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继基,一名益。始迁祖典炽,清季迁台湾省台北县平溪乡,后裔散居该乡及瑞芳镇等地。
福建泉州安溪来苏里胡家谱源流(台湾省台北市)简介资料
福建泉州安溪来苏里胡家谱源流(台湾省台北市)相关文献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林孺
林孺(1639~1710年),字世德,号风山,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安溪来苏里(今湖头竹山)人。早岁失父母,也无服内堂亲。时值明清易代,地方不靖。他彷徨山海之间,备历艰辛。林孺状貌魁梧,膂力过人,豪迈精干有大志,弱冠即习知兵法,被承恩伯周全彬募为部属。清康熙三年(1664),任千总职,初驻延平,康熙七年(1668),移驻湖广。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反,林孺随大军进讨,攻克岳州七里山,立下战功。由于他熟悉水战,奉令带领水军前锋进攻洞庭湖。当时吴三桂在水面密布木桩,牢牢系住巨舰。他督率小快艇,点燃烈火,冒烟直进,烧毁敌舰,血战17次,克复岳州。后奉调回福建。二十二年,林孺随靖海侯施琅进军台湾,攻克海坛、金门、厦门等岛,又拿下澎湖36个岛屿。这时,主帅施琅对收抚台湾的策略,尚未制定,值林孺入见,向他征询意见。林孺说:“台敌大败之后,人心惶惑,我方可把俘虏中的伤残者全部放回,让他们知道我皇上...
福建省-泉州-安溪李光地
李光地(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泉州安溪湖头人。开漳先锋,辅胜将军李伯瑶之后。其祖系漳州市芗城区浦南镇渡东村人。后其祖经风水大师黄妙应指点,将李伯瑶墓迁到渡东,并按黄妙应之说定居在湖头(其中还有段故事)。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进翰林,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明末以来,战争频仍,-尖锐,朝政腐败,水利失修,水患频繁。至康熙亲政,把“平三藩”、整治河务和漕运列为首先办理的大事。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白巾军进犯安溪,回乡守制的李光地募乡勇百余人扼守险要,力保安溪;六月,郑经军围困泉州,李光地大破郑军,赢得地方大员荐举,被从优授为学士,服满赴京遇缺即补。这个时候,若是一般人,肯定会欣喜若狂,但李光地却上疏说泉州围解“乃将帅仰奉威灵,拯百万垂危之命延及臣家,微臣其何功之有哉!”他又以极为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潘思光
潘思光,又名道垦,字亚卿,号涵亭,别号梓亭。康熙四十三年(1704)七月廿二日生于安溪县崇信里留山乡(今西坪乡留山村)。幼便颖异,周岁,教以天地日月山川草木名称,皆能记忆。4岁能诵五言诗。是岁,父去世,他号啕大哭,宗亲戚友莫不感动而流涕。5岁入学,与诸童子不同趣,喜画地作山水花鸟的形图。7岁时,祖父以雨中戴笠拜孔子出对:“竹笠拜先圣”,他随口答对:“玉笏觐至尊”。祖父大为惊叹!11岁随母归宁湖丘(今虎邱乡),当地副举人林宪老提出一联:“天同地同王不同”,他随口对答:“道异释异儒不异”。于是传为“神童”。15岁就学府城泉州,博通群书,为文辄惊人。18岁祖父去世,家境困迫,辍学从教。持家养母,他边教边学,肆力文章。29岁入泮,37岁中举人,44岁中进士。乾隆十四年(1749)冬,思光任汜水知县,下车伊始,即了解民间疾苦,兴利除弊,查询讼事,旬日而决,做到案无积牍,百姓称颂。邻县有疑难案件,都请...
福建省-泉州-安溪廖俨
廖俨,字端庄,民尊长官。原籍河南光州汝南,生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正月初二。乾符二年(875)榜眼及第。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点太子宾客兼国子监祭酒、御史中丞、上柱国。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因唐四镇节度使梁王朱温于天祐末(907)弑唐昭宗及哀帝,深为愤慨,遂于后梁开平三年(909)避乱入泉州,隐于小溪场(今安溪)。小溪场位于晋江西溪上游,隶南安县,百姓闻知廖俨是前朝忠良,德望夙著,遂奉为长官,故民间有“未有安溪县,先有廖长官”之说。廖俨率民除暴,招集流民,开垦山地,布施教化,颇著功绩。上司曾欲赐土地,他自认为“无功于民,轻易受业,天理不显,民心不顺”,敬谢不受。在唐中和四年(884),小溪场有父老姓安名宁,善捕虎,为民除害,乡人崇敬。廖俨任长官时,于治所东南三里(今城厢镇圆宅村埔□)建“灵著庙”,塑像以祀。廖俨于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八月十五日卒。后人思廖俨功绩,塑其像置于“灵著庙”,...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魏荫
魏荫(1702~1774年),又名承荫,字乃树,号科镒。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九月初十日生于安溪县崇信里尧阳乡松林头(今西坪乡松岩村)。自幼务农兼种茶。笃信佛教,家中供奉观音,早晚烧水瀹茗,先敬观音后品味。据传,魏荫在岩石缝隙中,见一株茶树,异于他株,茶叶边缘成锯齿状,气味清香。遂在茶树上用布包土压条数枝,培育新苗,移植家中破鼎里,精心照护,茁壮成长,依时采摘焙制,冲泡三四次,茶色仍清黄。饮后齿颊留芳,余味无穷,招待客人,皆称好茶。于是魏荫招呼族人就岩上母株及铁鼎中培育新株,广为移植。几年后,遍植松林头梯田茶园。有位塾师饮了此茶,问是什么茶?魏荫告以承观音托梦,得此好茶。茶树生在像罗汉的岩石上,而移植于铁鼎中,又生长得好,拟取名“铁罗汉。”塾师说:“罗汉”面目怪异,不如取名“铁观音”,雅致多了。魏荫连声说好,遂定名。铁观音茶产量年年增多,行销安溪各乡,遍植全县。后又行销泉州、同安和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