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雪岩,字道泰,号若冰,元代移居广东梅州。始迁祖起梁、起栋,清季移居台湾,后裔散居高雄县美浓镇等地。记事至1955年。
颍川郡历代世系宗谱(台湾省高雄市)相关文献
颍川郡
沿革先秦颍川郡秦朝始置,原韩国旧地,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登封市等地,辖12县:许县(今许昌县)、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等,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西汉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高祖封韩王信到此,故改称韩国。次年,韩王信转封太原郡,恢复颍川郡之名,仍治阳翟,统县20,汉武帝后属豫州刺史部。东汉沿置,辖区大体相仿,领17县。东汉末年三国初期,曹操迁汉献帝到郡内许县,这里成为东汉名义上的首都,也称许都。曹丕代汉后,改许为许昌,成为颍川郡郡治,而原治所阳翟及西北部地区被划归河南尹(治所在曹魏都城雒阳)。西晋时,颍川郡西南部分置襄城郡(包括今天平顶山市),辖区略为缩小并东移,仍治许昌,统县9。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郡置更迭较多,北魏曾分置颍川郡、南颍川郡,东魏曾在此置颍州。隋代颍川郡隋朝设颍川郡,治颍川县(今许昌市市区)。唐朝改颍川县为长社...
雍姓郡望颍川郡历代世家大族
颍川在历史上一直是大郡,自设立以后长期是京师之外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颍川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帝生于此,夏禹建都于颍川。也因此成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祥地。历史上颍川人才辈出,数不胜数。陈氏———陈元光设置漳州,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赖氏———南北朝时避乱江西,在当地迅速赢得响亮名声。韩氏———以“颍川”为堂号,虽迁居异乡,仍以是颍川人为荣。陆姓———颍川郡,秦王政十七年(公元230年)置郡,治所在阳翟(今禹州)。相当于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密县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县地。这支陆氏是吴郡陆氏的分支,开基始祖为东汉颍川太守陆闳。方姓———禹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一九九七年,经过有关姓氏专家的考察论证,确定河南禹州方山镇的方山为方姓鼻祖方雷公的封地,海内外方氏的发源地。钟姓———同为“颍川堂”。至于五百年前这句话的原意是:“五百年前在一个锅里面煮肉...
冯氏郡望颍川郡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长葛市等地,辖12县:许县(今许昌县)、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等,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战国时韩都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从氏郡望颍川郡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范围大致包括今天河南省的许昌市、平顶山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长葛市等地,辖12县:许县(今许昌县)、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等,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战国时韩都城)。《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应氏郡望颍川郡
①秦始皇十七年(前230)置,治所在阳翟县(今河南禹州市)。西汉高帝五年(前202)改为韩国。六年(前201)复为颍川郡。辖境相当今河南登封、宝丰以东,尉氏、郾城以西,新密以南,叶县、舞阳以北地。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徙治许昌县(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西晋以后辖境缩小。北魏徙治长社县(今河南长葛市东北)。东魏天平初为颍州治。武定七年(549)徙治颍阴县(北齐天保初改长社县,今许昌市),为郑州治。北周为许州治。隋大业三年(607)改为颍川郡。唐初改为许州。天宝元年(742)复为颍川郡。乾元元年(758)又改为许州。东汉中平初黄巾军在此起义。②东晋侨置,属豫州。治所在邵陵县(今安徽巢湖市东南)。南朝宋属南豫州。南齐复属豫州。后废。③南朝宋景平元年(423)侨置,属豫州。治所在邵陵县(今河南郾城县东三十里召陵寨)。北魏太和六年(482)移治奇頟城(今河南郾城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