1726年置下现在天仙錾子村产业时,老二罗天贤,老四罗天泽兄弟俩在地广人稀的情况下迎接其父罗应才来此料理家业。其父罗应才与次子罗天贤,老四罗天泽置业后就定居天仙錾子村(罗天贤,罗天泽);老大罗天镜,老三罗天德仍留在南部罗家坝双水井老屋陪随其母梁太君安居乐业。鼻祖罗妙圭,其妻彭氏,始祖罗应才之长子罗天镜,老三罗天德随同母亲梁太君安居四川南充市南部县安仁乡石城村罗家坝双水井(其母梁太君,长子罗天镜,老三罗天德);从此以后罗应才和次子罗天贤,老四罗天泽三人定居现天仙錾子村。   后来,其父罗应才,次子罗天贤,第四子罗天泽,父子三人的坟墓并列埋在同一个地方现在的射洪县天仙镇錾子村老坟嘴;罗应才,罗天贤,罗天泽三人的坟墓有立碑,但罗应才的坟有立碑但找不到了(1910年记载罗应才的坟位置无碑)。罗氏宗支和族规,在宣统二年庚戌年(属狗)1910年冬月五日,由首事:罗国霖,罗开福,有事:罗国秀撰稿,石匠:杨开洪,刻立二碑(罗姓宗支和合族风规)。 首事(罗国霖,罗开福):指出头主管其事的人或头面人物。 有事(罗国秀):突发事故应策应对之人。   “湖广填四川”,在清廷的政策鼓励下,整个康熙年间(1662-1722),来自湖北、湖南、陕西、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的移民前后达155万人之多。到了雍正时期(1723-1735),由于开始丈量土地,限制人口流入,此时移民潮有所降低。但到了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清廷再次放开限制,前往四川的移民又增加了420万人。                                   【射洪县天仙镇錾子村罗氏辈分】始祖罗应才: “←应→天→艳→思→朝→罗→映→国→开→ 文玉崇先本,承宗德泽长,兴荣家福盛,永远锡洪昌”   →始祖罗应才共有4子:1罗天镜,2罗天贤,3罗天德,4罗天泽 次子罗天贤有2子:1罗艳彰,2罗艳顶 1罗艳彰有3子:1罗思华,2罗思荣,3罗思贵, 1罗思华有3子:1罗朝君,2罗朝文(罗仲,罗海,罗德),3罗朝臣 老四罗天泽有3子:1罗艳清,2罗艳海,3罗艳深
浏览: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