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名胜-张国梁故居振威将军府
故居名胜-张国梁故居振威将军府,简要介绍:张国梁故居(振威将军府)建于清末,位于沙浦镇苏坑村之东,坐东向西,与其
尉氏三贤之首尉缭及《尉缭子》
尉氏三贤之一的尉缭,姓尉,名缭,就是魏(梁)惠王时的尉缭(也就是明嘉靖《尉氏县志》记载的尉缭),著《尉缭子》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四篇,其生卒年不可考。尉缭于公元前320年来到大梁,公元前319年,即尉缭来大梁的第二年,魏惠王卒(《史记-魏世家》)。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6年),又一个叫缭的历史人物来到秦国,始皇任命其为国尉,也称尉缭(《秦始皇本纪》),但和魏惠王时的尉缭不是一个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杂家》:“《尉缭子》二十九篇,六国时人。”《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兵形势》:“《魏缭》三十一篇。”今存《尉缭子》五卷共24篇,据华陆综考证今本《尉缭子》是《汉书·艺文志·杂家》著录的《尉缭子》而非兵形势家著录的《尉缭》。由于北宋元丰年间列入《武经七书》,明清学者遂误为杂家《尉缭子》已佚失(华陆综《尉缭子注译》)。陈玖《七子兵略》注曰:“尉姓,缭名,魏人,乃鬼谷之高弟。善理阴阳,深达兵法,与...
张名振
(1601—1656)明末清初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字侯服。崇祯末授浙江石浦营参将。顺治二年(1645)福王被执,招集义师,共图恢复。与张煌言等拥立鲁王监国于绍兴。顺治四年(1647)获悉苏松士绅起义,统战船进至崇明,覆舟兵败。清军进逼,迎鲁王居舟山。舟山失陷,又奉鲁王依郑成功。其后与张煌言多次攻崇明、镇江,进窥金陵,力图恢复。十二年随郑成功欲收复舟山,死于军中。
振振有词
振振有词【成语意思】: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用法分析】:振振有词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成语来源】:清梁启超《关税权问题》:“今者外人之以排外相诬者,既振振有词,其乌可更为无谋之举,以授之口实也。”【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近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zhènzhènyǒucí【英语翻译】:speakinapositivetone【成语声母】:ZZYC【成语分辨】:振振有词和“理直气壮”都可形容因自以为理由充分而说话气盛。但理直气壮是因为理足而气壮;有时指语言;有时指行动、行为;振振有词是有充足的分辩理由;主要是指语言;不能表示行动。【振振有词的近义词】:理直气壮、义正词严、念念有词【振振有词的反义词】:理屈词穷、张口结舌、词不达意【近似成语】:词正理直:言词严正,理由充足。词...
尉氏县名来历:尉(wei)氏为啥读尉(wei)氏而不读尉(yu)氏!
这个“尉(wei)”字,是个多音字,通常情况下,作为官职的称谓时读“wei”,比方说国尉、廷尉;作为姓氏的时候,它读“yu”,比如说“尉迟公”。这“尉氏”作为地名,听起来倒像是和一个人有关,那它为什么读“wei”而不读”yu”呢?在郑州、开封、许昌三市形成的“金三角”地带,有个县城叫尉(wei)氏。翻山越岭,跨越省市,在新疆,一个拥有大片大片胡杨的县城叫尉(yu)犁。时空转换。历史上有一个驰骋疆场、征战南北的唐朝名将,他被中国人称之为“门神”,名叫尉(yu)迟恭。在早于唐朝几百年的战国时代,在尉氏,有一个帮助秦朝统一天下的军事家,他叫尉(wei)缭。这些不相干的地名和人物似乎不该放在一起,但他们却因同一个字被联系起来,这个字就是“尉”(wei)字,也读尉(yu)。尉(wei)氏、尉(yu)犁、尉(yu)迟恭、尉(wei)缭,这样看来,无论是wei还是yu,它们都可以被用于地名和姓氏。那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