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定安莫谟
莫谟(?~?)字次典,号乳泉。定安县东厢(今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南山村)人。幼而勤读,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举人,选授直隶安肃县(今河北省徐水县)知县,调任静海县(今属天津市)知县,升滦州(今河北省滦县)知州。后历任河北沧州、通州(今属北京市)知州,河间同知,广平府通判,永平府知府,直隶赵州知州等职。居官为政勤慎,断案认真,曾在审案中为冤民平反,救活不少受屈入狱的人。努力革除衙门陋弊,抑制豪强,使胥史不敢舞弊欺民。重视办学,振兴士风,曾捐俸倡建沄海书院和海阳书院,修建滦州文庙、榛镇石桥。督工治理黄河多有创见,政绩卓著,曾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在家乡聚众捐资大修定安县文庙一事,至今为定安人所赞誉。《广东通志》、《滦州志》、《琼州府志》、《定安县志》等皆记载其业绩。今定安县博物馆收藏有朝廷诰封轴文多幅以及墓志铭10块。
蔡谟
生平避乱南渡蔡谟成年后曾获察孝廉和举秀才,并先后获州府及东海王司马越辟命,但蔡谟都不应命。及后更南渡江南避乱。到后,则被时为东中郎将的晋明帝请为参军。建兴三年(315年),晋愍帝任命晋元帝为丞相,晋元帝于是以蔡谟为掾,后转参军。东晋建立后先后任中书侍郎、义兴太守、大将军从事中郎、司徒左长史,侍中等职。苏峻之乱咸和三年(328年),历阳内史苏峻率叛军攻陷建康,并派兵攻伐吴国内史庾冰。庾冰无力抵抗,被逼逃到会稽,苏峻于是以蔡谟为吴国内史。但蔡谟上任后就与张闿、顾众、顾飏等响应王舒、虞潭起义,并让回吴国内史一职给庾冰。苏峻之乱于次年被平定,蔡谟复任侍中,后迁五兵尚书,领琅琊王师。不久再转吏部,又以平定苏峻之乱的功勋封济阳男。议礼论义后来蔡谟迁太常,领秘书监。咸康四年(338年),成帝曾驾临前殿,遣使拜授王导为太傅、郗鉴为太尉以及庾亮为司空。将要奏乐时,门下上奏称不是祭祀䜩飨就没有奏乐的制度。问到...
简明正史——王玄谟 薛安都
?
王玄谟(388—468)字彦德,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祖父王牢,仕南燕为上谷太守,居青州(治今山东青州)。父早卒,自幼随祖父生活,性格孤傲,刚直不群,族人说他颇有本家王凌(三国魏时官居太尉)风范。
东晋义熙五年(409),刘裕率师北伐南燕时,在青州见到王玄谟,与之纵论天下事,颇为赏识,被辟为从事史。宋初,历仕荆州行参军、武宁太守。
文帝元嘉中
南安郑姓溯源
一、溯源据《左传》、《史记》记载,郑姓开国始祖郑桓公,系周厉王少子姬友,即周宣王之同母弟。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弟友于郑(西都畿内,今陕西华县一带)。西周第一代国君为文王姬昌,系黄帝第十八世孙季历之子,周宣王与弟友同为黄帝第廿九世孙。友公周幽王时任司徒,至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西犬戎族入侵,友公忠于王室,护驾战死于骊山下,谥号桓公。郑桓公之子武公掘突,会晋、卫、秦诸侯入镐京平难,拥宜臼为平王。周平王元年(前770年),武公又辅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武公袭周司徒,并在荥阳一带受封建立新郑国。至三世友公时,郑国进入鼎盛时期。尔后政局风云变幻,族人纷纷以国为姓,成为黄帝子孙中之望族。至十五世鲁公时,郑被韩所灭,纷迁黄河中下游各地,郡望荥阳。据《福建通志》载,晋怀帝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南渡入闽者八族,即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晋后,郑氏又广泛迁播于长江中下游及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