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硕德,字邦定,号天复,唐末自河南光州固始迁福建侯官大屿头山上街村(今属闽侯县),后定居福州。始迁祖应牛,硕德十二世孙,约于元代移居上岐。书名据书衣题。
六桥林氏上岐支谱(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相关文献
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葛岐村
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葛岐村,葛岐村,位于福建省闽侯县南屿镇,全村人口250户,880多人,以茉莉花种植产业为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林鼎鼎
林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福州盐运使刘步溪的厨师,福州“鼎日有”肉松创始人。从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十几岁就只身到福州谋生,林鼎鼎先是在光禄坊一家菜馆学艺,后又到光禄坊刘步溪刘府当家厨刘步溪是清光绪辛卯科举人。林鼎鼎感激刘府对自己的器重,决心努力工作,让刘府一家人吃得可口满意。肉松相传是他补错救急而发明的。有一次刘府请客,由林鼎鼎掌勺。当鼎鼎在煮一道方块猪肉时,不留神煮过了头,好好的猪肉被煮得又烂又糊,实在端不上桌。林鼎鼎着急得不得了,心想这可怎么办,主人这时正催着上菜呢。林鼎鼎没有办法,就试着将错就错,将煮得又烂又糊的猪肉剔除油、筋、膜等之后又重新下到锅里,加上酱油等调料,焙成条状的肉绒,林鼎鼎做好这道菜之后自己先尝了一下,觉得味道还算可以,就硬着头皮端了出去,心里七上八下,生怕主人怪罪。没想到大家尝过这道新奇的肉绒之后大加赞赏,觉得不仅味道可口,而且看上去样子别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蒋棨
蒋棨(生卒年不详),改名蒋庆龄。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85名赐同进士出身。嘉庆八年蒋庆龄在闽清代医学家陈修园著大文堂藏版《神农本草经读》写序中说:“陈修园精于歧黄之术,自负长沙后身,世医环而笑之。及遇危证。缰断桅横,万手齐束,修园往,脱冠几上,探手举脉,目霍霍然上耸,良久干笑曰:‘候本不奇,治之者扰之耳”。同名同姓的有乾隆初山西平阳知府长洲太仓人蒋棨。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潘牥
潘牥(1204~1246),字庭坚,福建闽县人。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乙未科吴叔告榜进士第三人。该科进士454~466人。潘牥于进士对策时说:陛下乃上天降下来的圣人,天天忙于政务,将手足之爱、生荣死哀置于一边,反而得不到一般老百姓一家骨肉团圆的那份悠闲,看不到邻里之间的和睦与争吵。正是皇上将东海之恩遍洒国中才导致百姓的人和。当时对策的人有数百人。只有潘牥的话最迎合圣意。潘牥后任衢州镇南军节度推官,改任潭州通判。此时发生日食,他应诏上疏说:熙宁初年(1068)日食,朝廷下诏郡县掩埋故丞相于一抔浅土之中。这几乎和暴尸没什么区别了!请以大礼厚葬丞相。潘牥死后,他的文章被人广泛传诵。他的画像在郡贤祠受人祭祀。著有《古乐府》诗集。
福州浦上六桥林氏支祠
福州浦上六桥林氏支祠浦上六桥林氏支祠,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浦上村(即花果之乡凤岗里浦上),坐北朝南,白墙红面,前后两进,内有大厅神龛,回廊戏台,建筑总面积达891平方米,祠前广场,祠后小溪,左右通桥,四周绿荫,风景优美。本祠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系十三世祖林广公筹建,历六百多年,赖子孙勤于修管,特别是经过1997年大规模整修,至今保存完好。六桥林氏入闽始祖硕德公(860-926),人称十八翁,系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中和元年(881年)秋率众投奔工绪领导的寿洲农民起义军,光启元年(885年)随王入闽,为前锋将军,功勋卓著,晋升开闽都统使,为福建统一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衍传至第十代系中有位林鍊公干元泰定年间(1324-1327)从闽侯上街迁来凤岗九都浦上村,成为浦上六桥林氏支祖,繁衍至今,已传38代,人丁数万,散居本市鼓山镇的魁岐村、洪山镇的首凤村、建新镇的下道村及海内外。在本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