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谱称,唐时益为隰州刺史,随王潮入闽,居同安葫芦山下。故谱奉益为始祖。又称苏氏宗族于宋宣和间曾有人迁居台湾。谱载益之裔孙宋代人导杰,又名颐,号碧溪(青礁派)派下支系,及明代人孟矩,字员(太江派)派下支系。书名据封面题。
新编苏氏大族谱(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相关文献
新编《中国边氏族谱史略》
新编《中国边氏族谱史略》,本人从锦州市委退休后,查阅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历经几年的时间终于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新编《蔡氏族谱》研讨会
新编《蔡氏族谱》研讨会,新编《蔡氏族谱》暨世界蔡氏文化经济发展研讨会在江西宜丰隆重举行 11月8-9日
新编族谱体例粗探
新编族谱体例粗探,新编族谱体例粗探 ―兼谈《中华喻氏通谱纲目》 现实全国各姓氏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吕大奎
吕大奎(1228~1276年),字圭叔,同安人。少时好学,年二十即登进士。初授潭州提举司,累迁吏部侍郎兼崇政殿说书。后因他讲南方方言,被派到福建兴化军任知军。任职期间,常以他的俸米冲抵贫困人家赋税。吕大奎是朱熹的再传弟子,对紫阳道学造诣颇深,因此向他求教的人很多。数十年间泉州府通经学古擢高第者大都是他的门生。南宋恭宗德祐元年(1275年),吕大奎的部属泉州市舶使蒲寿庚与知州田子真降元,拘捕吕大奎,逼他签署降表。吕大奎大义凛然,严词拒绝,蒲寿庚准备杀害他。正好蒲家总管是吕大奎的学生,他偷偷放走了吕大奎。大奎化装逃往海岛,蒲寿庚派兵追捕,想逼他接受元朝封官。大奎不屑回答,因而被害,时为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年仅49岁。吕大奎生平著述很多,大都被叛贼所毁。其行于世者有《论语集解》、《孟子集解》、《易经集解》、《学易管见》、《春秋或问》、《春秋五论》、《春秋要旨》等,大都是他的门人所传。
叶氏家庙(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宗祠)
厦门叶氏家庙原名郡马府,位于厦门同安区大同街道办事处岳口村铺前佛子岗岭下,始建于唐朝,原来是南阳佛岭始祖叶洙的卜居地,宋淳佑八年(1248年)皇室郡马叶益建成郡马府。据考证,佛岭叶氏始祖叶洙,是唐朝懿宗咸通庚辰科进士,官至大学士,早年住在江西,在龙纪元年(889年)入闽,佐闽王理朝政。而郡马爷叶益是佛岭叶氏八世,宋淳佑间娶宋魏王之妹越桓而被封为郡马,因此在此地兴建郡马府。明初修复后改为祀奉列代祖先的家庙,以其拥有的公产(黄地的田业及七宫八池)得以维持历代县内外佛岭裔孙朝拜的“圣地”。1992年郡马府由海内外叶氏后代重修、重建。199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公布为厦门市第一批涉台文物古迹。郡马府一眼就能让人感觉出它与闽南传统建筑的不同,有明显的皇家风格。首先是家庙前有三道照墙,是皇家独有的气派。其中第一道照墙上有一幅麒麟的浮雕,已经有些斑驳了,据介绍,由于古代的工艺已经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