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江汉
江汉:字纪南,小名府生,旌德县江村人。明成化壬辰(1472)进士。初授礼部主事,转户部郎中。奉旨出使云南、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作风廉明,办事干练,享誉朝野。当时四川因旱灾造成大饥荒,江汉再次奉诏,携国库钱财前往西川赈济。到达后,他亲临各郡、县,招集商家疏通粮源,购买粮食,扶贫救急。由于计划周到,安排得当,收效明显,救活饥民不计其数。之后升迁任宝庆府(今湖南邵阳)知府。江汉任知府后,发现当地一些豪强利用宗藩势力而为非作歹,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他立即进行整治,抑制豪强,稳定了局面。同时,针对当地兵民不分,军纪涣散,而大力整顿,予以区分,禁辑流散,恢复军队的战斗力。史载:经其几年治理,长期存在的官吏欺上压下、乡蠹舞文弄法的积弊被禁革殆尽,风气一新。然后主动请求退休,回到故乡,读书作文,徜佯山水。江汉次子江文敏,是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副使,分巡松藩兵备道。父子同朝为官,轰动江南;...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舒雅
舒雅(约939-1009),字子正,旌德四都(今旌阳镇新桥一带)人。舒雅出生书香门弟,自幼好学不倦,每夜以读完二盏灯油为限,油不尽不寝息。他才思敏捷,作文赋诗,立笔而就。并常常将自己著的诗文读给名家赏析,谛听行家里手的评论。有时也读给老妪们听听,从旁察看老妪们的脸色,是否懂得诗文中的字句含义。舒雅工文善画,以才思自命,与当时著名文人吴淑齐名。南唐保大年间(943──957),唐元宗李璟开科取士,舒雅为了应考进士,特奔赴金陵(南唐京师,今南京市)求师。当时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韩熙载的文章天下知名,舒雅就想拜韩熙载为师。他以词赋献于韩熙载,韩熙载阅览后,大为惊奇,连连称好,并将他引以为忘年交。显德六年(959),韩熙载主持全国进士考试,结果舒雅以会试第一名,经李璟亲试后,钦点为殿试第一名,即状元,授翰林院编修,编纂国史。舒雅成了旌德县的第一名状元,从此名闻天下,舒雅虽在李颢朝中考中状元,因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江珠
江珠(1764—1804),女,字碧岑,祖籍旌德县白地镇江村。文学家,诗人。祖父江日宙,于雍正九年后迁江苏甘泉,住小东门外钓桥多子街,以开“天瑞堂”药铺兼行医为业。父亲江起栋(1722—1786),早年营商,35岁时由甘泉迁吴县居住,与当地学者薛起凤、汪缙、余萧客、江声等交往密切。余萧客劝其蓄书、信佛;后与子江藩收集抄录古今中外奇书三万余册藏于家中,并钻研佛学,深得佛理,佛号若波,65岁时唱念佛名而逝。江珠自幼聪慧,与兄江藩、夫吾学海同塾于家,先后受教于汪缙、薛起风、余萧客、江声;精于经史,通中西之学,亦懂中医和易学。18岁嫁甘泉诸生吾学海为妻。有关资料记载:她“事姑舅以孝闻,处妯娌无间言,为人恕道,遇事通达,对米、盐、井、臼等家务琐事裁之井井有条。暇时授学海弟子及儿女辈书,手报口讲,寒暑无间。”因体弱多病,遂皈依佛门,故又号小维摩。江珠文学水平较高,常与其师余萧客,兄江藩,夫吾学海及友任...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汪澥
汪澥,字仲容。北宋熙宁八年(1076)进士。旌德县新建村人。他出身贫寒,祖上三代均未做官,以“布衣”考入太学。先后任分录、学正、国子监司业、祭酒(类似校长),最后担任大司成(太学监督)。一生多数时间均从事教育。直到晚年,仍孜孜不倦于著述。他著作甚多,有《诗书讲义》6卷,《孟子详解》14卷,《诗义释音》30篇,《诏诰》3卷,《乐章》1卷,《文集》30卷,还参加王安石《三经新义》的编写工作。他的诗词水平很高,在清嘉庆《旌德县志》中载有他咏桂子亭的诗:“影浮明月高群木,香袭华亭瞰好山。”志载他文章“言语妙天下,温厚闳深,一篇出人争诵之,”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有杰出的成就。汪澥任太学祭酒期间,为配合“王安石以经术辅天子,”他“实与其议,又传其说”。当时的“经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经济学,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学术思想。宋代的中央官学有国子学(监)、太学(七品以上-子弟入国子学,八品以下-子弟入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