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光,唐代人。始迁祖一之,一名德芝,字元举,号若兰,行七十五,光九世孙,南宋淳熙间自歙县西之南溪迁邑南昌溪之太湖。长子愿学仍居溪南,以承祀事;次子愿玉结庐守墓,因以世居昌溪。始迁祖一之十九世孙兆培(字风若),明末清初人,生六子,是为其第六子钟超(字汉远)下支谱。谱载谱序及世系、世表。书名据书签题。
昌溪太湖支吴氏族谱不分卷(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简介资料
昌溪太湖支吴氏族谱不分卷(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相关文献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苏宣
苏宣(1553~1626后),明代著名篆刻家,明代五大家之一。字尔宣,一字啸民,号泗水,朗公,新安(治今安徽歙县)人,师从文彭学习书法刻印。缥缃旧业,残碑断碣,无所不窥。所至问奇字者履相错。从此,他直接取法汉印,先后临摹仿刻汉印近千方。又潜心文字结构。最后形成了雄浑朴健的风格,开创了泗水派篆刻,与文彭、何震齐名于印坛。苏宣曾将自刻的印章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辑成《苏氏印略》,手印作537方,较全面地反映了自己一生刻印的成就,俞恩烨、姚士慎等为该书作序。苏宣非常善于变化作品的形式,满白、细朱、古玺、虫书、缪篆、籀书无所不为,无所不精;布局平中寓奇,险中带稳,于完整中求韵味;刀法冲切兼用,生涩苍莽,独树一帜。他的印风对后世程邃,丁敬、邓石如等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印章遍海内,登门求教者甚众。董其昌、陈继儒、孙克弘等人用印多出其手。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吴谦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吴谦(1689~1848年),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吴谦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右院判。作为御医,吴谦经常随侍于皇帝身边。乾隆五年(1740年)早春二月,乾隆帝患了感冒,吴谦、陈止敬等御医“敬谨调理,甚属勤劳,……且奏效甚速”,使乾隆帝很快就痊愈了。吴谦等因而受到了嘉奖。在为宫廷服务期间,吴谦多次受到这样的恩赏。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帝诏令编纂医书,命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作为总修官,吴谦为《医宗金鉴》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吴谦认为,医经典籍以及历代各家医书,存在着“词奥难明、传写错误、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等问题,应予以“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吴谦崇尚仲景学说。在撰著《医宗金鉴》时,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伤寒论》、...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罗愿
罗愿(1136~1184)字端良,号存斋,徽州歙县呈坎人。汝楫子。荫补承务郎。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历任鄱阳知县、赣州通判、鄂州知事,人称罗鄂州。精博物之学,长于考证。文章精炼醇雅,有秦汉古文之风。所撰《新安志》10卷,体例完备,章法严密,舍取并合随主旨而定,尤详物产。提出编纂方志要注重民生,为后世学者重视。著有《尔雅翼》20卷、《鄂州小集》7卷。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吴淑娟
吴淑娟(1853~1930),号杏芬女士,清末著名女画家,歙县人。父吴鸿勋,曾国藩幕僚,工于书画。夫唐光照(黟县人)曾任江苏知府。吴淑娟自幼活泼聪慧,早在孩提时,其父就手把手地教她写字、绘画、念书。由于庭训严格,加上刻苦勤奋,扎着小辫子的吴淑娟在绘画技艺上已“尽得其父笔法之妙,乃益肆力于六法,由平正之于神妙,由规矩以超乎奇杰”。乡里人皆称她为“出蓝”小才女。吴淑娟的丈夫唐光照,亦善画。两人成婚后,常一起写诗作画。《细竹》一画,便是由唐光照画竹,吴淑娟补山、水、泉、石,全幅青竹娟秀茂密,山-复,地面开阔,意境深远。吴淑娟毕生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年逾古稀,仍不辍笔。对于山水、花鸟、虫鱼、人物无不精通。她非常喜爱游览,经常跋涉于名山大川,寻奇于古迹名胜,漫游了祖国十八省的大好河山。正是大自然博宏的气魄,旖旎的风光给她以取之不尽的艺术养料。出游归来,她带回来最多的是卷卷写生画稿。此后一段...
昌溪太湖祠
歙县南乡有个村庄叫昌溪,自唐代建村以来,由于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村民的努力,成为“歙南第一村”,不仅人口多,而且经济富裕、文化发达。昌溪太湖吴氏自宋代淳熙年间迁入昌溪后,人丁兴旺,通过在全国各地的茶叶、生漆等贸易,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明代万历年间建造了吴氏宗祠叙伦堂,因那块土地名太湖丘,又称太湖祠。(昌溪太湖祠)太湖祠坐落在来龙山下,吴氏一世祖吴一之初到昌溪,在方姓老者的指引下,买下了太湖丘的两块地,死后在此建造坟墓,其子因守孝遂在昌溪定居。吴一之生前曾评价:“昌溪太湖丘合地经,所云山水悠扬,前涧后冈,龙首之藏,居之永昌。”其子吴愿玉对此地也有评价:“愿玉庐于墓侧居岁余,视其地平夷草木丛茂,前拥太平峰峦,后列西山屏障,南有贵人天马,北有九子龙蟠,山水回环,左右拱卫。”正因如此,吴氏在明代选择将宗祠建于太湖丘始祖墓旁。太湖祠主祠长40米,宽17.5米,三进两明堂、五间六厢,后进三层。除了与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