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小调第十一交响曲,Op.103,"TheYear1905"
这首作品是20世纪前苏联最重要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Shostakovich, Dmitry)创作的第十一首交响曲。此曲深切悼念了1905俄国大革命死去的同胞。当这部作品在苏联国家歌剧院首次演出时,许多听众为之热泪盈眶。因为它引起了苏联人民对往昔为争取自由斗争的回忆以及对那种在战斗中献身的烈士的深切怀念。全曲四个乐章,均有标题。
G小调第十一交响曲,Op.103,"TheYear1905"简介资料
Symphony No. 11 in G Minor, Op. 103, "1905年"
G小调第十一交响曲,Op.103,"TheYear1905"相关文献
B小调第6号交响曲
简介本曲于1893年8月12日完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柴可夫斯基自认为这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杰作。标题Патетическая(Patetičeskaja)的俄语意思为“激情”、“情感”,而并非大家所认为的“激起怜悯”,这个词反映了一小点激发的痛苦。柴可夫斯基原本打算将该作品命名为“标题”,然而,现时出版的乐谱,通常都已使用了法语的翻译名字:Pathétique,翻译出来便成了“悲怆”。本作品于1893年10月28日在圣彼得堡首演,作者亲自指挥,演出获得了巨大的轰动。然而自此9天之后,作者不幸与世长辞,本作品成为作者的绝笔之作。作者向他深爱的外甥弗拉基米尔·达维多夫(妹妹亚历山德拉·萨莎的二儿子)解释过该作品的标题。当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问作者这部交响曲是否有标题的时候,作者承认了自己隐藏标题的事实。这个标题被Taruskin称为“绝命书交响曲”,这种
交响曲
发展历史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了交响曲这个说法,当时的交响曲泛指包括了声乐和器乐的一切多声部音乐。16至17世纪,交响曲用来称呼歌剧和清唱剧中的序曲和间奏曲,这时声乐已经排除在了交响曲的概念以外,“交响曲”从此成为纯粹的器乐曲。18世纪初,序曲和间奏曲开始脱离歌剧,并开始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这对交响曲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作曲家亚历山大·史卡拉第在自己的作品中为序曲奠定“快板-慢板-快板”(舞曲风格)的三段体式,给后来的交响曲的乐章格式建立了最基本的格式。18世纪下半叶,德国的曼海姆乐派在序曲的创作中开创主调音乐的手法,提高乐器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的戏剧性,并在三段式序曲的基础上增加了快板的终曲,就形成了4乐章器乐套曲的雏形。海顿、莫札特和贝多芬把维也纳古典乐派发展到了颠峰的状态,也使得交响曲进入黄金时期。贝多芬把交响曲的内涵和思想性发展到更高境界,现代意义上的交响曲概念从这个时期形成...
G
字符编码其他表示法参看Гг(西里尔字母Ge)Ґґ(西里尔字母,在乌克兰语)意义
A小调
A小调的著名音乐作品致爱丽丝-贝多芬HouseoftheRisingSun-民谣SaveTonight-格莱美AnthemfortheYear2000-SilverchairSmoothCriminal-AlienAntFarm(原唱者为米高·积逊)艾丽西亚·基斯的《SongsinAminor》专辑中的“JaneDoe”。AmuroNamie的《BestFiction》专辑中的“SexyGirl”。
E小调
以e小调命名的著名作品e小调是一个颇常见的调号,因此有不少著名作品都是以此为调号。布拉姆斯:第4号交响曲萧邦:第19号夜曲,作品72德伏扎克:新世界交响曲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海顿:第44号交响曲弗里茨·克莱斯勒:前奏曲与快板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4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第3及第15首浦罗哥菲夫:《罗密欧与茱丽叶》中的“武士之歌”拉赫曼尼诺夫:第2号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第10号交响曲西贝流士:第1号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第5号交响曲佛汉·威廉士:第6号交响曲韦华第:巴松管协奏曲,RV484e小调自然音阶-上行及下行。Play(帮助·信息)e小调和声音阶-上行及下行。Play(帮助·信息)e小调旋律音阶-上行及下行。Play(帮助·信息)
G小调第十一交响曲,Op.103,"TheYear1905"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