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之战或称钓鱼城保卫战或称合州之战是指南宋与蒙古帝国发生于1259年的战争。

宋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汗蒙哥率军入侵四川。次年初,蒙军围合州州治钓鱼城(今重庆合川东北)。宋将王坚率军民力战,凭借有利地形和余玠修治的坚固城防,多次击退蒙军进攻。蒙军先后使用各种攻城器材连续进攻,皆败。至六月,蒙哥打退宋吕文德援军,加紧进攻,精选士卒于夜间登云梯攻城。王坚亲自率部抵御,蒙军败。蒙哥亲至城下督战,并用飞车窥探城内,遭宋军炮击,蒙军死伤甚众,蒙哥为炮石所中。七月,蒙哥死,蒙军乃撤军。

钓鱼城之战是中国古代战史上着名的山城要塞防御战,该战使南宋暂时解除了亡国危机,国祚一度延续。

钓鱼城之战简介资料
蒙古军
南宋: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蒙古:孛儿只斤蒙哥
火炮,矛,盾,枪
南宋以少胜多
钓鱼城
合州之战、钓鱼城保卫战
钓鱼城之战为南宋王朝争取了20年的喘息时光,激烈的内战令蒙古帝国分裂为众多小汗国。那种横扫世界的大兵团作战从此成为绝唱,欧洲基本解除了蒙古帝国的威胁
蒙古
重庆合川
钓鱼城
1259 年
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
钓鱼台之战 钓鱼山之战
重创蒙古,击伤蒙哥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
1259 年
襄樊之役,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
1259 年
蒙古军胜利,蒙哥战死
进攻
1259 年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
保存了南宋的有生力量
蒙古 南宋
钓鱼城之战相关文献
钓鱼城之战简介钓鱼城之战究竟持续了多少年
钓鱼城之战简介钓鱼城之战究竟持续了多少年,在说钓鱼城之战简介之前先来看看那个时候世界格局吧!钓鱼城之战发生在宋理宗嘉煕
查看全文
宋朝钓鱼城之战简介钓鱼城之战结果是怎样的
宋朝钓鱼城之战简介钓鱼城之战结果是怎样的,南宋末年,蒙古的势力崛起的十分迅猛,两者之间也爆发了全面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南
查看全文
宋朝钓鱼城之战简介钓鱼城之战的背景
宋朝钓鱼城之战简介钓鱼城之战的背景,宋朝钓鱼城之战简介在说钓鱼城之战简介之前先来看看那个时候世界格局吧!钓鱼
查看全文
钓鱼城之战介绍,钓鱼城之战简介
钓鱼城之战介绍,钓鱼城之战简介,宋与蒙古之间发生的钓鱼城之战。钓鱼城之战又名合州之战,蒙古大军南下入蜀围攻钓
查看全文
钓鱼城之战
背景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之下,开始东征西讨所向披靡,横扫亚洲和欧洲。蒙古先后灭掉西辽和西夏,又在1234年与南宋一起灭掉了金朝。南宋在失去金朝作为北方的屏障后,却面临比金更强大的蒙古南下威胁。在金国被灭掉4个月之后,为增加战略缓冲地带,南宋派出以全子才为先锋,率军收复原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和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三京的军事行动,史称“端平入洛”。1234年七月初五,全子才率宋军进入汴京城,半个月后,赵葵率兵五万由泗州抵达开封。七月末,徐敏子到达洛阳后发现全洛阳城只剩下三百余户,和一座空城无异。占领洛阳的第二天,后来的杨谊一部就在城东遭蒙古军的伏击,几乎全军覆没。蒙古军进攻洛阳和徐敏子一军僵持。八月初,徐敏子一军在断粮四日的情况下被迫撤退。蒙古军趁机掩击,宋军大部被消灭。在开封留守的赵葵与全子才得知洛阳一部惨败后,再加上粮草不济,也被迫
查看全文
钓鱼城之战相关标签
1259年
蒙古征战
宋蒙战争
蒙古帝国
全战争Allwar
家族谱大览
胡氏宗谱 [5卷,首2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安定堂, 民国36[1947]创修(黄冈 : 李焕初承刊). 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胡公满. 自虞而封于陈,越后以胡为氏. 远祖 : (唐) 胡城,字汤老. 天佑进士,授国子监博士,徙居江右. 入楚祖 : (元末) 胡应佳,字荣三. 兄弟八人由江右迁黄冈. 始祖 : 胡仁淑. 由黄冈迁麻,居胡城寨. 三大房祖(3世) : 胡以善(长房) ; 胡以庆(二房) ; 胡以禄(三房). 皆为受卿公之子. 宗派(14世起) : 之懋文秉 光明正大 本立道良 家世其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楚麻胡城寨胡氏宗谱.
浏览:0
胡氏宗谱 [5卷,首2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安定堂, 民国36[1947]创修(黄冈 : 李焕初承刊). 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胡公满. 自虞而封于陈,越后以胡为氏. 远祖 : (唐) 胡城,字汤老. 天佑进士,授国子监博士,徙居江右. 入楚祖 : (元末) 胡应佳,字荣三. 兄弟八人由江右迁黄冈. 始祖 : 胡仁淑. 由黄冈迁麻,居胡城寨. 三大房祖(3世) : 胡以善(长房) ; 胡以庆(二房) ; 胡以禄(三房). 皆为受卿公之子. 宗派(14世起) : 之懋文秉 光明正大 本立道良 家世其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楚麻胡城寨胡氏宗谱.
浏览:0
胡氏宗谱 [5卷,首2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安定堂, 民国36[1947]创修(黄冈 : 李焕初承刊). 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胡公满. 自虞而封于陈,越后以胡为氏. 远祖 : (唐) 胡城,字汤老. 天佑进士,授国子监博士,徙居江右. 入楚祖 : (元末) 胡应佳,字荣三. 兄弟八人由江右迁黄冈. 始祖 : 胡仁淑. 由黄冈迁麻,居胡城寨. 三大房祖(3世) : 胡以善(长房) ; 胡以庆(二房) ; 胡以禄(三房). 皆为受卿公之子. 宗派(14世起) : 之懋文秉 光明正大 本立道良 家世其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楚麻胡城寨胡氏宗谱.
浏览:0
胡氏宗谱 [5卷,首2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安定堂, 民国36[1947]创修(黄冈 : 李焕初承刊). 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胡公满. 自虞而封于陈,越后以胡为氏. 远祖 : (唐) 胡城,字汤老. 天佑进士,授国子监博士,徙居江右. 入楚祖 : (元末) 胡应佳,字荣三. 兄弟八人由江右迁黄冈. 始祖 : 胡仁淑. 由黄冈迁麻,居胡城寨. 三大房祖(3世) : 胡以善(长房) ; 胡以庆(二房) ; 胡以禄(三房). 皆为受卿公之子. 宗派(14世起) : 之懋文秉 光明正大 本立道良 家世其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楚麻胡城寨胡氏宗谱.
浏览:0
胡氏宗谱 [5卷,首2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安定堂, 民国36[1947]创修(黄冈 : 李焕初承刊). 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胡公满. 自虞而封于陈,越后以胡为氏. 远祖 : (唐) 胡城,字汤老. 天佑进士,授国子监博士,徙居江右. 入楚祖 : (元末) 胡应佳,字荣三. 兄弟八人由江右迁黄冈. 始祖 : 胡仁淑. 由黄冈迁麻,居胡城寨. 三大房祖(3世) : 胡以善(长房) ; 胡以庆(二房) ; 胡以禄(三房). 皆为受卿公之子. 宗派(14世起) : 之懋文秉 光明正大 本立道良 家世其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楚麻胡城寨胡氏宗谱.
浏览:0
胡氏宗谱 [5卷,首2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安定堂, 民国36[1947]创修(黄冈 : 李焕初承刊). 8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胡公满. 自虞而封于陈,越后以胡为氏. 远祖 : (唐) 胡城,字汤老. 天佑进士,授国子监博士,徙居江右. 入楚祖 : (元末) 胡应佳,字荣三. 兄弟八人由江右迁黄冈. 始祖 : 胡仁淑. 由黄冈迁麻,居胡城寨. 三大房祖(3世) : 胡以善(长房) ; 胡以庆(二房) ; 胡以禄(三房). 皆为受卿公之子. 宗派(14世起) : 之懋文秉 光明正大 本立道良 家世其昌.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部分卷端题 : 楚麻胡城寨胡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