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迁祖永槃,元季避乱自江苏苏州迁居常州丁堰。卷一义例、迁徙考、文传、遗文,卷二至七世系,卷八世系、修谱名录、领谱字号、跋。
毘陵丁堰张氏宗谱八卷(江苏常州)相关文献
姜堰丁姓概述
姜堰丁姓概述,“君家吴陵族,派自姑苏始”,此是《续金瓶梅》作者丁耀亢赠泰州遗民诗人丁日乾的诗句
江苏省-常州丁逢
丁逢(1140——?),南宋文人,字端叔,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初为激赏所干官,上书乞斩金使,孝宗嘉之,召对,除国子监书库官,迁天府悴。历知安丰、盱眙二军,以治最闻。徙知郴州,奉母前往,所过山川皆赋诗为纪,号∠征集》。除潼川府路转运判官,迁湖北提刑、淮西安抚。庆元二年(1196),自四川茶马司召归,除军器监(《道命录》卷七下)。四年,以司农少卿兼知临安。嘉泰元年,起知婺州(陆游《婺州稽古阁记》),移庐州,官终宝漠阁待制。著《郴江前集》十卷、《后集》五卷、《续集》九卷,不传。陈傅良称∠征集》中诗“和平无咎言,读其诗,知其奉母夫人甚乐也”,今已不传,《宋诗纪事》卷五四录其《到郴》一诗,可见一斑。《全宋诗》卷二五七三录其诗八首。其文收人《全宋文》卷五八二八。事迹见陈傅良《丁端叔南征集序》(《止斋文集》卷四O)、《咸淳临安志》卷四八、《咸淳毗陵志》卷一七。
江苏省-常州张守
张守(1084-1145),字子固,又字全真。常州人。南宋抗金名相。幼时家贫,惜书勤读,聪明过人。北宋崇宁二年(1103)进士,先后任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宣德郎、监察御史,因母丧去职。南宋建炎元年(1127)冬,召还,赐五品服。建炎二年,金兵自东平南下,他3次上疏,陈述关于防淮、渡江利害等6个问题的意见,主张兵分四路,抵抗侵犯淮水一带的四路金兵;并要求以选将治兵为当务之急。时相黄潜善、汪伯彦不听,反而借故将他调出京城。建炎三年正月,他回到京城,上书说“金人必来,要求早作准备”。高宗改变态度,任他为起居郎兼直学士。二月,金人果然渡淮南犯,高宗从建康(今南京)去临安(今浙江杭州),罢去黄、汪二相,任他为御史中丞。三月,他上书道,苗、刘之乱是由宰相朱胜非未能预防所致,应罢官。四月,胜非罢官。五月,高宗赴建康,途经常州时,任命张浚为宣抚处置使。出镇陕蜀。宰相吕颐浩与张浚合议,拟请高宗先去武昌再去...
江苏省-常州丁宗臣
丁宗臣(991—1040),字元宰,丁矩第七世孙,毘陵(今江苏常州)人。景祐元年(1034)与弟丁宝臣同榜高中进士。丁氏兄弟俱以文知名,时号二丁,居于郡城“来贤坊”,郡守宋蟾因两兄弟同登甲科,取“蟾宫折桂”之意,将来贤坊更名为双桂坊,即今城区双桂坊地名之由来。丁氏兄弟与同朝为官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大臣交谊很深。欧阳修、苏东坡与丁氏多有诗文酬答。官至楚州团练判官。
江苏省-常州丁宝臣
丁宝臣(1010~1067),北宋官员,诗人。字元珍,晋陵(今江苏省常州市)双桂坊人。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历官太子中允剡县知县、太常博士诸暨知县,除弊兴利,越人称为循吏,官至秘阁校理、同知太常礼院。英宗每论人物必称之。尤与欧阳修友善。《丁君墓志铭》今录诗八首。与兄丁宗臣俱以文知名,时号二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