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吴氏族谱(福建省)

吴氏族谱(福建省)

始迁祖肇基,元代人。据清末抄本复印。
吴氏族谱(福建省)简介资料
福建
一册
复印本
线装
相关人物
吴氏族谱(福建省)相关文献
福建省-莆田市吴彬
吴彬(公元十六~十七世纪初),字文中,又字文仲,自称枝庵发僧,福建莆田人,居金陵。万历间以能画被授为中书舍人,历工部主事。工山水,布置绝不摹古,佛像人物形状奇怪,迥别前人,自立门户。作品有〈山荫道上图卷〉,〈达摩像图轴〉。
查看全文
福建省-莆田市吴叔告
吴叔告中状元后,即被授为秘书郎,倍受理宗器重。吴叔告多次上疏,所言皆切中时弊。不久,出知抚州(今江西抚州),在任期间,拯危扶善,抑邪除恶,以端正社会风气为先,政绩卓著。改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后,入为刑部侍郎,因不善于迎合,被朝廷内外所讥斥,被贬一秩。景定中(1260~1264),召为尚书右司郎中,累官至大理少卿。吴叔告好学不怠,但为人性狷介寡合,后不愿为官,乞请引退,被诏准,欣然回归故里。咸淳元年(1265),病逝于家,享年73岁。
查看全文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吴本
吴本(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同安县积善里白礁人。(一说龙海县青礁人。)宋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979年4月14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渔农家庭里,父母均因贫病交加,在缺医少药的困境中早逝。他孑然一身,悲愤至极,立志学医以普济众生。他不娶妻室,终生素食,云游名山大寺,遍访名医,虚心求教,博取众家之长,并注意收集民间验方,选择盛产草药的岐山东鸣岭下龙湫坑畔结茅为舍,认真学习和实践揣摩,精通医理医术。有一年,腮腺炎流行,死难村民不计其数,他苦于无药医治,无意中获知青坊工人得病不治而愈,遂细心观察,反复揣摩,以靛青涂于患者肿处,没几天炎症消失。他行医“端问详审,反复精思”,危重病人只要有一点救治希望,就不轻易放过。有一次,他在行医途中见一少年被强盗砍倒路旁,脑浆涂地,九死一生,遂将鲜血淋漓的少年背回家中,精心治疗护理,终于把少年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又有一次,偶见沿途血迹斑斑,经细心查...
查看全文
福建省-漳州-平和吴凤
吴凤(1699-1769),字符辉,平和县壶嗣村人。五岁随父吴珠、母蔡氏渡台,居诸罗大目根堡鹿麻庄(令嘉义县中埔乡)。中埔地处阿里山麓。阿里山有大小番社四十八社,每社数百人,生性凶猛,动辄杀人,所以汉人不敢前往。吴凤少年时经常随父到番杜经商,有较多机会接触番族,渐渐地懂得番语,熟悉番俗。加上他豪迈坚勇,颇有侠士风范,番人对他有几分敬畏。清代台湾开发中,处理汉番矛盾,融合汉番关系,始终是个重大问题。清政府采取"抚番"政策,设通事与番族联络交往。吴凤的经历和素养,使他成为阿里山通事的最佳人选。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到乾隆三十四年(一七六九),吴凤任阿里山通事达四十八年之久。通事之责,乃管理汉番贸易,征收番人赋税,开展番族教育,解决汉番纠争等等。吴凤忠于职守,处事公平,力促汉族和番社的贸易往来,深受番人信赖。但是,番人历有"粟祭"的陋俗。即新谷登场,必"出草"猎取人头祭神。吴凤上任第一年,力劝...
查看全文
延陵吴氏族谱序
周之初,泰伯、仲雍封吴,子孙以国为氏,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星罗棋布而不可纪。至唐太宗(时),奏收天下谱牒,退新门进旧望、左膏梁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而吴之姓氏与首称焉。今自唐太史公奕世至宣公,遂为江南右族。而有谱牒以遗后世,吴氏之谱灿如也。当时海内钟鸣鼎食之家而皆莫之或过。嗟夫!士之名世也有二:人品与家世而已。家世旧而人品不足则替;人品伟而家世虽替尤足以振之。家世之于人品而无忝所生,吴氏子孙并有之,爰书以为序。宋西山道人真德秀撰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浏阳县祠吴氏族谱 [26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黄泉源堂, 同治13[1874]年修. 27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一世祖 : (唐)吴宣公, 字机蔡. 迁江西梅州府临川县石井. 生三子 : 长纶三绍(迁南丰县, 后迁浏阳县祝家庄金斗); 次子经据临川县. 吴坤二公(宣公五世), 广东博罗县. 生子三 : 吴泰甫, 吴兴甫, 吴吉甫. 散居地 : 广东省, 福建省,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吴氏族谱
浏览:0
司马吴氏族谱 十卷首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 9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2. 受姓祖 : 泰伯,三让王. 肇基荆蛮称勾吴子孙以国为氏. 始居江南无锡县梅里村. 延陵宗祖 : (周) 吴季扎. 寿梦公幼子. 入闽祖(一世) : (唐末) 吴珮,行二,字伯绅. 旷公次子. 由河南光州固始徙闽,居潏溪. 因官称司马派. 始祖(12世) : (元明之际) 吴祖华,行一,字明二. 德卿公长子. 祖华公下三子 : 吴康一,行一,字景泰(福房祖) ; 吴康二,行二(禄房祖) ; 吴康三,行三(寿房祖). 沙县始迁祖 : 吴光铨,字选如. 世居顺昌,后迁沙邑. 派行 : 季子善韬光 支分潏水乡 传经诒燕翼 挂剑表衷肠 瓜瓞根蒂固 麟毛庆炽昌 昆仑联岱岳 诗礼振纲常 耕读乾坤久 谦恭遐迩扬. 派行(续) : 威仪縄虞夏 彝鼎绍殷商 节义千秋重 勋名万古新 衣冠宜阀阅 廉洁比圭璋 奕叶云霞蔚 簪缨日月长 葛蔂源流远 亿载享蒸尝. 散居地 : 福建省沙县, 顺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延陵吴氏司马派族谱.
浏览:100
司马吴氏族谱 十卷首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4[1935]. 9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缺卷2. 受姓祖 : 泰伯,三让王. 肇基荆蛮称勾吴子孙以国为氏. 始居江南无锡县梅里村. 延陵宗祖 : (周) 吴季扎. 寿梦公幼子. 入闽祖(一世) : (唐末) 吴珮,行二,字伯绅. 旷公次子. 由河南光州固始徙闽,居潏溪. 因官称司马派. 始祖(12世) : (元明之际) 吴祖华,行一,字明二. 德卿公长子. 祖华公下三子 : 吴康一,行一,字景泰(福房祖) ; 吴康二,行二(禄房祖) ; 吴康三,行三(寿房祖). 沙县始迁祖 : 吴光铨,字选如. 世居顺昌,后迁沙邑. 派行 : 季子善韬光 支分潏水乡 传经诒燕翼 挂剑表衷肠 瓜瓞根蒂固 麟毛庆炽昌 昆仑联岱岳 诗礼振纲常 耕读乾坤久 谦恭遐迩扬. 派行(续) : 威仪縄虞夏 彝鼎绍殷商 节义千秋重 勋名万古新 衣冠宜阀阅 廉洁比圭璋 奕叶云霞蔚 簪缨日月长 葛蔂源流远 亿载享蒸尝. 散居地 : 福建省沙县, 顺昌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延陵吴氏司马派族谱.
浏览:100
浏阳县祠吴氏族谱 [26卷及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黄泉源堂, 同治13[1874]年修. 27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一世祖 : (唐)吴宣公, 字机蔡. 迁江西梅州府临川县石井. 生三子 : 长纶三绍(迁南丰县, 后迁浏阳县祝家庄金斗); 次子经据临川县. 吴坤二公(宣公五世), 广东博罗县. 生子三 : 吴泰甫, 吴兴甫, 吴吉甫. 散居地 : 广东省, 福建省, 湖南省浏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吴氏族谱
浏览:0
台湾吴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彰化市 : 彰化县吴姓宗亲会, 民国82[1993]初版(彰化市 : 精华印刷).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开姓始祖 : 泰伯. 吴本姓姬. 泰伯偕弟仲雍幼弟季历避荆蛮,自号勾吴,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延陵始祖 : (周) 吴季札,号季子. 受封于延陵(今江苏武进),故曰延陵季子. 入闽始祖 : (唐) 吴祭,字孝先. 惠达公长子. 初为河南光州固始人,后因平黄巢乱,居福建侯官县,又迁兴化府莆田. 岱阳始祖 : (明) 吴浔阳,字观志. 原居福建南安,洪武二年移居晋江岱阳. 同安始祖 : 吴从师. 鹿港始祖 : 吴大泰. 移居台湾. 淡水始祖 : 吴世吉 ; 吴世尽. 兄弟入垦台湾. 散居地 : 福建省各地; 及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垂裕堂吴氏族谱
原书: 写本, 清光绪11[1885]. 4册 : 世系表. 版心题: 吴贯吴氏族谱. 肇基祖: 吴浩翁. 散居地: 可能在褔建省.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