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李光地

李光地

李光地
李光地简介资料
李光地相关文献
历史上的李光地简介李光地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的李光地简介李光地是怎么死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廖京生扮演的李光地非常受观众的喜爱。历史上真的有李光地
查看全文
李光地之陵墓
李光地之陵墓,清・李光地墓在蓬莱镇新坂村柏叶林。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
查看全文
李光地
生平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光地出生于富绅之家。史载其自“幼颖异”,五岁便入塾从师授读,“未尝一启齿,发声试之,辄已成诵,不失一字。善属对,矢口惊人。塾师弗能教也”。13岁遍读群经,18岁编写《性理解》,19岁写《四书解》,20岁写《周易解》,24岁辑《历像要义》,25岁通律吕之学。李光地因“卖友案”而于士林声名狼藉。三藩之乱时,耿精忠占领福建,台湾的郑经起兵攻泉州,李光地一家匿藏于深山,郑经、耿精忠诱降,李光地严拒,远避深山。与李光地同为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的陈梦雷,因在福建,遭到耿精忠掠去。陈梦雷运筹,李光地通谋,由梦雷探听耿军军情,光地上蜡丸密疏,向清廷提供福建前方情报,透过福建籍的大臣富鸿基转述。后来果然帮助清兵大破耿军,李受到康熙赞许,但李光地早就将奏章的“陈梦雷”之名删去,以独吞功劳。平叛之后,身陷叛军的陈梦雷便成了附逆罪臣,逮捕下狱,贬戍奉天。李光地却扶摇直上,官...
查看全文
李光地是谁?李光地的历史结局
人物档案 姓名:李光地 字:晋卿 号:厚庵、榕村 谥号:文贞 称号:安溪先生、安溪李相国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福建泉州安溪湖头 出生时间:公元1642年 去世时间:公元1718年 职业:政治家、理学家 追赠:太子太傅 其他成就:为政席仁,义设常平仓,减免赋税,保荐施
查看全文
李光地与蓝齐儿是什么关系李光地是怎么死的
李光地(1642年-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泉州人,清朝著名清官、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历任翰林编修、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曾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著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李光地担任直隶巡抚期间治理河务、兴修水利。李光地画像当时京城地区常遭受水灾,漳河与滹沱河汇合后容易泛滥成灾,于是康熙命李光地疏通漳河故道,将河水引入运河,以遏制滹沱河的水势。李光地前往当地严格考察,上奏称霸州、永清、宛平、良乡、固安、高阳、献县等地因为疏浚新河,占用了民田一百三十九顷,请求豁免老百姓的赋税,得到皇帝批准。而通州等六州县按规定设置红剥船六百艘,转运南来的漕粮,每艘船给供养田若干,遇到水旱灾荒按例也不能免除租赋,李光地又上奏请依照民田的制度予以免除。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皇帝御驾亲临子牙河视察治河工程,令李光地...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李氏家乘 [卷数杂异]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光裕堂藏, 民国36[1947]四修.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本谱为陇西派衍丹阳, 即西平王子凭之裔. 迁常鼻祖 : (明) 李典,字宗伍,号才十一郎. 于明洪武间从豫章调戌至常宁. 四大房祖 : (明) 李振谋,字定海 ; 李振详 ; 李振谓 ; 李振谅,字天秀. 李振谓徙居祁阳县九嶷坝, 另谱. 本谱仅含振谋, 振详, 振谅三房谱系. 散居地 : 湖南省常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李氏宗谱. 版心题 : 李氏族谱.
浏览:0
李氏宗谱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光裕堂藏, 民国36[1947]四修.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本谱为陇西派衍丹阳, 即西平王子凭之裔. 迁常鼻祖 : (明) 李典,字宗伍,号才十一郎. 于明洪武间从豫章调戌至常宁. 四大房祖 : (明) 李振谋,字定海 ; 李振详 ; 李振谓 ; 李振谅,字天秀. 李振谓徙居祁阳县九嶷坝, 另谱. 本谱仅含振谋, 振详, 振谅三房谱系. 散居地 : 湖南省常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李氏宗谱. 版心题 : 李氏族谱. 常宁
浏览:100
李氏宗谱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光裕堂藏, 民国36[1947]四修. 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本谱为陇西派衍丹阳, 即西平王子凭之裔. 迁常鼻祖 : (明) 李典,字宗伍,号才十一郎. 于明洪武间从豫章调戌至常宁. 四大房祖 : (明) 李振谋,字定海 ; 李振详 ; 李振谓 ; 李振谅,字天秀. 李振谓徙居祁阳县九嶷坝, 另谱. 本谱仅含振谋, 振详, 振谅三房谱系. 散居地 : 湖南省常宁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李氏宗谱. 版心题 : 李氏族谱. 常宁
浏览:100
李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光裕堂, 清同治8[1869]重镌.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 7. 受姓祖 : 征公,字德灵. 桐城始迁祖(1世) : (元) 李福二. 下二子: 李子宝(本谱支祖) ; 李子实. 子宝公下派祖(5世) : (明) 李家政(后另谱) ; 李家兴(后徙南京,另谱) ; 李家旺,字南山 ; 李家崇,字听松 ; 李家映,字一松. 皆为心清公之子. 家旺公下三子(6世) : 李国叶,字野墩 ; 李国宪,字后溪 ; 李国萃,字后墩. 野墩公下房祖(10世) : 李应彭,字仲玉 ; 李应嵩,字叔玉 ; 李应科,字季玉 ; 李应森,字定甫 ; 李应裕,字达甫 ; 李应发,字尔赞 ; 李应千,字三台 ; 李应扬,字培之 ; 李应隆,字允忠 ; 李应荣,字伯欣 ; 李应茂,字仲倡. 后溪公下房祖(10世) : 李应懋,字近质 ; 李应惟,字惟臣 ; 李应胜,字胜策 ; 李应丰,字定植. 后墩公下房祖(10世) : 李应林,字如山 ; 李应兴,字子介 ; 李应倡,字子克.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李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光裕堂, 清同治8[1869]重镌.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 7. 受姓祖 : 征公,字德灵. 桐城始迁祖(1世) : (元) 李福二. 下二子: 李子宝(本谱支祖) ; 李子实. 子宝公下派祖(5世) : (明) 李家政(后另谱) ; 李家兴(后徙南京,另谱) ; 李家旺,字南山 ; 李家崇,字听松 ; 李家映,字一松. 皆为心清公之子. 家旺公下三子(6世) : 李国叶,字野墩 ; 李国宪,字后溪 ; 李国萃,字后墩. 野墩公下房祖(10世) : 李应彭,字仲玉 ; 李应嵩,字叔玉 ; 李应科,字季玉 ; 李应森,字定甫 ; 李应裕,字达甫 ; 李应发,字尔赞 ; 李应千,字三台 ; 李应扬,字培之 ; 李应隆,字允忠 ; 李应荣,字伯欣 ; 李应茂,字仲倡. 后溪公下房祖(10世) : 李应懋,字近质 ; 李应惟,字惟臣 ; 李应胜,字胜策 ; 李应丰,字定植. 后墩公下房祖(10世) : 李应林,字如山 ; 李应兴,字子介 ; 李应倡,字子克.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李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光裕堂, 清同治8[1869]重镌.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 7. 受姓祖 : 征公,字德灵. 桐城始迁祖(1世) : (元) 李福二. 下二子: 李子宝(本谱支祖) ; 李子实. 子宝公下派祖(5世) : (明) 李家政(后另谱) ; 李家兴(后徙南京,另谱) ; 李家旺,字南山 ; 李家崇,字听松 ; 李家映,字一松. 皆为心清公之子. 家旺公下三子(6世) : 李国叶,字野墩 ; 李国宪,字后溪 ; 李国萃,字后墩. 野墩公下房祖(10世) : 李应彭,字仲玉 ; 李应嵩,字叔玉 ; 李应科,字季玉 ; 李应森,字定甫 ; 李应裕,字达甫 ; 李应发,字尔赞 ; 李应千,字三台 ; 李应扬,字培之 ; 李应隆,字允忠 ; 李应荣,字伯欣 ; 李应茂,字仲倡. 后溪公下房祖(10世) : 李应懋,字近质 ; 李应惟,字惟臣 ; 李应胜,字胜策 ; 李应丰,字定植. 后墩公下房祖(10世) : 李应林,字如山 ; 李应兴,字子介 ; 李应倡,字子克. 散居地 : 安徽省桐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李光地导读知识
清代陈梦雷
清代陈梦雷
陈梦雷(1650-1741年)字则震,号省斋,号天一道人,晚年又号松鹤老人。他是清朝大臣,天资聪颖,少有才名,12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20岁成进士,但是仕途坎坷。李光地与陈梦雷是同年进士,又一起到翰林院任职,也因此结下友谊,但后来却反目成仇。康熙十二年陈梦雷和李光地回老家,恰逢吴三桂谋反,耿精忠举兵反清。耿精忠封锁城门,逼迫清朝的官员们投入自己的麾下。李光地逃脱,但是陈梦雷全家被抓,且以全家性命威胁陈梦雷,陈梦雷只好假意投诚,实则是要摸清耿精忠大军的部署,再向朝廷汇报。因此,陈梦雷与李光地合作,陈梦雷将情报告知李光地,并约定一起上报康熙。不料,李光地李光地独自一人将密报藏在蜡丸里上报给朝廷,言语间没有提到陈梦雷一句。清朝平定叛军后,陈梦雷以叛国罪下狱,李光地却成了功臣,而李光地只是为陈梦雷求情,全然不提其在平叛中的功劳。自此,陈梦雷与李光地绝交。后来陈梦雷因刑部尚书徐乾学救援免死罪,被发配到奉天做苦力。初到此地就听闻父母双亡的消息,不久后妻子也死了。陈梦雷悲痛不已,但他仍一面教书一面著书。陈梦雷在奉天待了足足十七年,先后编撰了《周易浅述》、《盛京通志》、《承德县志》等书籍。康熙三十七年,陈梦雷被召回京师,次年侍奉诚亲王胤祉(康熙第三子)读书。康熙四十年(1701年)受命主编《古今图书集成》。历经5年,于康熙四十四年五月编纂成书。陈梦雷一生编著繁富,除上述各书外,尚有《松鹤山房集》16卷、《天一道人集》100卷及早期刊印的《闲止堂集》2卷等。
浏览量:102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