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皖桐陶氏宗谱(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皖桐陶氏宗谱(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

始祖舍,汉初浔阳(今江西九江)人。裔孙迁居丹阳再转迁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始迁祖明,原名旻,行福五,舍四十九世孙,明洪武初自宦居桐城白杨里。家族传至明曾孙,始分房。卷一谱序、目录、谱说、家训、捐单、凡例、修谱名目、字派、五服图、诰命,卷二至三十九世系图、世传,余一册内传。(馆藏:928657-739、990076-157系此谱之七修本)存卷一至二十六、二十八至三十九,另有一册卷次不明(版心卷次处被人为挖改)。
皖桐陶氏宗谱(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简介资料
桐城
民国五年
39册
1916
民国
皖桐陶氏宗谱
木活字本
陶兰滨
皖桐陶氏宗谱(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相关文献
皖桐会宫程氏宗谱
皖桐会宫程氏宗谱,皖桐会宫程氏宗谱
查看全文
探访安徽省桐城市都家湾
探访安徽省桐城市都家湾,探访安徽省桐城市都家湾      2012年“五一”节,受桐城都旭杰大哥的邀请,
查看全文
皖桐璩氏简介
皖桐璩氏简介,桐城璩姓皖桐璩氏1724年遗经堂创修族谱:“……余族祖一、慎一二公与其弟鸿一公为
查看全文
皖桐白杨陶氏八修谱序
皖桐白杨陶氏八修谱序,族谱是一个家族绵延的符号,是这个国家和民族传承的一分子,是不可或缺的。     
查看全文
桐城市
历史沿革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为皖江文化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桐城也因此享有“文都”盛誉。夏,属扬州之域。商,属扬州之域。周,置桐国。秦,为舒县隶九江郡。西汉,初为枞阳县,隶庐江郡;文帝十六年(前164)改称舒县。东汉,属舒和龙舒侯国,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刺史部。晋,属舒县,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道,又隶晋熙郡。南北朝宋,初为舒县,隶庐江郡;后为阴安县、吕亭左县,隶晋熙郡。齐,属晋熙郡阴安县,庐江郡舒县、吕亭左县(建元二年割晋熙属)。梁、陈,为枞阳郡枞阳县。隋,初为枞阳县,属熙州;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同安县,隶同安郡。唐,初仍为同安县,属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禄山叛唐,去郡县名称中的“安”字,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后复为同安郡)、同安县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县名之始,沿用至今。宋,北宋初年属舒州同安郡,政和五年(1115)属淮南西路德庆军;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属安庆军,庆元元年(1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陶刘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柳堂, 公元1990年续修. 存29册:世系表. 受姓祖: (周) 陶叔. 远祖: (汉) 陶舍. 宿松始迁祖(1世): 陶胜三,名好淑,字兴仁,号徐来. 由彭泽定山迁居宿松县西马桥庄马家坂. 生子二: 陶大定,行一,字永清 ; 陶大千,行二,字允成. 大定公下四子(3世): 陶振纲,行一,字准则 ; 陶振纪,行二,字标程 ; 陶振绵,行三,字孔道 ; 陶振统,行四,字淑常. 大千公下五子(3世): 陶振经,行,字维常 ; 陶振纶,行二,字池于 ; 陶振绅,行三,名华,字尧彩,号茂详 ; 陶振绪,行四,字尧谨 ; 陶振绩,行五,字克都. 注: 此谱主要为振纪公派下系世系, 及部分振纲公, 振纶公, 振绅公派下世系. 振纲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桂,行一,字馨郁 ; 陶明时,行二,名汝杞,字南轩,号兰甫. 振纪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相,行一,字少安 ; 陶汝榜,行二,字楚磷. 振纶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楷,行三,字正初 ; 陶汝椒,行四,字华民. 振绅公派下支祖(8世): 陶谨敦,行四. 注: 此谱总卷数不详,仅存29册. 版心有二套不同的卷数(卷1~9, 及卷1~22),但内容不同. 编纂者,目录等均无纪录. 散居地: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陶刘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柳堂, 公元1990年续修. 存29册:世系表. 受姓祖: (周) 陶叔. 远祖: (汉) 陶舍. 宿松始迁祖(1世): 陶胜三,名好淑,字兴仁,号徐来. 由彭泽定山迁居宿松县西马桥庄马家坂. 生子二: 陶大定,行一,字永清 ; 陶大千,行二,字允成. 大定公下四子(3世): 陶振纲,行一,字准则 ; 陶振纪,行二,字标程 ; 陶振绵,行三,字孔道 ; 陶振统,行四,字淑常. 大千公下五子(3世): 陶振经,行,字维常 ; 陶振纶,行二,字池于 ; 陶振绅,行三,名华,字尧彩,号茂详 ; 陶振绪,行四,字尧谨 ; 陶振绩,行五,字克都. 注: 此谱主要为振纪公派下系世系, 及部分振纲公, 振纶公, 振绅公派下世系. 振纲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桂,行一,字馨郁 ; 陶明时,行二,名汝杞,字南轩,号兰甫. 振纪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相,行一,字少安 ; 陶汝榜,行二,字楚磷. 振纶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楷,行三,字正初 ; 陶汝椒,行四,字华民. 振绅公派下支祖(8世): 陶谨敦,行四. 注: 此谱总卷数不详,仅存29册. 版心有二套不同的卷数(卷1~9, 及卷1~22),但内容不同. 编纂者,目录等均无纪录. 散居地: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陶刘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柳堂, 公元1990年续修. 存29册:世系表. 受姓祖: (周) 陶叔. 远祖: (汉) 陶舍. 宿松始迁祖(1世): 陶胜三,名好淑,字兴仁,号徐来. 由彭泽定山迁居宿松县西马桥庄马家坂. 生子二: 陶大定,行一,字永清 ; 陶大千,行二,字允成. 大定公下四子(3世): 陶振纲,行一,字准则 ; 陶振纪,行二,字标程 ; 陶振绵,行三,字孔道 ; 陶振统,行四,字淑常. 大千公下五子(3世): 陶振经,行,字维常 ; 陶振纶,行二,字池于 ; 陶振绅,行三,名华,字尧彩,号茂详 ; 陶振绪,行四,字尧谨 ; 陶振绩,行五,字克都. 注: 此谱主要为振纪公派下系世系, 及部分振纲公, 振纶公, 振绅公派下世系. 振纲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桂,行一,字馨郁 ; 陶明时,行二,名汝杞,字南轩,号兰甫. 振纪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相,行一,字少安 ; 陶汝榜,行二,字楚磷. 振纶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楷,行三,字正初 ; 陶汝椒,行四,字华民. 振绅公派下支祖(8世): 陶谨敦,行四. 注: 此谱总卷数不详,仅存29册. 版心有二套不同的卷数(卷1~9, 及卷1~22),但内容不同. 编纂者,目录等均无纪录. 散居地: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陶刘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柳堂, 公元1990年续修. 存29册:世系表. 受姓祖: (周) 陶叔. 远祖: (汉) 陶舍. 宿松始迁祖(1世): 陶胜三,名好淑,字兴仁,号徐来. 由彭泽定山迁居宿松县西马桥庄马家坂. 生子二: 陶大定,行一,字永清 ; 陶大千,行二,字允成. 大定公下四子(3世): 陶振纲,行一,字准则 ; 陶振纪,行二,字标程 ; 陶振绵,行三,字孔道 ; 陶振统,行四,字淑常. 大千公下五子(3世): 陶振经,行,字维常 ; 陶振纶,行二,字池于 ; 陶振绅,行三,名华,字尧彩,号茂详 ; 陶振绪,行四,字尧谨 ; 陶振绩,行五,字克都. 注: 此谱主要为振纪公派下系世系, 及部分振纲公, 振纶公, 振绅公派下世系. 振纲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桂,行一,字馨郁 ; 陶明时,行二,名汝杞,字南轩,号兰甫. 振纪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相,行一,字少安 ; 陶汝榜,行二,字楚磷. 振纶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楷,行三,字正初 ; 陶汝椒,行四,字华民. 振绅公派下支祖(8世): 陶谨敦,行四. 注: 此谱总卷数不详,仅存29册. 版心有二套不同的卷数(卷1~9, 及卷1~22),但内容不同. 编纂者,目录等均无纪录. 散居地: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陶刘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柳堂, 公元1990年续修. 存29册:世系表. 受姓祖: (周) 陶叔. 远祖: (汉) 陶舍. 宿松始迁祖(1世): 陶胜三,名好淑,字兴仁,号徐来. 由彭泽定山迁居宿松县西马桥庄马家坂. 生子二: 陶大定,行一,字永清 ; 陶大千,行二,字允成. 大定公下四子(3世): 陶振纲,行一,字准则 ; 陶振纪,行二,字标程 ; 陶振绵,行三,字孔道 ; 陶振统,行四,字淑常. 大千公下五子(3世): 陶振经,行,字维常 ; 陶振纶,行二,字池于 ; 陶振绅,行三,名华,字尧彩,号茂详 ; 陶振绪,行四,字尧谨 ; 陶振绩,行五,字克都. 注: 此谱主要为振纪公派下系世系, 及部分振纲公, 振纶公, 振绅公派下世系. 振纲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桂,行一,字馨郁 ; 陶明时,行二,名汝杞,字南轩,号兰甫. 振纪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相,行一,字少安 ; 陶汝榜,行二,字楚磷. 振纶公派下支祖(8世): 陶汝楷,行三,字正初 ; 陶汝椒,行四,字华民. 振绅公派下支祖(8世): 陶谨敦,行四. 注: 此谱总卷数不详,仅存29册. 版心有二套不同的卷数(卷1~9, 及卷1~22),但内容不同. 编纂者,目录等均无纪录. 散居地: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皖桐梅城汪氏家谱, 1, 卷首(谱头一)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6年五修. 存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1-2. 一世远祖 : 汪. 姬姓鲁成公黑肱次子. 出生左手有水文,右手有王文,合成汪字以为名. 食采颖川,封汪侯. 鄱阳祖 : (宋) 汪恩四,讳机,字君怀,号双松. 为汪侯61世孙. 始迁祖(一世) : (明初) 汪文智,字明决,号若愚. 由鄱阳迁桐城. 三大派祖(3世) : (明) 汪春,字曾发,号自南(长房) ; 汪敬,字曾复(二房) ; 汪容,字曾宏(三房). 皆为源澄公之子. 长房下支祖(5世) : (明) 汪柽,字以着 ; 汪椅,字方蒲. 二房下支祖(5世) : (明) 汪桐,字国固. 三房下支祖(5世) : (明) 汪栻,字爱登 ; 汪析,字岸登 ; 汪杖,字诞登 ; 汪栿,字敬登 ; 汪枓,字义登 ; 汪枋,字少登. 讳派(9世起) : 大启之家庆 存心积德昌 克绍箕裘业 式昭贻燕长 世泽承先绪 诗书裕后贤 声华传皖国 仁孝毓桐川.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