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温仲

温仲

温仲
温仲简介资料
温仲相关文献
北宋大臣温仲舒
北宋大臣温仲舒,温仲舒(944年―1010年),字秉阳,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东)人。北宋大臣,与
查看全文
西汉教育家温仲舒
西汉教育家温仲舒,温仲舒(944年―1010年),字秉阳,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东)人。北宋大臣,与
查看全文
河南省温仲舒
温仲舒(943~1010),字秉阳,河南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戊寅科胡旦榜进士第三人。温仲舒进士及第后,初授大理评事,吉州通判、汾州知州,因事免职。不久又起用他为右赞善大夫,通判睦州。太宗端拱初年(988),拜右正言、直史馆、判户部凭由司。太宗端拱三年,拜工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知三班院。当年秋天,彗星出现。太宗召对群臣治国之策。温仲舒以为“国家自平定太原以来,杀伤剽掠,彼此迭见。黄河以北,农桑停废,户口锐减。凋弊之余,扩军备边。丁壮备徭,老弱供赋。遗庐坏堵,不亡即死。行者辛苦,居者怨旷。愿施恩德,以遂民愿。”太宗肯定并采纳了他的主意,免除了河北的赋税。淳化二年(991),温仲舒官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又改同知枢密院事。淳化四年,罢相知秦州。秦州世代杂居着羌、戎等少数民族,还有两马家、朵藏、枭波等部落。唐末以来,位于渭河以南的大洛、小洛地区盛产上等木材,被当地人侵占。朝廷每年抽...
查看全文
仲骏
仲骏,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在美国WayneState大学和Michigan大学以及Arkansas大学医学中心进修颅底和功能以及脊髓脊柱神经外科多年,并到意大利罗马Cattolica大学Gemelli医院作学术交流。2005年在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做博士后课题研究。现任新华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审稿专家,上海神经外科协会功能组组员。回国后,开展了疼痛的外科治疗及脊柱神经外科手术。擅长颅神经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在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第一负责人承担了国家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和上海科委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并参与编写一部英文专著。与多个国家的神经外科建立了友好科室,参加并组织承办了多项国际交流及重大国际学术会议。擅长:擅长...
查看全文
仲由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仲由除学六艺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他敢于对孔子提出批评,勇于改正错误,深得孔子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又说:“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就乘木伐子到海外去。那时跟随我的怕只有仲由了。”初仕鲁,后事卫。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前480年),孔俚的母亲伯姬与人谋立蒯聩(伯姬之弟)为君,胁迫孔俚弑卫出公,出公闻讯而逃。子路在外闻讯后,即进城去见蒯聩。蒯聩命石乞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仲由为人果烈刚直,有勇力多才艺,事亲至孝。18岁时,适逢孔子东游到卞,受到孔子赏识。孔子设礼相诱,收其为弟子。子路性格爽直,为人勇武,信守承...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石城温氏十四修族谱
石城温氏十四修族谱
浏览:0
太原郡溫氏宗譜, 3, 世系 林家山派5世仲章公起, 1921
原书: [浙江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0[1921]四修(平阳岭门 : 金六顺堂藏板). 3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大泮公世系仅至5世茂字辈止. 安溪始祖 : (明) 温十四郎,一名良府. 原住福建漳州龙溪25都. 正统二年迁徙泉州安溪清源里坑园内,后徙长泰里钟垟. 平阳始祖(1世) : 温大泮,字君锡,号与吾. 温天明(字子聪)之子. 十四郎公7世孙. 明季由闽移居浙江温州平阳北港43都鹭鸶湾, 子孙析置陶𡎴尾樟岙,奄江村浦口,瑞安碗窰等地. 瑞安始祖(1世) : 温大珠,名一珠,字珍吾. 温天兴(名曰兴,号清江)之子. 由闽福州罗源小获徙居浙江温州瑞安碗窰. 大珠公下支祖(4世) : (清) 温存侯,讳廷录 ; 温肥侯 ; 温聘侯 ; 温明侯,讳阿禧. 存侯公生四子(5世) : 温文元(居玉环) ; 温文斗(迁玉环山芦墺北大陡门头内) ; 温文星(迁玉环山芦岙) ; 温文运(止). 肥侯公生一子(5世) : 温文添. 移居玉环12都卢墺遇山大帝庙边. 为玉环派祖. 聘侯公生六子(5世) : (清) 温仲铸 ; 温仲杰 ; 温仲章 ; 温仲奇 ; 温仲林(失考) ; 温仲韬. 龙虎山派祖(5世) : 温仲铸,乳名仲珠,讳文开. 移居平阳18都龙虎山. 舥艚派祖(5世) : 温仲杰. 移居舥艚灶基九亩田内. 林家山派祖(5世) : (清) 温仲章,讳文觉. 聘侯公第三子. 生三子 : 温原妙,字鼎友(移居桐山12都林家山) ; 温原发,字鼎福(移居泰顺六都二堡坑兠) ; 温原攀,字鼎珍. 蒲门派祖(5世) : (清) 温仲奇,字国立,讳文位. 由瑞安迁平阳53都蒲门大尖画头大安. 中村派祖(5世) : (清) 温仲韬,字文韬. 由瑞安碗窰移居平阳47都闹村中村. 三子温原玖(字鼎昂)移居歇困坪. 文星公生二子(6世) : (清) 温原车,字鼎云(乐清派,乾隆间移居乐清16都三江福全山脚) ; 温原心,字鼎风(玉环派,居玉环山芦墺). 仲铸公生四子(6世) : (清) 温原宽,讳鼎裕 ; 温原敏,讳鼎凤 ; 温鼎满 ; 温鼎耀. 满,耀二公移居江西垟陈浦. 仲奇公生五子(6世) : (清) 温原洪,字鼎瑞 ; 温原南,字鼎光 ; 温原历,字鼎爵 ; 温原孔,字鼎启 ; 温文尾,字鼎明. 历,孔,尾三公徙居鲁鼠坑. 历世名辈 : 大(乔一择良敦)廷(毓)魁(阳应)日(侯)茂(文) 原(兆)乃(恭云)宽(若志川)梧(存)巨(培). 历世字行 : 君仕(簪)皇(卿)衷国(仲) 鼎(圣)孔永(振肇钦道汝)晖(炳)昌. 新颁名辈(11世起) : 奕怀兴作维经书 树德守仁常挺秀. 新颁字行(11世起) : 承继芳声庆有余 观时赞化乆英贤. 散居地 : 浙江省瑞安县, 平阳县, 玉环县, 及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太原郡溫氏宗譜, 3, 卷3_ 世系 林家山派5世仲章公起, 1899
原书: [浙江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5[1899]重修(瑞安东墺 : 王茹古斋镶板). 3册 : 世系表. 注 : 本谱大泮公世系仅至5世茂字辈止. 安溪始祖 : (明) 温十四郎,一名良府. 原住福建漳州龙溪25都. 正统二年迁徙泉州安溪清源里坑园内,后徙长泰里钟垟. 平阳始祖(1世) : 温大泮,字君锡,号与吾. 温天明(字子聪)之子. 十四郎公7世孙. 明季由闽移居浙江温州平阳北港43都鹭鸶湾, 子孙析置陶𡎴尾樟岙,奄江村浦口,瑞安碗窰等地. 瑞安始祖(1世) : 温大珠,一名一珠,字珍吾. 温天兴(名曰兴,号清江)之子. 徙居浙江温州瑞安碗𥦰. 大珠公下支祖(4世) : (清) 温存侯,讳廷录 ; 温肥侯 ; 温聘侯 ; 温明侯,讳阿禧. 存侯公生四子(5世) : 温文元(居玉环) ; 温文斗(迁玉环山芦墺北大陡门头内) ; 温文星(迁玉环山芦岙) ; 温文运(止). 肥侯公生一子(5世) : 温文添. 移居玉环12都卢墺遇山大帝庙边. 为玉环派祖. 聘侯公生六子(5世) : (清) 温仲铸 ; 温仲杰 ; 温仲章 ; 温仲奇 ; 温仲林(失考) ; 温仲韬. 龙虎山派祖(5世) : 温仲铸,乳名仲珠,讳文开. 移居平阳18都龙虎山. 舥艚派祖(5世) : 温仲杰. 移居舥艚灶基九亩田内. 林家山派祖(5世) : (清) 温仲章,讳文觉. 生三子 : 温原妙,字鼎友(移居桐山12都林家山) ; 温原发,字鼎福(移居泰顺六都二堡坑兠) ; 温原攀,字鼎珍. 蒲门派祖(5世) : (清) 温仲奇,字国立,讳文位. 由瑞安迁平阳53都蒲门大尖画头大安. 中村派祖(5世) : (清) 温仲韬,字文韬. 由瑞安碗窰移居平阳47都闹村中村. 三子温原玖(字鼎昂)移居歇困坪. 文星公生二子(6世) : (清) 温原车,字鼎云(乐清派,乾隆间移居乐清16都三江福全山脚) ; 温原心,字鼎风(玉环派,移居玉环山芦墺). 仲铸公生四子(6世) : (清) 温原宽,讳鼎裕 ; 温原敏,讳鼎凤 ; 温鼎满 ; 温鼎耀. 满,耀二公移居江西垟陈浦. 仲奇公生五子(6世) : (清) 温原洪,字鼎瑞 ; 温原南,字鼎光 ; 温原历,字鼎爵 ; 温原孔,字鼎启 ; 温文尾,字鼎明. 历,孔,尾三公徙居鲁鼠坑. 历世名辈 : 大(乔一择良敦)廷(毓)魁(阳应)日(侯)茂(文) 原(兆)乃(恭云)宽(若志川)梧(存)巨(培). 历世字行 : 君仕(簪)皇(卿)衷国(仲) 鼎(圣)孔永(振肇钦道汝)晖(炳)昌. 新颁名辈(11世起) : 奕怀兴作维经书 树德守仁常挺秀. 新颁字行(11世起) : 承继芳声庆有余 观时赞化允英贤. 散居地 : 浙江省瑞安县, 平阳县, 玉环县, 及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18.温氏宗谱, 18, 卷14, 中分6世清字行 温显公起, 19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河堂刊, 1991年三修. 19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1世) : (明) 温国献,字文龙. 永乐初年自江西饶州府余干县迁湖北,居黄洲府黄冈县庶安乡. 派祖(4世) : 温心若,行一(上分祖) ; 温心衡,行二(中分祖) ; 温心泰,行三(下分祖). 皆为天才公之子. 心若公下三分祖(8世) : 温泉泽,号速海,行一 ; 温新海,行二 ; 温樊海,行三. 皆为廷发公之子. 泉泽公下支祖(10世) : 温良瑚,字禹鼎,行一 ; 温良琏,字汤裔,行二 ; 温良玑,字如亨,行三 ; 温良玖,字如斯,行四 ; 温良琼,字周璧,行五 ; 温良珠,字周斯,行六. 皆为而贤公之子. 心衡公下派祖(11世) : 温嘉瑞,字汝祥 ; 温嘉贵 ; 温嘉善,字量容 温嘉乐,字天美(迁麻邑沙河). 嘉善公生五子(12世) : (清初) 温之琦,字子玉 ; 温之珩,字子璧 ; 温之瑶,字子秀 ; 温之玖,字子仁 ; 温之瑾,字子振. 祖遗派行 : 国正天心顺清廷 泉而良嘉之大铭 新宗永和显百世 辉煌祖恩乐长兴. 新增派行 : 芝兰毓秀龙云集 松竹敷荣雨露均 锺鼎千秋绵后泽 衣冠亿代振芳声 锦鸿遇兆祥光起 彩凤逢吉瑞雾腾 孝友力田遵美诏 书诗执礼守规箴. 散居地 : 湖北省黄冈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太原溫氏宗譜, 2, 世系 大珠 聘侯 林家山五世仲章公起, 1940
原书: [浙江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9[1940]年修(瑞邑卅八都 : 林问礼堂梓). 2册 : 世系表. 瑞安始迁祖(1世) : (明) 温大珠,名一珠,字珍吾. 由闽福州罗源小获徙居浙江温州瑞安碗窰. 平阳始迁祖(1世) : 温君玉,讳治仔. 居温州平阳江南山前,后转迁23都杨家坑. 生一子 : (明) 温震云,讳应聘. 子孙徙居五亩底,成房山等地. 大珠公下支祖(4世) : (清) 温存侯,讳廷录 ; 温肥侯 ; 温聘侯 ; 温明侯,讳阿禧. 存侯公生四子(5世) : (清) 温文元(居玉环) ; 温文斗(迁玉环山芦墺北大陡门头内) ; 温文星(迁玉环山芦岙) ; 温文运(止). 肥侯公生一子(5世) : 温文添. 移居玉环12都卢墺遇山大帝庙边. 属玉环派. 明侯公生三子(5世) : 温文恭,字国安 ; 温文魁,字国周 ; 温文乐,字国成. 皆居瑞安38都碗窰. 龙虎山派祖(5世) : (清) 温仲铸,乳名仲珠,讳文开. 聘侯公长子. 移居平阳18都龙虎山. 舥艚派祖(5世) : 温仲杰. 聘侯公次子. 移居舥艚灶基九亩田内. 林家山派祖(5世) : (清) 温仲章,讳文觉. 聘侯公三子. 生三子 : 温原妙,字鼎友(移居桐山12都林家山) ; 温原发,字鼎福(移居泰顺六都二堡坑兠) ; 温原攀,字鼎珍. 蒲门派祖(5世) : (清) 温仲奇,字国立,讳文位. 聘侯公四子. 由瑞安迁平阳53都蒲门大尖画头大安. 中村派祖(5世) : (清) 温仲韬,字文韬. 聘侯公六子. 由瑞安碗窰移居平阳47都闹村中村. 三子温原玖(字鼎昂)移居歇困坪. 文星公生二子(6世) : (清) 温原车,字鼎云(乐清派,乾隆间移居乐清16都三江福全山脚) ; 温原心,字鼎风(玉环派,居玉环山芦墺). 仲铸公生四子(6世) : (清) 温原宽,讳鼎裕 ; 温原敏,讳鼎凤 ; 温鼎满 ; 温鼎耀. 满,耀二公移居江西垟陈浦. 仲奇公生五子(6世) : (清) 温原洪,字鼎瑞 ; 温原南,字鼎光 ; 温原历,字鼎爵 ; 温原孔,字鼎启 ; 温文尾,字鼎明. 历,孔,尾三公徙居鲁鼠坑. 仲韬公生三子(6世) : (清) 温原清,讳鼎干 ; 温原理 ; 温原玖,字鼎昂. 清玖二公移居歇困坪. 闹村派四世祖 : (清) 温倘(尚)位. 与长兄,三弟移居瑞安,后徙平阳47都闹村东垟. 尚位公下三子(5世) : 温国仁(移居浦门城内西门) ; 温国成,名有凤 ; 温国三(移居莒城). 历世名辈 : 大(乔一择良敦)廷(毓)魁(阳应)日(侯)茂(文) 原(兆)乃(恭云)宽(若志川)梧(存)巨(培). 历世字行 : 君仕(簪)皇(卿)衷国(仲) 鼎(圣)孔永(振肇钦道汝)晖(炳)昌. 新颁名辈(11世起) : 奕怀兴作维经书 树德守仁常挺秀. 新颁字行(11世起) : 承继芳声庆有余 观时赞化允英贤. 散居地 : 浙江省瑞安县, 平阳县, 玉环县, 及乐清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谱序题 : 重修温氏族谱
浏览:100
江氏始祖元仲公至高头始祖百八郎公壹佰拾贰世族谱
原书: 写本, 民国48[1959]记事. -- [33]叶. 始祖 : (尧舜时代) 江元仲,字胤. 永定高头乡始祖 : 江百八郎 台湾始迁祖 : (清) 江笃安,讳明珠,谥厚斋. 散居地 : 福建省永定县高头乡; 及台湾省桃园县中坜市, 台湾省台北市等地.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