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冯兰洲

冯兰洲

冯兰洲(1903年6月24日-1972年1月24日),(英文名Feng Lan-chou),中国昆虫学家。山东临朐人。1929年毕业于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医正科,并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授予的医学博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教授、所长。确定了中国疟疾和丝虫病的主要蚊虫媒介。1957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冯兰洲简介资料
大清山东临朐
1903年06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1972年01月24日
昆虫学家
冯兰洲相关文献
余姚兰江冯村
余姚兰江冯村,冯村位于兰江街道南部边缘山区,四明山北麓的群山中,街道的边界村,距街道5公里。村
查看全文
欧洲-瑞典卡尔·冯·林奈
卡尔·冯·林奈(瑞典文原名:CarlvonLinné,1707年5月23日—1778年1月10日,享年70岁),日耳曼族,瑞典生物学家,出生于瑞典斯莫兰。动植物双名命名法(binomialnomenclature)的创立者。自幼喜爱花卉。曾游历欧洲各国,拜访著名的植物学家,搜集大量植物标本。归国后任乌普萨拉大学教授。1735年发表了最重要的著作《自然系统》(SystemaNaturae),1737年出版《植物属志》,1753年出版《植物种志》,建立了动植物命名的双名法,对动植物分类研究的进展有很大的影响。为纪念林奈,1788年在伦敦建立了林奈学会,他的手稿和搜集的动植物标本都保存在学会;而在世界顶级学府美国芝加哥大学内还设有林奈的全身雕像。他首先提出界、门、纲、目、属、种的物种分类法,至今被人们采用。但是林奈分类时没有科这一分类。林奈1707年5月23日出生于有“北欧花园”之称的瑞典斯科讷...
查看全文
利奥波德·冯·兰克
兰克的历史主义兰克认为历史必须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和价值判断,以客观的态度去撰写“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他说:“历史学在每一桩存在之中都识别出无限的东西,在每种情况中,每种生存中,都有出自上帝的永恒。”简言之,历史家是“上帝之手”,而这种观念被称作“历史主义”,它被视为是思想上的进步,它的出现不仅仅限于历史理论,更是结合社会、政治秩序的人生哲学。兰克的历史科学兰克又有“科学的历史之父”(Thefatherofscientifichistory)之称,其所谓的科学亦是个误会,因“科学”一词在欧陆乃泛指任何学科的有系统求知,重点是系统与方法,兰克所谓“历史科学”(Geschichtswissenschaft)是为此意,然而在英、美及中国,科学乃指自然科学,故傅斯年才言要把历史学建设的和生物学、地质学同样,后来历史学受社会科学所影响,也崇尚将成果列成“科学报告”,然这些皆非兰克所乐见的,他所谓科学的...
查看全文
冯兰洲
参考文献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院士信息·已故院士名单
查看全文
弗兰兹·冯·苏佩
生平范切斯科·以西结·以门耐圭度·苏佩·德梅利爵士(意大利语:FrancescoEzechieleErmenegildoCavaliereSuppéDemelli)出生于1819年的奥地利帝国辖下达尔马提亚王国的斯普利特。他是一个比利时家族的后代,他的祖先可能自在18世纪迁到当地。苏佩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帝国公务员,而母亲则是地道的维也纳人。而意大利作曲家多尼采蒂也是苏佩的远亲,而他到维也纳发展时将自己名字简化和德国化,变成了“弗兰兹·冯·苏佩”,而在德文圈以外的曲目单也偶然沿用其意大利文名,“范切斯科·苏佩-德梅利”。==。参考资料Ganzl,Kurt.TheEncyclopediaofMusicalTheatre(3Volumes).NewYork:SchirmerBooks,2001.Traubner,Richard.Operetta:ATheatricalHistory.GardenC...
查看全文
冯兰洲相关标签
齐鲁大学校友
1972年逝世
多伦多大学校友
1903年出生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冯姓
临朐人
生物学家
生物学家
1 / 1
家族谱大览
8.毗陵谢氏宗谱, 卷8: 子兰公派横山分上圩堂、冯家尖、西分、西莲荷圩 11-35世, 201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宝树堂, 2011年续修. 8册 : 肖像,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支派包括横山那庄派澜港, 横山那庄派澜港南支, 横山桥谢家村支, 横山分上圩堂支, 冯家尖支, 西分支, 西莲荷圩支. 毘陵始迁祖 : (宋) 谢廙,字彦成. 横山丰北里始祖 : (宋元)南渡四世祖谢德诚, 偕弟谢德安由谢庄于元初携家避居于横山丰北里. 芙蓉湖澜江始祖 : (14世, 明)谢邦表, 率岳, 岐两子明嘉靖年间择地于此. 派祖 : 谢年珪(横山那庄派).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版心题 : 毗陵谢氏宗谱 书脊题 : 谢氏宗谱.
浏览:100
冯氏家谱 [11卷],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 11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重复拍摄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收藏存卷1-5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的收藏为全谱. 一世祖 : 冯子华. 子一: 冯开泰. 明洪武因筹划移民, 冯敏一道由苏州阊门至盐城插标编户, 落籍后称冯家墩. 崔祖落籍地后名大崔庄, 相距颇近, 即今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双庆村, 冯家墩, 乃本支发源地. 散居地 : 江苏省盐城县, 建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冯氏家谱 [11卷],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 11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重复拍摄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收藏存卷1-5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的收藏为全谱. 一世祖 : 冯子华. 子一: 冯开泰. 明洪武因筹划移民, 冯敏一道由苏州阊门至盐城插标编户, 落籍后称冯家墩. 崔祖落籍地后名大崔庄, 相距颇近, 即今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双庆村, 冯家墩, 乃本支发源地. 散居地 : 江苏省盐城县, 建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冯氏家谱 [11卷],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 11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重复拍摄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收藏存卷1-5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的收藏为全谱. 一世祖 : 冯子华. 子一: 冯开泰. 明洪武因筹划移民, 冯敏一道由苏州阊门至盐城插标编户, 落籍后称冯家墩. 崔祖落籍地后名大崔庄, 相距颇近, 即今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双庆村, 冯家墩, 乃本支发源地. 散居地 : 江苏省盐城县, 建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冯氏家谱 [11卷],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 11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重复拍摄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收藏存卷1-5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的收藏为全谱. 一世祖 : 冯子华. 子一: 冯开泰. 明洪武因筹划移民, 冯敏一道由苏州阊门至盐城插标编户, 落籍后称冯家墩. 崔祖落籍地后名大崔庄, 相距颇近, 即今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双庆村, 冯家墩, 乃本支发源地. 散居地 : 江苏省盐城县, 建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冯氏家谱 [11卷], 20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2012年. 11册 :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重复拍摄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的收藏存卷1-5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的收藏为全谱. 一世祖 : 冯子华. 子一: 冯开泰. 明洪武因筹划移民, 冯敏一道由苏州阊门至盐城插标编户, 落籍后称冯家墩. 崔祖落籍地后名大崔庄, 相距颇近, 即今江苏省建湖县芦沟镇双庆村, 冯家墩, 乃本支发源地. 散居地 : 江苏省盐城县, 建湖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