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Naturalism)术语有许多不同含义,应用于绘画上,它描述了实际而不是宗教和虚构的主题的任何艺术。它意味着艺术家试图观察的风格,然后忠实地记录在他面前的主题,而不需要有意识的理想化或程式化。这个术语在19世纪的艺术,特别是法国艺术中被更具体地使用。在19世纪,可以看出自然主义更加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然主义相关文献
自然主义文学
理论背景19世纪下半叶,法国处于第二帝国统治时期,经济和海外贸易有了巨大发展,加剧了殖民扩张的步伐。拿破仑三世在政治上实施高压政策,迫害共和派,国内知识阶层反抗运动如火如荼。1870年,法国在色当战役中败给日渐崛起的普鲁士,标志着法国在欧洲大陆霸主的地位开始为崛起的德语国家所威胁。国内矛盾的日益激化直接导致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立。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实证主义、唯意志论和直觉主义等哲学思潮大行其道,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两大支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纷纷受到质疑,单纯的浪漫激情或不遗余力的揭露现实已经无法满足知识阶层对文化新秩序的渴求。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开始更加紧密的跟流行的科学理念、哲学思潮结合,演变成一些新的文艺流派。自然主义就是最重要之一。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吸收了实证主义、遗传学说和决定论的观点而发生演变的结果。法国哲学家孔德(1789年-1857年)的实证主义是自然主义的理论基础
自然主义
历史哲学自然主义的观念和想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爱奥尼亚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其中一个是有“科学之父”美名的泰勒斯,他以经验观察及理性思维去解释世界而非流行的希腊神话故事。这些具创建性的哲学家的实观方法为自然主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启蒙时期,包括培根和伏尔泰在内的哲学家,为把超自然从对自然界的探索中排除,提供了哲学思辩轮廓。后来的科学革命中,将科学研究中的神学包袱彻底清除,这个运动在现代生物学和地质学的发展过程中达到顶峰,拒绝任何来自广泛社会的宗教对科学的字面解释。“方法自然主义”一词最近才出现。1983年,惠顿学院(WheatonCollege,Illinois(英语:WheatonCollege,Illinois))的哲学家PauldeVries用“方法自然主义”来描述“对上帝不置一词的研究方法”,使之与“否认上帝存在”的“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区别开来。EdgarSheffieldBr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