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介,字子方,谥质肃,宋河南祥符县长乐乡人。四世孙儒,南宋绍兴十年移居镇江。儒子忠济,南宋高宗三年又徙丹阳陈山。始迁祖忠,字良佐,行迁一,别号雪洞痴翁,忠济曾孙,南宋咸淳元年再徙丹徒开沙。书名据版心题。
开沙唐氏族谱十卷(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相关文献
江苏省镇江市墓址
江苏省镇江市墓址,此墓位于镇江市北固山,但由于战乱,原墓地已经不知所踪,如今位于北固山上的鲁肃墓是
江西万载《邱氏族谱十卷》
江西万载《邱氏族谱十卷》,江西万载《邱氏族谱十卷》 1、江西万载《邱氏族谱十卷》 (清)邱维峤纂修
江苏省-镇江-丹徒区沙书玉
沙书玉(1802—1887),字石庵,原籍武进孟河。祖父晓峰,在常州开诊所;父景韶,行医于大港镇而迁居寓地,入丹徒籍。沙书玉承继世业,在家行医。其住宅邻近有一小街,街中有两家药店,两家旅馆,专为远近来治病者服务,人称之为沙街。沙擅长内、外、喉科,对温热病理、痈疽的定性、临床的辨证都有独到的见解,对这类病的治疗有其相应的方法,往往药费少而疗效好。名医陈熙元之兄患肠痈,请其诊治,沙叫他回家用皂角刺若干斤,煎取浓汁,文火熬糊,用红糖收膏,每天吃糯米粥时和入服用,很快治愈。丹阳一产妇患温病,多方延医均未见效,后请沙诊治。搭脉时要病家买一西瓜,病家当时很不理解。待病人吃完西瓜后,病情已减轻大半,后继而服药,不日治好。因其治病疗效好,治愈率高,声誉日起,名闻大江南北。沙为人慈善,收治贫民病人不取报酬;寒冬腊月,常以米接济断炊户;大港河道淤塞,倡议捐资疏浚,以利行船;出资修理大港至谏壁的石子路;还创办了...
江苏省-镇江-丹徒区唐侃
唐侃(1487—1545),字廷直,号默庵,开沙(今高桥)人。3岁学习论语、孝经,9岁读完四书、诗经,16岁进郡学为秀才。后从丁玑学习,为丁门高足。为举人时,曾拾得巨商丢失的一袋金钱,未启封即归还失主。出任郡守、县令,从不携带眷属,只用一二侍仆随从。居茅屋,粗衣淡饭,常怡然自乐。43岁任江西永丰县知县,对百姓厉行教化,待人以诚,严格治理,不为权势左右。在位6年,不谋私利,政绩显著。至京述职时,大冢宰汪绳斋称侃“清介足励乎俗,勤政实济于民”,是知县中最好的。皇帝看到评语极为嘉许,钦赐他的父母妻子敕命名一道。不久升山东武定州知州,奉命清理武定军籍,全州男丁应征1.2万人。上司催迫不停,民心惶惶。侃呈文陈述利害:武定男女丁口仅3万余,若被征1.2万人,几乎抽空半郡,能保证不发生哗变?皇帝同意他的请求,削减征集人数,民始安宁。离任时,众多居民相送。明嘉靖十七年(1538),章圣皇太后运葬承天道,沿...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谷阳镇黄序村前北步氏宗祠落成隆重揭牌
11月17日上午十时十八分,来自全国各地的步氏宗亲齐聚丹徒区三山前北村,参加步氏祠堂落成典礼。庆典大会在礼炮声和锣鼓声中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庆典大会由中华步氏文化研究会主办,三山前北黄序村协办,邀请了来自珠三角、省内外、香港、海外等地200余名步氏宗亲参加当日步氏宗祠复建落成盛会。当地相关领导参加了步氏祠堂落成庆典活动。“天下同宗一家亲,欢聚祖祠叙深情”,中华步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步正平表示,他们要以步氏祠堂落成庆典为契机,加强宗亲之间的紧密联系,增进亲情友情,弘扬民族精神,更好地促进各地步氏宗亲联谊会交流合作。据了解,步氏宗祠从2月开工典礼至今日落成,步家华和步正平等人历尽二年艰辛,回顾建祠历程,两人泪流满面,他俩详细介绍了“步氏祠堂”的建祠经过,也衷心感谢全国步氏亲人的倾心帮助,并希望对“步氏祠堂”今后的维护等事宜积极谏言献策。华夏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家族的家谱、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