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山泗村志二卷(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

山泗村志二卷(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

始迁祖安滔,字祥晖,号宣慰,居豫章西山,唐中期由凤阳上村守袁州萍乡,卒于官。始迁祖琴泉,行真三,官河南主簿,自石马徙居山泗。卷上序、凡例、概况、大事记、地理环境、建置沿革、经济综合、文教卫生、风俗民情、文选、人口人物、繁衍世系,下卷世系、附录、后记。书名据书衣、书脊题。
山泗村志二卷(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简介资料
分宜
2000年
二册
2000
当代
山泗村志
排印本
钟晓春;钟蕴明
平装
山泗村志二卷(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相关文献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陈重
陈重,分宜洞村人,东汉时名士。年轻时与波阳雷义在豫章郡(今南昌)同学《鲁诗》与《颜氏春秋》,两人非常友好。郡守张云推荐陈重为“孝廉”,陈重让给雷义,张云未听其言。第二年,雷义也被推荐,两人同在郎署为官。任职期间,有同僚负债数十万钱,债主催逼甚急,陈重秘密代为偿还。此人发现后非常感激,要重谢之,陈重婉言谢绝,终不言惠。同舍一郎官回家时误拿别人的衣服,失主怀疑是陈重所为,陈重不予争辩,并买衣服相赠。事后那人把误拿的衣物归还主人,弄清了事实,对陈重非常钦佩。后来,陈重与雷义同时进京任尚书郎。雷义因代人受过,被免官。陈重见雷义如是,也称病告退。陈重回乡后又被推为“茂才”,到细阳任县令,有政绩,拟升为会稽太守,因姐姐逝世奔丧未去,后又为朝廷司徒官保荐为侍御史,卒于任上。来源:分宜县人民政府
查看全文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卢肇
卢肇(818(戊戌年)—882)字子发,江西宜春文标乡(现属新余市分宜县)人,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先后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过刺史。所到之处颇有文名,官誉亦佳,又因他作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门生,入仕后并未介入当时的“牛李党争”,故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卢肇是宜春县文标乡人,他老家的具体所在地在今新余市分宜的杨桥乡观光村(分宜在宋朝时才划原宜春县的文标等八乡立分宜县,分宜县后划归新余)。现该村有状元桥,在暮云(木叶)坳还有卢肇的墓。肇生于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二月初三日。卢肇政事之余,勤于笔耕,一生著述很多,有散文《李謩》,有《文标集》、《届堂龟鉴》、《卢子史录》、《逸史》、《愈风集》、《大统赋注》等等一百几十卷。卢的诗文,才智,特别是他的德行,《唐摭言》、《云溪友议》,著术中比较著名的是《汉堤诗》、《海潮赋》、《天河赋》。
查看全文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严孟衡
严孟衡(1385~1446)分宜介桥人。一生勤奋俭朴,刚正不阿,在县学读书时,去见御史官,正值下雨,就在庭上行礼,御史不悦。孟衡道:“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御史瞠目相视,孟衡又道:“怒目视君,大不敬也”。御史即改容称叹。明永乐十三年(1415),考中进士,步入宦海生涯,开始在山西道任监察御史,禀心峻洁,正色立朝,“百司惮其风采”。后升任浙江按察司副使(正四品),赴浙江上任时,属吏不慎失火,案牍被烧,当事人籍故规避,孟衡独自责,自愿受罚。一年后,始得复职。任期中严明不阿,悉心平反冤狱。正统八年(1443),升任四川右布政使(从二品)。宽赋减费,百废俱举,在川3年,蜀中称治,被列为名宦。严孟衡做官30年,很少积蓄,每餐以青菜佐餐,人称“严青菜”。明正统十一年(1446),卒于四川任上。归葬时行李少,船摇晃不已,船员抬一大石放在船上以镇风浪,后人称这块石头为“布政石”、“清官石”。为纪念...
查看全文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孙亿
孙亿,松山午元人,宋朝咸淳十年(1274)进士,任吉州永新县令,有政绩,升吉州知府。吉州每年收谷40万,管钱粮的想从中屯积居奇,谋取私利,孙亿立即予以取缔,并令出进一律,不准大斗进、小斗出。吉州每年要售布6万匹,管布的收了钱挪作他用,而以盐代付,孙亿亦立即予以取缔。后到广西白州任知府,也获好评。来源:分宜县人民政府
查看全文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钟炌
钟炌(1583~1650)号昭明,字淑贤,分宜山泗人。天启年间进士,授中书,考选户科,初任中书舍人,后历任户科、礼科、吏科给事中、太常大理少卿、大理正卿、顺天府尹、吏工二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正二品)。崇祯皇帝对钟炌高度信任与器重,枚卜(卜挂选官)三次选大学士入阁,不巧均未卜中。在他近二十年仕宦生涯中,为官耿直,办事公道。任中书舍人时,主试湖广,一是称得人;任大理寺卿时,夙亱匪懈,竭尽厥职;任顺天府尹、京兆尹时,以严驭吏,以宽洽民;任吏部左侍郎时,谨慎从事,宿弊一清。崇祯皇帝在敕命中称他是“洁已奉公之选”,并褒扬他“使吏部有清贞独立之名”。明崇祯五年(1632)他鉴于袁州郡枉加独重税负长达270余年之久,造成袁民“膏血已尽,骨髓俱竭”,“蒿目乡里,亡徒十已三四,长此不已,闾阎半作丘墟,阡陌悉惟榛莽”,甚至“绝甲绝图(甲图为行政区划名称),百里烟消”之惨况,【洪武二十四年(1391)全郡...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马街山家谱
马街山家谱
距时间推断,先代应为外地随迁入本村,根据陆良地理及历史发展情况,具体因时间限制无法考究,云南缺有岳家湾,且部分与史实相符合,不排除为岳飞后人易姓之,烈山、叔山冉。山氏的姓源久远,至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且来源不一。根据《风俗通》上记载说,山氏,是古代烈山氏的后代,望族出于河内,此支山姓奉烈山为山姓的得姓始祖。 又春秋时楚国有个高官叫叔山冉,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山”字为姓,世代相传。叔山冉的后代中也有以“冉”为姓的,所以叔山姓和冉姓,有同一个始祖。此支山姓恭叔山冉为山姓的得姓始祖。 姓氏起源 源流一 出自姜姓,为烈山(又作列山)氏之后。据《风俗通》上记载说:“山氏,是古代烈山氏的后代”,相传,炎帝为上古时姜姓部族的首领,是少典娶有𫊸氏女而生,原居于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炎帝出生于烈山,故号烈山氏。他的后代有的就用“山”作为姓氏。望族出于河内。[1] 源流二 出自以官为姓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周代有山务之官,掌管山林,后代以官为氏。周代掌管山林开发管理的官员叫山师,也有称山虞的。有人世袭山师,子孙便姓山,称为山氏。 源流三 出自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个高官叫叔山冉,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叔山”的山字为姓,世代相传。 源流四 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的记载,古代有复姓吐难氏,北魏时改为山氏。 源流五 出自回族。回族中的山姓,早期见于元朝官员山僧(晋宁路总管),其先祖为康里人,显然是入关后才使用的山姓。现今山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南、宁夏。 源流六 出自岳飞后人,岳飞家人为逃避被追杀,故而改名换姓,于是就有后来的山姓和丘姓。 迁徙分布 山东省 朝城山氏。“朝城山氏”,自宋朝中叶自河南迁居山东朝城(今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山堂),奉元朝大德三年状元山琮为始祖。族谱记载“吾山氏为古烈山氏之后,一云周有山务之官,掌山林以官为氏。然迄商周以至汉魏历二千五百余年祖宗名字俱无所考。 及传至晋始有吾涛祖、简祖、遐祖相继名诸简册。涛祖时称“竹林七贤”之一,里居河南。厥后阅一千二百余年而之宋有行章祖、说祖、悰祖、褥环祖相继见于列传,而里居世系亦漠然不可考。 又历七百余年而之元,吾琮祖自河内卜居鲁西朝城,二世大青祖因镇守汶阳复由朝城分居于汶上,今之嘉祥县山家营一支即后裔也。 再历一百二十年,廼(建字走之)至明朝时琮祖已传六世,镇祖卜居于齐东黄县,由是西系尊琮祖为始祖,而东系尊镇祖为始祖,各有族谱可据”。(黄县即龙口市) “吾族冀州一支亦是吏部巨源公之苗裔也。在明朝永乐年间有讳云者字忠毅,征交趾佩征南将军印,用兵如神,晋封侯爵。至今有十余家或相往来。然家谱无存,尚未详悉世系焉(嘉祥山氏族谱)。 临邑县有山姓者十余家,在商河临邑交界居住书香传家。(原载黄县家乘朱笔眉批) 苏州虎丘附近有山家坞住山姓者不少。 辽宁省新民有山家窝铺世居山姓五百余户。 于光绪三十年间,山福全同父贸易行走河南省泌阳县境,名山赵岗。在同仁堂药铺与山道魁相会,又与山庄的山道学常有来往,该庄百余户字纲相同就是四支山震祖一支。” (以上载于嘉祥《山氏族谱》) 山东聊城市莘县董杜庄乡山堂(古称朝城)、 山东济宁市嘉详县马村镇山营(近万人) 、 山东龙口诸由观镇唐格庄村、山东郓城县李集乡山家庄(约500人) (以上四支本系同源,于宋中叶由河南迁到山东朝城即今山东莘县一带.尊元朝大德三年状元山琮为始祖,山琮字秀石,据朝城山氏族谱记载,其父辈兄弟七人、山琮兄弟六人、有五个儿子.子侄辈当时有文爵者八人、武将九人甚为显赫.但经过元末明初的战火家道中落.行辈字纲为:"作福军长显(要)相传本好松登朝培元化建统永承宗",其中"作"字为第二十世。山琮长子山大青为嘉详山家营始祖,琮祖五世孙山政迁于郓城县,其子孙形成今山家庄,后山政的长兄山行的后代有一支也来山家庄居住。琮祖六世孙山镇迁山东省龙口县诸由观镇,是为龙口山氏始祖) 山东临沂、山东日照、山东东营市、青岛市的胶南市泊里镇有山家村,在青岛市区也有山姓市民。 河南省 新野 洛阳 开封 南阳 四川省 邛莱市火井镇山家营村(人口约有八九百人)、山家村;广元县苍溪约1000---2000人(明末清初由河南咯阳迁入 字派分为:龙应秀玉 思有毓资 凤中万清永生华之 至今已经有21代) ;四川南部县伏虎区柳驿乡灯台嘴村,有大约500人(字排是:龙应秀芝,载林朝锺,现华云仁,永正文峰,至今有21代) 成都等地(山姓在四川的很多地方还有分布:四川三台县、名山县、天全县、泸定县、眉山市、都江堰市、温江区等地) 青海省 山姓在明朝初期从南京竹丝巷迁入,现分布在湟中县、贵德县、西宁市、平安县、格尔木市、兴海县、共和县、海北州等地,其中湟中县分布最广,人口最多,青海其他地区的山姓人大多从湟中县分散出去的,也有分散到新疆自治区的。青海湟中县又有三个山姓分布区,分别为公牙、王关和海地沟,人口约万人。 上海 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有本书叫做《上海姓氏寻根》,记录1997年上海社科院一项研究中提到山氏在上海姓氏中排283位吧,约1600余人。 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南京、无锡、盐城,浙江:杭州、温州,云南:昆明、文山,陕西:咸阳、户县亦有发布。 甘肃省 陕西西安市户县梧村、东街。在梧村有式碑记载。 徽县伏镇山家庄村和前进村,聚居着山姓之人,是当地的大姓。 广东 广州、深圳、韶关 郡望堂号 郡望 河南郡:汉高帝时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相当今河南省武陟一带。 堂号 浑璞堂:晋时山涛,竹林七贤之一。曾在赵国任丞相,入晋后为吏部尚书。他在朝中清廉俭约,刚正无私,选拔人才都是当时俊杰。他曾经谏议“州郡的武备不能减”,皇帝称为“天下名言”。王戎称赞他是“浑金(浑好似全的意思,浑金是赤金)璞玉(没有经过雕琢的玉)”。 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联 望出河内; 姓启烈山。 ——佚名撰山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山姓的望族为河内郡。下联典指山姓的得姓始祖为烈山。 七言通用联 一门父子皆良将; 在展祖孙尽显官。 ——佚名撰山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都督佥事山青及其子右都督同知山云,都是当时有名有良将。山青,徐州人,博古通今,沉毅勇猛,多次立战功,朱元璋特授他为燕山左卫百户,任都督佥事。山云,沉毅多智略,用兵如神,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参战数十次,每战必胜,使边防绥靖,百姓安居。下联典指晋代吏部尚书山涛,其子山简为官至尚书左射,其孙山遐为车阳太守,都是当时著名官吏。 广道大师传名远; 竹林七贤享誉高。 ——佚名撰山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高僧山康,十五岁学佛,遍游四方。相传,他方游睦州时,人们曾看见佛从他口中出来。后赐号广道大师。下联典指晋代吏部尚书山涛,怀县人,为“竹林七贤”之一。他虽居高官荣贵,却贞慎俭约,俸禄薪水,散于邻里,时人谓为“璞玉浑金”。 八言以上通用联 宏宫崇轩,铭留八字; 浑金璞玉,品重七贤。 ——佚名撰山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人山玄卿,曾为新宫作铭:“新宫宏宏,崇轩𪩘𪩘。”下联典指西晋河内怀县人山涛,字巨源,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隐居不出,人称“竹林七贤”。晋初任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他身居高位而生活俭约,所得俸禄、赏赐,往往送亲朋故旧。王戎曾说他“璞玉浑金,人莫知其器。” 甄拔贤才,共仰山公启事; 优游宴饮,常醉夕氏家池。 ——佚名撰山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吏部尚书山涛,武帝时他任尚书之职,凡甄拔人物,各有题目,称“山公启事”。下联典指指晋代吏部尚书山涛之子山季伦。 竹社清风,仰于京洛; 习池春暖,迎玉树于高阳。 ——佚名撰山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吏部尚书山涛事典。下联典指山涛幼子山简,字季伦,历官太子舍人、尚书左仆射、征南将军等。每游习家园池,在池上置酒,往往喝得大醉,命名为“高阳池”。 祠堂匾联 瞻仰祠堂尊严祖功宗德春祀秋?遵万古圣贤礼乐 且喜孙支蕃衍左昭右穆修竹芳兰序一家世代源流 岁次壬寅仲春 山氏黄县阖族侄孙沐浴拜献 黄县十九世孙世淳题词 黄县二十一世孙昌庭字之南书丹 元朝状元府,明代进士家。 山东嘉祥马村镇山营山氏祠堂 姓氏名望 山涛(205─283):字巨源,晋代吏部尚书。为"竹林七贤"之一。 山简(公元253—312年):字季伦。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乃著名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之子。 山琮:《隋书》记载,曾作《老子传》一部,名字与元朝山琮相同。 山康:唐代高僧,十五岁学佛,遍游四方。相传,他云游睦州时,人们曾看见佛从他口中出来,后赐号广道大师。 山行章:保眉州无罗城等处功绩显著。 山说:登科。 山悰:桂阳王铄侍读。 山褥环:领军畅当骁将。 山琮:大德三年状元,山东朝城山姓始祖。 山锡之:苏州人洪武初知县事改创县治及学舍公宇焕然一新至今赖焉。 山青:徐州人涉古今知大义沉毅有勇略为燕山护卫百户永乐初以靖难功累官右军都督佥事。 山云:徐州人永乐中以指挥从征累功升都督佥事宣德正统元年平蛮将军镇广西累官都督同知卒赠怀远伯谥忠毅。云沉毅不泄用兵如神廉正自持淡然儒素甘苦与卒共之监战人皆出死力及其卒也广西之人皆为立祠岁时祭之。 山秀:仁和人正统中仕睢阳县丞。 山浩:字文渊需阝人天顺中举人敦厚朴茂不尚修饬贫而诵习无间寒暑仕为平阳通判。 山禹:吴县人嘉靖丙午举人任府同知。 山锦霞:陕西西安府人,附生,同治九年选授华州训导(黄县家乘朱笔记载云:现于丁丑春季缙绅载有陕西同州府华州训导系山锦霞西安府方廪生) 山栋、山梁、山青:民国西康省知名乡绅,四川泸定人(山姓树字辈人)。 山仑: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东龙口人(山姓鲁东系第十七世 即广字辈人) 1933年生。 山奇:策划人/ 音乐人/ 制作人/ 导演。江苏无锡人。
浏览:0
醴南泗汾余氏族谱
谱名:醴南泗汾余氏族谱 [16卷](别名:余氏三脩族谱|泗汾余氏族谱) 作者:余炳棠纂修 版本:不详 居地:湖南省醴陵县 堂号:敦伦堂 本谱信息: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民国12[1923]修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郑州市 : 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 受姓祖 : (秦) 由余,有功于秦,赐余以为姓 本派始祖 : (元明之际) 余文兴,行名乐淑,字仲和,号明增,一字肇襄 任赣州府儒学 二代支祖 : (元明之际) 余志铭,行名诗传,念二郎,讳奇清,字友贤,号金山 ; 余志仁,念六郎,号裔华 ; 余志义,念七郎 迁醴祖 : (明清之际) 余益泰 ; 余永秀,字纹杰 ; 余美道,字子观,号耀远 散居地 : 湖南省醴陵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余氏三脩族谱 版心题 : 泗汾余氏族谱 广东余洞
浏览:0
醴南泗汾余氏族谱
谱名:醴南泗汾余氏族谱 [16卷](别名:余氏三脩族谱|泗汾余氏族谱) 作者:余炳棠纂修 版本:不详 居地:湖南省醴陵县 堂号:敦伦堂 本谱信息: [出版地不详] : 敦伦堂, 民国12[1923]修 16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郑州市 : 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 受姓祖 : (秦) 由余,有功于秦,赐余以为姓 本派始祖 : (元明之际) 余文兴,行名乐淑,字仲和,号明增,一字肇襄 任赣州府儒学 二代支祖 : (元明之际) 余志铭,行名诗传,念二郎,讳奇清,字友贤,号金山 ; 余志仁,念六郎,号裔华 ; 余志义,念七郎 迁醴祖 : (明清之际) 余益泰 ; 余永秀,字纹杰 ; 余美道,字子观,号耀远 散居地 : 湖南省醴陵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余氏三脩族谱 版心题 : 泗汾余氏族谱 广东余洞
浏览:0
张氏荣肆公族谱断金山士贵公支系房谱
张氏荣肆公族谱断金山士贵公支系房谱
始祖荣肆公,祖藉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明永乐年间迁入湖南辰州府沅陵县第四都廿图三甲络绎溪花山墓冈头(今辰溪县孝坪镇坪里村墓冈头)桐禾田土地祠。原旧字派:荣华富贵春 文士共升廷 启朝须秉德 天意随之永 宏开运新 。始祖荣肆公改用新字派:荣华文士廷 启朝国正名(明) 天之永开泰 。清咸丰十年,丛溪十四世孙开先公字梅琴,组织新增派语: 人生念三原本 家世统相承 孝友光前德 淳良诏后昆 铭成群汇适 鉴定万年钦 绍述期来哲 绵长福履亨 。后裔众多,更有许多子孙迁居外地。如:士贵公迁断金山,启虎、启柏公迁烟竹坪,启松迁溪头溶,启英公迁丛溪,正科公迁永定,明耀、明朗公兄弟迁溆浦(今未找到后裔),之琪公迁贵州都匀(今未找到),之家公迁麻阳(生二字,长子名永登今未找到),永藻公(生开盛)迁广西都永府马场(今未找到),永彬公迁洪江(今未找到)等。又有自迁居地再迁他地的,如:士贵公六世孙正纲公迁溆浦金盆形;正聪公迁溆浦雨头坳(鱼塘坳),聪公后世孙又迁赵坡,八世孙天华公自雨头坳迁邵阳城步县;据说启英公后又随子朝鸾迁居亲家地杨家湾,后人丁兴旺,后因一场大火整个村庄烧尽,因此,众多子孙迁居外地谋生。启英公六世孙天资公字秀坤迁永顺思溶溪内小溪,生子:奎文、典文、贵文、玉文(今未找到);秀元公迁永顺坡岩,其第五子之孙名永忠、永孝(今未找到);灵文公迁思茅溪,生永民、永魁;七世孙汉文公迁思茅溪;八世孙永富公迁广西生开訚;永文公配唐氏生开文、开榜,永配公配鲁氏生开元、开亨,兄弟二人迁龙山(今未找到);永相公于嘉庆年间迁龙山生开湘;九世孙开文公迁干州;开华公迁广西;开富公迁常德。更有其他迁出未载的。断金山地理条件差,结婚晚,班辈多居高,子孙多有迁。
浏览:135
四川凉山陶氏族谱
四川凉山陶氏族谱
我陶氏始迁祖:千山公、南山公、佛山公清康熙年间奉旨填川,迁入四川嘉定府杨湾大华坪(今乐山市杨湾乡)落业已达三百多年,而今已传至第十七代,族人兴旺发达人口数以千计,祖辈世代耕读传家名人辈出,从政从商者遍及各地; 凉山冕宁县泸宁镇陶氏始迁祖:敬成公(字明祥)入川第九世祖,乃乐山夹江县迁出之一,敬成公清道光甲午恩科进士,受四川巡抚点派赴任四川省建南道宁远府冕宁县泸宁营为官,敬成公泸宁营为官一生,恪尽职守、勤政爱民,公膝下子孙繁茂,族兴人旺贤才辈出,至今发展到四百多人口。
浏览:0
书山萧氏族谱
原书: [台湾] : 书山堂, 民国79[1990]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 受姓祖 : 叔大心公. 黄帝45世孙. 因功封萧邑,遂以邑为姓,采地徐州萧县(江苏省). 远祖(13世) : (汉) 萧何. 漳州始祖(66世) : (明) 萧时中,字可后. 书山肇基始祖(69世) : 萧奋. 崇星公之次子,时中公之曾孙. 徙南靖县书洋总外坑. 传下五大房 : 长永崇 ; 次永富 ; 三永贵(迁安溪) ; 四永仁(车田祠) ; 五永志. 本谱为永崇, 永富, 永志三支之谱系. 长房永崇公下徙台祖(11世) : 萧辉番 ; 萧辉兴 ; 萧辉富…等. 子孙分布台湾桃园八德,芦竹;彰化田中,社头等地. 次房永富公下深坵祠支祖(6世) : 萧仕鼎. 永富公之六世孙. 二传下分 : 萧德仁 ; 萧德惠,名受,字思恒 ; 萧德义,名泗,字宣恒 : 萧德礼,字节恒 ; 萧德智,字荣恒 ; 萧德荣,字耀恒六房. 深坵长房德仁公下徙台祖 : (11世) 萧辉㺬 ; 萧辉侯… ; (12世) 萧志达 ; 萧志聪…等. 子孙分布彰化社头,田中 ; 桃园 ; 宜兰 ; 嘉义大林等地. 深坵二房德惠公下徙台祖 : (11世) 萧辉朝 ; 萧辉邦…; (12世) 萧志懋 ; 萧志魏…等. 子孙分布南投, 彰化, 云林等地. 深坵三房德义公下迁台祖 : (11世) 萧辉珊 ; 萧辉爵…; (12世) 萧志达 ; 萧志掌…等. 子孙分布彰化社头等地. 深坵四房德礼公下徙台祖(11世) : 萧辉振 ; 萧辉象. 子孙分布嘉义市等地. 深坵六房德荣公下徙台祖(11世) : 萧辉奔 ; 萧辉偕…等. 子孙分布彰化社头,田尾等地. 次房六世仕经公下徙台祖(11世) : 萧辉明. 次房六世仕朝公下徙台祖 : (10世) 萧廷业 ; 萧廷仕…; (11世) 萧辉陶 ; 萧辉碎…等. 次房四世团围公下徙台祖(9世) : 萧朝宗 ; 萧朝基…等. 次房四世团环公下徙台祖(10世) : 萧廷玉. 次房四世团武公下徙台祖 : (8世) 萧世立 ; (9世) 萧朝爵 ; 萧朝宏…; (10世) 萧廷唐…等. 次房四世团亨公下徙台祖(8世) : 萧世超. 子孙分布嘉义民雄等地. 次房四世团清公下徙台祖(11世) : 萧辉壁…等. 子孙分布彰化社头,嘉义水上等地. 五房永志公下徙台祖(11世) : 萧辉圣…等. 昭穆 : 奋永伯团 文士元德 禄廷辉志 正大光昌 兴家辅国 奕世联芳 酂侯功人 启运鸿兰 陵太傅继 勋名储君 颖士才华 茂青鉴淹 通兆复兴. 散居地 : 台湾省彰化县, 桃园县, 南投县, 嘉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