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奉北宋文学家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谥文忠)为始祖。轼原籍四川眉山,晚年置田常州,子孙因入籍昆陵。始迁祖耀宗,轼之七世孙,为常州派分祖。后裔分为曹村、兰谿、阳湾、苏家诸四支。传至十一世名大安者,元末明初自郡城迁于青山门外前舍里,是为前舍始迁祖。卷一序例、世系源流,卷二至七分派世系图表,卷八、九传记,卷十至十二诗文。内有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苏辙、曾巩、卢文弨等撰文。书名据卷端题。
毘陵前舍苏氏重修宗谱十二卷(江苏省常州市)简介资料
毘陵前舍苏氏重修宗谱十二卷(江苏省常州市)相关文献
宛陵文峰梅氏重修宗谱序
宛陵文峰梅氏重修宗谱序,宛陵文峰梅氏重修宗谱序 一 予曩者总制两江,下车之始,首访求先贤祠墓,佥
湛氏重修宗谱序
湛氏重修宗谱序,湛氏重修宗谱序吴麟 礼大传有曰:“尊祖坟,敬宗。敬宗坟,收族。”此即同姓从宗合
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郑姓家谱一般奉行秘不授人的家规,在新家谱修撰完毕后,旧的家谱
胡氏重修宗谱
胡氏重修宗谱,《胡氏重修宗谱序(1850年,胡开松)》嘉庆初年(1796年),上堂建祠堂,六派
毘舍离
音义《善见律毘婆沙》记载:并记载其王种为波罗奈国王夫人所生,一对不足月的双胞胎兄妹,被置器中顺江流下,为道人收养,因其“皮薄”而称为“离车子”,后牧牛人继续收养,因其脚蹋牧童需躲“避”之而称为“跋阇”,二人长大后成婚,统御牧牛人,王种繁衍众多,建立的城池经三次扩建十分广大而称为“毘舍离”城。印度《往世书》和个别南传佛教经论注疏中也有称为Visālā。毘舍离(Vesāli)的语音与梵语中母牛(vaśā)相近,易于让人籍此浮想联翩。事件与人物佛陀在此城预言自己即将涅槃。佛教八大圣地之一。在佛陀灭度后百年,耶舍比丘召集了印度西部与东部共七百名长老,在此城中进行了第二次结集(又称七百集结、毗舍离集结),造成了日后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开始了佛教部派佛教时期。在《巴利律藏·七百犍度》记载中,毘舍离结集虽然批判了毘舍离跋阇子比丘十事非法,但对其地域族群名称使用的依然是vesāli(毘舍离)未至于v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