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沙建汰内林氏族谱(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

沙建汰内林氏族谱(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

始祖孔著,唐代由河南移居福建漳州。始迁祖昌龄,元至正间再徙华安环溪沙建。谱载一至二十六世世系。书名据谱序题。谱初修于明洪武,是为六修本。
沙建汰内林氏族谱(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简介资料
华安
清光绪
一册
沙建汰内林氏族谱
抄本
林秉
线装
沙建汰内林氏族谱(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相关文献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黄宗继
黄宗继(1479~1564),号金溪,世居华安良村,母孕他仅三月,父即逝,孝顺著于世。他继父业,勤奋自励,置田园、广植树、养畜牧,家业富甲一方。然他从未美衣甘食,素以好善乐施名扬邻里。明嘉靖二十四年、二十五年(1545、1546)大饥荒,豁免佃户租谷千余石;三十九年又大饥,黄宗继开仓施赈四百余石,不足以金帛补上;二十八年倡议并主持修建北溪通道云水溪桥,捐银五百余两;三十五年又独资捐建永福燕溪桥,继而辟北溪华丰漳平路,还置田六段,作为永久修路资源;代族人偿补金额四百余两,为异姓偿负谷三千余石;出资为家贫不能娶的三十余人娶妻成家;资助贫穷不能丧葬的二十余家治理丧事;从兄康澄为贼所掳,伤残家贫,给田以养其妻子。其好善乐施之事,至今仍广泛流传于闽西南民间。
查看全文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赵怀玉
赵怀玉(1573~1632),字与瑶,号旬龙,今华安县丰山镇银塘村人。明天启进士,授四川监察御史,后升广东肇庆推官。怀玉自幼颖悟不凡,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授广东肇庆司理。任职期间平反冤假错案,挽救无辜百姓。崇尚气节,杜绝请托说情,平反冤案时严格依照法律条例办事,一丝不苟,即使上司授意也置之不理,如他所说:“曲直视事,出入视罪,轻重视法,是非有域,不可游移。即在官庭之上,犹须据理力争,岂可予夺生死供贵人之色笑。且我奉职为理,惟上不负国,下不负民,内不负生平,外不负声誉,则已耳。”因其秉公办事,不为官势所动,致使按抚妒忌,想陷害他。当时朝廷正商议伐澳门之事,遂举怀玉出征。怀玉立即带领战车十余辆、兵士一百多人,自己张开伞盖,独乘一船,至澳下,倭(日本)船刚到,即命令土夷头目举炮攻船,连炸三炮。赵军沉着应战,勇敢机智,倭人惊慌失措,诸土夷头目皆大叫:“赵帅不可与敌。”于是,倭人举起武器投降...
查看全文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杨汝南
杨汝南,生卒年未详,字彦侯,今华安县丰山镇碧溪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任过赣州、广州学官,勤学博识。国子监祭酒杨椿称赞他是人们学习的楷模,并推荐他出任古田县知县。汝南廉洁勤政,立志学习古代圣贤,尤以举办教育为首要任务。他每天都要晋谒县学,考核学生的德行,勉励大家勤奋学习,精通学问。他还引荐古田县的优秀学者入京考试,参加朝廷的面试,多数列为榜首。汝南任知县期间,建造了安福桥,桥长六十丈,造福后人。汝南弃官后,返回家乡创办学堂,摘录了《诗》、《春秋》、《中庸》的精华内容,编成三十篇《经说》作为课本教授学生。汝南讲学时,门外常站满聆听的人群。傅侍郎、颜尚书也慕名登门拜访。汝南的门生邱审象将汝南所编著的文章纂成文集,当时的丞相为该文撰写了序言。汝南儿孙皆有成就。清光绪五年(1897)为汝南立“世美坊”于龙溪县二十三、四都(今华安县丰山镇)。
查看全文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苏堤柳
苏堤柳(1887~1962)原名石柳,今华安县仙都镇市后村人。父苏塔,以卖膏药为生,堤柳自幼穷苦,读小学数年即辍而务农,为人作佣工。然承家传,有志于医而未遂,常郁郁不乐,后得人介绍,赴泉州受业于德医柳忠烈大夫之门。柳有徒十余人,悉出名门,学费高昂,惟堤柳阮囊羞涩,无所献,愿服劳务以代束修,凡牧马、涤厩、耕地种菜、洒扫、应对、值夜勤、当随从,以至于日常委琐之事皆任之。三年劳瘁,终无悔意。柳大夫恻然感动,叹为善学,遂悉心传授医术,又数年有成,命其返里行医。堤柳博学审问,又拜日医陈仁术为师,于德、日两大医学流派求其汇通。嗣后又就漳州名医朱楚材学习中医理论,精研《素问》、《灵枢》、《金匮要略》、《伤寒论》、《脉经》、《本草纲目》等中医经典著作。于是取精用宏,成为学贯中西医、术兼内外科之名医。苏医师认为内地医生必须多才多艺,以应人群之需要。为此研究医术不拘一格,诸如剖腹产术、枪伤外科、伤寒、瘟病、膨...
查看全文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魏天忠
魏天忠(?~1277),原籍四川,后裔居华丰提巷(茶烘)后坑村。魏天忠,南宋德祜元年(1275)进士,授为御史。元兵入寇,他以文职兼武衔入卫,随宋帝端宗南奔,航泊法石。时泉州招抚使蒲寿庚叛宋,宋军失败。天忠与陆秀夫护宋帝端宗潜逃晋江湾东石寨,总兵刘洙募义士加强保护,但于围头又遇元兵。天忠率航奔刘五店,继走金门,从裂屿(今云霄列屿)中脱险。天忠又护帝至白水营,元将阿剌罕由澄间道突至。天忠随驾至龙溪县九龙岭,被元兵四面围困,宋军死伤惨重。众官皆失散,独天忠护宋帝,元将阿剌罕胁迫宋帝饮毒自尽,天忠呵叱元使,毅然与宋帝端宗对调服饰,头戴皇冠,身披龙袍,代帝饮鸠殉节,保全了宋帝端宗,使之南逃广东。天忠祖父魏了翁,南宋嘉定年间(1208~1244)授任枢密院事等职,竭力议抗金兵,在收复两淮战役中英勇善战,以身殉职。父魏国佐,南宋淳祐元年(1241)任过四川、云南、广东等地五军都统制,与元兵三战于江西,...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龙兴林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3年查访.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太祖 : 比干. 受姓祖 : (周) 林坚,名泉,字长恩. 殷少师比干之子. 武王赐姓林,赐名曰坚. 入闽远祖 : 林颕,字元从. 居徐州下邳,随晋中宗渡江入闽,居福清. 南靖宗祖 : 林栋,号松湖. 登进士,授漳州南靖知县,遂卜居于靖邑. 云霄始祖 : (南宋) 林琼,字仲先,号文石. 龙兴派祖 : 林位. 散居地 : 福建省云霄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云霄县下河龙兴林氏族谱 : 云霄县下河乡隆兴村.
浏览:0
龙兴林氏族谱 [不分卷], 1750-199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3年查访.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太祖 : 比干. 受姓祖 : (周) 林坚,名泉,字长恩. 殷少师比干之子. 武王赐姓林,赐名曰坚. 入闽远祖 : 林颕,字符从. 居徐州下邳,随晋中宗渡江入闽,居福清. 南靖宗祖 : 林栋,号松湖. 登进士,授漳州南靖知县,遂卜居于靖邑. 云霄始祖 : (南宋) 林琼,字仲先,号文石. 龙兴派祖 : 林位. 散居地 : 福建省云霄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云霄县下河龙兴林氏族谱 : 云霄县下河乡隆兴村.
浏览:100
林氏族志暨兰阳林姓兴德会志要
原书: 宜兰市 : 财团法人兰阳林姓兴德会, 民国90[2001].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受姓祖 : (周) 林坚,字长恩,原名泉. 比干遗腹子. 武王灭纣后,赐姓林,易名坚,封清河公,食采博陵. 入闽祖 : 林禄,字世胄(一作世荫). 颖公次子. 原居山东济南,后迁苏州下邳. 永嘉之乱,随晋元帝南渡,任晋安太守,遂居晋安. 开台祖 : (明) 林道干(入宜兰) ; 林朝和 ; 林凤(迁台南) ; 林宽老 ; 林虎开(垦台中丰原)...等. 另开宜兰名祖 : (清) 林汉生. 雾峰开基祖 : (清) 林石,号桦植. 由福建漳州府平和县渡台. 散居地 : 福建省, 及台湾省各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林氏族志.
浏览:0
平和林氏大宗谱 : 初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7年编.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得姓始祖 : (周) 林坚,名泉. 比干之后. 武王伐纣后,旌表忠烈封比干墓,征其后嗣得泉. 因泉生于长林石室,故赐林姓,改名坚. 闽林远祖 : 林禄,字世荫. 敕守晋安郡,遂迁家晋安. 始祖 : (元) 林仕齐. 于延佑年间徙籍罗岩产村,为清溪始祖. 迁台祖 : (明初) 林宗德. 洪武年间,由平和迁居台湾台中. 另迁台祖 : (清) 林石. 乾隆年间由五寨埔坪渡台居台中,世称雾峰世家. 散居地 : 福建省平和县; 台湾省台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福建省连江县道澳忠义林氏旅台宗亲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台湾] : 道澳林姓旅台宗亲会订, 民国75[1986]编, 民国81[1992]修订.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得姓始祖 : 林坚,字长恩,原名泉. 比干之子,西周武王求殷嗣得泉,因泉生于长林石室间,赐姓林,易名坚. 入闽始祖 : 林禄,字世荫. 从晋元帝南渡,任安东瑯琊王府参军,晋太宁三年奉敕守晋安郡,追封晋安郡王. 宗祖 : 林玉质,字伯文. 长乐先祖 : 林佛进. 为玉质公之子. 始祖 : (唐) 林堂. 世居长乐县. 僖宗时任县宰,族受皇封为忠义. 支祖 : 林柏. 迁居连江县道澳乡. 散居地 : 福建省连江县; 及台湾省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莆田前埭林氏族谱(别名:莆田前棣林氏九牧大宗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 24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 (殷周时代) 林坚. 入闽始迁祖 : (晋) 林禄,字世荫. 莆田始祖 : (隋) 林茂. 散居地 : 福建省莆田县等地. 书衣题 : 莆田前埭林氏九牧大宗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