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于九伦

于九伦

于九伦
于九伦简介资料
于九伦相关文献
楼氏起源(九):源于羌族
源于羌族,出自古代东汉时期白马羌豪族大家楼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世居于广汉塞外(今四川绵阳北部与甘肃南部武都之间)的白马羌首领楼登,率族人五千余户内属,汉光武帝刘秀非常高兴,当即敕封楼登为归义君长。从此,白马羌中的楼氏族人,取其族酋名称的谐音汉字楼为姓氏,称楼氏,逐渐汉化,世代相传至今。
查看全文
门氏起源(九):源于官位
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的门下省,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秦汉时期,即设有门下侍中之官职,亦称门下侍郎,到晋朝时期改为门下省。门下省隶属于少府,秩比两千石,职掌侍从皇帝左右。到隋朝时期,门下省负责“献纳谏正”和“及司进御”之职。唐朝时期,门下省负责“出纳帝命,总典吏职,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已成为当时的宰相之一。宋朝时期亦设有门下省,职掌“受天下之成事,审命令,驳正违失,受发通进奏状,进请宝印。”元朝以后,门下省这一机构被废黜。在门下省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称门氏,世代相传至今。
查看全文
拉氏起源九,源于鄂伦春族,出自古鲜卑族后裔鄂伦春魏拉依尔氏族
拉氏起源九,源于鄂伦春族,出自古鲜卑族后裔鄂伦春魏拉依尔氏族,源于鄂伦春族,出自古鲜卑族后裔鄂伦春魏拉依尔氏族,属于以部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鄂伦春族魏剌伊儿氏,世居精奇里江地区(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后有满族亦引以为姓氏,改称魏拉依尔氏,满语为WeilalrHala,后多冠汉姓为拉氏、喇氏、剌氏等。
查看全文
伦氏起源(一):源于姬姓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伶官伶伦,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炎黄时期,黄帝身边有位伶官叫领伶伦。相传,伶伦是中国古代音律的发明者。黄帝命令伶伦来制定音律,他便从大夏的西边一直走到昆仑山北,才在山后发现了一种适宜于做律管的竹子,他采伐了一些笔直而且厚薄均匀的竹子,先做成一根根三寸九分长的管,将它吹出的声音定为黄钟律。然后按比例制作了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管,带到昆仑山下,然后根据凤凰的叫声来进行矫正。据说,雄凤能叫出六种声音,雌凰能叫出另外六种声音。凤凰的这十二种声音正好与他制作的十二根管子吹出的声音相同。伶伦将十二乐律的奇数各音叫作“律”,偶数各音叫作“吕”,合起来就叫做“律吕”。十二律乐律正好是一个八度的音程。然后,伶伦又制作了十二口编钟,使它们同宫、商、角、征、羽相配合。这些工作完成之后,黄帝便于仲春二月乙卯的那一天,当太阳出现于奎方位的时候,由伶伦指挥,演出一场盛大的乐舞。乐舞的名字叫《咸池》。乐...
查看全文
伦氏起源(六):源于官位
源于官位,出自金国时期官吏国论勃极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国论勃极烈,金国政权中设置的官名,是女真贵族承掌的一种职务,“国论”就是“贵”的意思,多由皇子、亲王担当,是勃极烈的助手。金国政体中的勃极烈制度,是金国建国初期的重要政治制度,对金国政权的政体形成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勃极烈,是金国的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的倚重国相级别的高级官员统治国家的制度。北宋政和五年(金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农历1月,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农历7月,完颜·阿骨打将女真族当时由都勃极烈、国相、各勃极烈参与的相对较庞大的议事会,改组为皇帝朝政和少数国相级别的高级核心官员共议国事的勃极烈制度。金国的皇帝,就是原女真政权中的都勃极烈,而谙班勃极烈是皇储,此二勃极烈的名称一般没有前缀。自谙班勃极烈以下,国论乙室勃极烈以上(包括移国论乙室勃极烈),各勃极烈均有“国论”前缀,表示国相级别的尊贵。这包括相当于国相...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7.于氏家谱 (残存九双叶,缺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4[1915]石印本. 4册. 始祖 : (元明之际) 于通海,字碧泉 贵阳始迁祖 : (清) 于登唐 散居地 : 贵州省贵筑县等地 安徽省滁州市(濠洲钟离)
浏览:100
何元升家族谱:作大开太学明德,国选英贤定安邦,朝廷文武齐全美,仁义礼智信忠良。何元升老祖宗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龙潭坪镇古罗界村大红枣树下,他生有五子两女,长子何作文,次子何作明,三子何作正,四子何作仁,五子何作晟,两女名字不清楚,他们出生在战乱时期,兄弟姐妹们在一起无法生存,只好选择离家出走,寻找生存之道,后来长子何作文住在陕西省,次子何作明住在湖北省,三子何作正留守湖南老家张家界,四子何作仁,五子何作晟以及两女至今下落不明,次子何作明的子孙后代同三子何作正的子孙后代现已团聚,听说五子何作晟没有后代,在这作明作正的子孙后代们是多么的希望长子何作文与四子何作仁的后裔们早日认祖归宗,落叶归根。建族谱人何元升之后裔三子何作正后代子孙之中第九代子孙何选于,联系人:何选于,联系电话18890690985.
何元升家族谱:作大开太学明德,国选英贤定安邦,朝廷文武齐全美,仁义礼智信忠良。何元升老祖宗生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龙潭坪镇古罗界村大红枣树下,他生有五子两女,长子何作文,次子何作明,三子何作正,四子何作仁,五子何作晟,两女名字不清楚,他们出生在战乱时期,兄弟姐妹们在一起无法生存,只好选择离家出走,寻找生存之道,后来长子何作文住在陕西省,次子何作明住在湖北省,三子何作正留守湖南老家张家界,四子何作仁,五子何作晟以及两女至今下落不明,次子何作明的子孙后代同三子何作正的子孙后代现已团聚,听说五子何作晟没有后代,在这作明作正的子孙后代们是多么的希望长子何作文与四子何作仁的后裔们早日认祖归宗,落叶归根。建族谱人何元升之后裔三子何作正后代子孙之中第九代子孙何选于,联系人:何选于,联系电话18890690985.
浏览:0
于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9[1920]. 存18册 : 世系表. 注 : 琼郁公司孙局设八都石嘴绍兴堂宗祠.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至少缺卷5, 7-8, 12-15. 且部分破损严重,难以阅读. 远祖(1世) : (汉) 于睿. 为东海郯县狱吏. 江西始祖(25世) : (宋) 于元素.字季友. 世居山东益都. 因任吉安通判,卜居南昌丰城兴能坊. 都昌始迁祖(34世) : (元) 余汝和,行至四,字致中. 由丰城迁都昌八都上石山. 汝和公派下房祖(36世) : (元明之际) 于应,行良一,字茂贞,号良轩 ; 于昭,行良二,字刚山,号良俊, 由八都上石龟山迁二都西田坂, 为二都始祖. 皆为汝和公二子琼郁公之子. 应公下四子(37世) : (元明之际) 于敏,行桓一,字伯捷,号清溪 ; 于宽,字伯厚 ; 于安,字伯载(迁辽东) ; 于彰,行桓四,字伯亨,号松云(居上石西山). 昭公派下房祖(39世) : (明) 于仕海,字仲弘,号敛修 ; 于仕渶,字仲大,号潜修.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浏览:100
于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0[1941].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设局于四舍村之积善堂.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存卷首,2册 ; 卷11,3册 ; 卷16,2册, 共7册. 远祖(1世) : (汉) 于睿. 为东海郯县狱吏. 江西始祖(25世) : (宋) 于元素.字季友. 世居山东益都,吉安通判,卜居南昌丰城兴能坊. 都昌始迁祖(34世) : (元) 余汝和,行至四,字致中. 由丰城迁都昌八都上石山. 汝和公派下房祖(36世) : (元明之际) 于应,行良一,字茂贞,号良轩 ; 于昭,字纲山,号良俊, 由八都上石龟山迁二都西田坂, 为二都始祖. 皆为汝和公二子琼郁公之子. 应公派下房祖(38世) : (明) 于钰,字子珠,号存心 ; 于铧,字子琛,号存德 ; 于键,字子璜 ; 于铠,字子珩,号存仁 ; 于鋐,字子琚 ; 于镶,字子瑀,号存志. 皆为应公幼子彰公之子. 昭公派下房祖(39世) : (明) 于仕海,字仲弘,号敛修 ; 于仕渶,字仲大,号潜修.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浏览:0
于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0[1941].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设局于四舍村之积善堂.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存卷首,2册 ; 卷11,3册 ; 卷16,2册, 共7册. 远祖(1世) : (汉) 于睿. 为东海郯县狱吏. 江西始祖(25世) : (宋) 于元素.字季友. 世居山东益都,吉安通判,卜居南昌丰城兴能坊. 都昌始迁祖(34世) : (元) 余汝和,行至四,字致中. 由丰城迁都昌八都上石山. 汝和公派下房祖(36世) : (元明之际) 于应,行良一,字茂贞,号良轩 ; 于昭,字纲山,号良俊, 由八都上石龟山迁二都西田坂, 为二都始祖. 皆为汝和公二子琼郁公之子. 应公派下房祖(38世) : (明) 于钰,字子珠,号存心 ; 于铧,字子琛,号存德 ; 于键,字子璜 ; 于铠,字子珩,号存仁 ; 于鋐,字子琚 ; 于镶,字子瑀,号存志. 皆为应公幼子彰公之子. 昭公派下房祖(39世) : (明) 于仕海,字仲弘,号敛修 ; 于仕渶,字仲大,号潜修.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浏览:0
于氏宗谱 [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0[1941]. 存7册 : 世系表. 注 : 设局于四舍村之积善堂. 注 : 此谱总卷数不详, 仅存卷首,2册 ; 卷11,3册 ; 卷16,2册, 共7册. 远祖(1世) : (汉) 于睿. 为东海郯县狱吏. 江西始祖(25世) : (宋) 于元素.字季友. 世居山东益都,吉安通判,卜居南昌丰城兴能坊. 都昌始迁祖(34世) : (元) 余汝和,行至四,字致中. 由丰城迁都昌八都上石山. 汝和公派下房祖(36世) : (元明之际) 于应,行良一,字茂贞,号良轩 ; 于昭,字纲山,号良俊, 由八都上石龟山迁二都西田坂, 为二都始祖. 皆为汝和公二子琼郁公之子. 应公派下房祖(38世) : (明) 于钰,字子珠,号存心 ; 于铧,字子琛,号存德 ; 于键,字子璜 ; 于铠,字子珩,号存仁 ; 于鋐,字子琚 ; 于镶,字子瑀,号存志. 皆为应公幼子彰公之子. 昭公派下房祖(39世) : (明) 于仕海,字仲弘,号敛修 ; 于仕渶,字仲大,号潜修.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江西省都昌县等地.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