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苏山

苏山

苏山
苏山简介资料
苏山相关文献
眉山三苏祠对联
蜀中多才子; 三苏天下奇。 方毅题。三苏祠,位于城西南隅,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祀祠。原为苏氏故宅,明初改建为祠,清代屡有重建和修葺,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启贤堂、木假山堂、启贤堂碑亭等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郭绍虞题。八家唐宋:唐宋时期八位散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查看全文
苏轼一族眉山五苏?
苏轼的宗族,在华夏历史上繁衍千年,最早出名的是以苏秦为代表的苏氏;接下来进入汉代,则是以苏建为代表;唐代则以苏世长,苏瓌,苏颋等为代表;宋代是其发展的黄金时代,分为三个派系:蜀派苏易简、苏舜钦祖孙,闽派苏绅、苏颂父子,眉派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眉派最先起始于初唐诗人——苏味道,年轻时就和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青年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
查看全文
苏轼一族眉山五苏?
苏轼的宗族,在华夏历史上繁衍千年,最早出名的是以苏秦为代表的苏氏;接下来进入汉代,则是以苏建为代表;唐代则以苏世长,苏瓌,苏颋等为代表;宋代是其发展的黄金时代,分为三个派系:蜀派苏易简、苏舜钦祖孙,闽派苏绅、苏颂父子,眉派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 眉派最先起始于初唐诗人——苏味道,年轻时就和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青年时与李峤、崔融、杜审言
查看全文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佚名,先秦,诗经,爱情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先秦:佚名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
查看全文
百泉苏门山竟然是苏姓的起源
众所周知,百泉的苏门山,是太行山的一道支脉由西向东从地下延伸过来,到达百泉时孤峰突起而形成的一座山头。这座山头海拔高程只有184米。山虽不高,但山上古建成群,绿草茵茵,翠柏之中掩映着点点亭楼,密林之下延伸着幽幽曲径。历代的名人胜迹遍布其上,流传着一个个神秘而离奇的传说故事,真所谓"山不在高灵在仙",千百年来,竟然与华山、嵩山齐名,驰名古今中外,深得世人的喜爱。然而,有所不知的是,苏门山竟然还是海内外苏姓家族的渊源,即苏姓发祥地。换句话讲,就是说百家姓中的"苏"姓,是由苏门山的"苏"字而来的,"苏姓源于苏门山"。(见张新斌《苏姓源于苏门山——关于苏姓起源与播迁的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这就更使玲珑秀丽的苏门山锦上添花,越发显出其珍贵。然而,如何证明苏姓是源于苏门山的呢?先谈"苏"字之本义《说文·竹部》曰:"苏,桂荏也,从竹、苏声。"郭璞注:"苏,荏类,是则...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苏氏族谱 : 苏老庄支系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苏氏修谱委员会, 2008年. 全1册(约335页) : 插图, 世系表, 彩色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太祖(一世) : 苏公. 名讳失考. 自淮宁徙商水. 之下第二代, 及第四代名讳皆失考. 派祖(3世) : 苏文魁 ; 苏文焕 ; 苏文炳(迁苏坡) ; 苏文灿(居苏王堂) ; 苏文章(外出失考). 文魁, 文焕两公留居苏老庄, 苏庄. 苏老庄12世祖 : 苏同文(下有三子 : 苏克光 ; 苏克昌 ; 苏克亮) ; 苏同敬(下有一子 : 苏克礼) ; 苏同公(下有二子 : 苏克坤 ; 苏克登) ; 苏同贤(下有三子 : 苏克善 ; 苏克动 ; 苏克选)...等. 苏庄支下支祖 : 苏清荣 ; 苏清彦 ; 苏清超...等. 不确定为第几世. 苏坡支12世祖 : 苏万全 ; 苏万山 ; 苏万顺...等. 字派(5至14世) : 子钦国(长)永(景)林 宗世(体,多,成)万(学,东,同)云(光,克)殿(振). 增派(15世起) : 洪德方立本 家可久继传 仁明来照孟 保全兴中天 秉承尊爱敬 和谐谋发展. 散居地 : 河南省商水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1.苏氏族谱, 上卷: 目录(图像5-8)公像, 新谱序, 眉山派毗陵派世系 1-7世, 2010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兰溪岸第七届续修苏氏族谱 : 聚星堂, 2010. 2册 : 肖像, 图像,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眉山派一世祖 : 苏泾. 子一: 苏钤. 毗陵一世祖 :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 谥文忠. 兰溪始祖 : (元)苏太和, 字仲元, 号五兰, 苏东坡第11世孙. 官位平江路通判, 自昆陵白云尖迁锡邑青城乡兰溪里. 生子二: 苏晟, 苏昱 ; 女一: 适城下塘吴. 兰溪宗派歌(1-32世): 复明圣义 再振祖纲 齐家以礼 修已有方 既能仁让 必克忠良 天爵素裕 万𥜥永昌 兰溪东二房祖: (15世)苏绶, 子良(贵力). 兰溪老四房祖: (15世)苏纶, 字良佐. 兰溪楼下四房祖 : (15世)苏纲, 字待溪. 散居地 : 江苏省常州市(旧称毗陵县), 无锡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苏门家谱
苏门家谱
苏门家谱抄续前言 苏门家谱从苏福老祖宗到现在历经六百多年,由苏门居代,辈辈接续传承至今,使本门后代能知过去祖宗之伦次。 苏福第十七代、 第十八代多位长裴倡鼓励下,由苏福第十九代孙西院苏德仁报理补续。第二十代孙西院苏国荣抄写,并经第十九代孙西院苏振文等和第二十代孙西院佐富等人的反复校对后定版。希苏门后世子孙永远铭记本门伦次不失人伦之理,本次重抄是再祖遗家谱基础上按原样接续, 只是把原潜中的繁体字,部分不清的字、错别字,反复对照,改写成现代通用简休字, 把原谱中的文言、半文言和不通诵的、 重复的话可改写成现代通俗易懂的白话句,在抄写过程中如有疏漏之处, 望大家体谅为盼。望苏门后世子孙承前启后, 水不失传! 苏福第十七代孙南院苏运昌出资赞助壹佰元: 第十九代孙西院苏德仁出资赞助伍拾元: 第十九代孙西院苏振文出资赞助伍拾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 公历二O一-年冬月 农历
浏览:0
锡山徐氏宗谱[6卷]
收藏者: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古十笏堂, 公元2015年续修. 6册: 插图, 人像, 肖像, 世系表. 远祖: 伯益. 无锡祖: (宋) 徐鼎臣,讳铉. 迁居常州府无锡之东北隅东胶山南横塘里. 伯益公106世. 丁塔祖(1世): (元明之际) 徐裕六,字仲机,号仍祖. 迁居(西胶山)堰桥丁塔里. 为无锡13世. 裕六公派下支祖(10世): 徐山 ; 徐岳 ; 徐岩 ; 徐(山 泽) ; 徐金(居漳泾). 注: 此谱以简化字体书写. 散居地: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 徐氏宗谱.
浏览:0
江苏是氏宗谱 [1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维堂, 2006年续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源流 : 本齐高大夫之后,姓氏,易氏为是. 受姓祖 : (东汉) 是仪,字子羽. 本姓"氏",改为"是". 由山东昌乐县迁江东. 一世远祖 : (唐) 是光,字耀启. 下有二子 : 是怀德,字思诚 ; 是怀衡,字自诚. 派祖(14世) : (元明之际) 是安一 ; 是安二 ; 是安三 ; 是安四. 因避乱而从吴江迁江苏常州. 安一居江阴; 安二居无锡; 安三, 安四居武进等地. 此谱为安三, 安四二派下谱系资料. 省岸焦溪始迁祖 : 是安三,字汝瑛. 下有十一子,仅传七房. 安三公下房祖 : 是文祯(省岸元一派) ; 是文进(省岸元二派) ; 是文德(省岸元三派) ; 是文荣(省岸元四派) ; 是文清(省岸元五派) ; 是文山,字石崖(焦溪派) ; 是文质,字西崖(省岸元七派). 焦溪派下房祖 : 是迅,字居石(大房) ; 是远(中房) ; 是达(小房). 皆为文山公之子. 焦溪大房下支祖 : (明) 是宗本,字民望,号衡轩(大一房) ; 是宗立,字民仰,号敬轩(大二房) ; 是宗道(大三房) ; 是宗和,字民乐,号听泉(大四房) ; 是宗睦,字民顺,号爱泉(大五房). 皆为迅公之孙. 焦溪中房下支祖 : 是旺(中二房). 焦溪小房下支祖 : 是宗泰(小一房) ; 是宗宁(小二房). 横山始迁祖 : 是安四,字汝瑾. 安四公下二子 : 是中,字惟中 ; 是庸,字惟平(东分祖). 惟中公下三子 : 是同轨,字拥翠(八房分祖) ; 是同伦,号凝翠(西分祖) ; 是同德,字琼翠(西分祖). 横山八房支祖(6世) : 是应奎 ; 是应璧,字茂溪. 为同轨公之曾孙. 横山三房支祖 : 是应张,字南园 ; 是应箕. 亦为同轨公之曾孙. 名祖 : (清) 是镜,字仲明,号诚斋,称舜山先生. 为安三公之后.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江苏是氏宗谱 [1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维堂, 2006年续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源流 : 本齐高大夫之后,姓氏,易氏为是. 受姓祖 : (东汉) 是仪,字子羽. 本姓"氏",改为"是". 由山东昌乐县迁江东. 一世远祖 : (唐) 是光,字耀启. 下有二子 : 是怀德,字思诚 ; 是怀衡,字自诚. 派祖(14世) : (元明之际) 是安一 ; 是安二 ; 是安三 ; 是安四. 因避乱而从吴江迁江苏常州. 安一居江阴; 安二居无锡; 安三, 安四居武进等地. 此谱为安三, 安四二派下谱系资料. 省岸焦溪始迁祖 : 是安三,字汝瑛. 下有十一子,仅传七房. 安三公下房祖 : 是文祯(省岸元一派) ; 是文进(省岸元二派) ; 是文德(省岸元三派) ; 是文荣(省岸元四派) ; 是文清(省岸元五派) ; 是文山,字石崖(焦溪派) ; 是文质,字西崖(省岸元七派). 焦溪派下房祖 : 是迅,字居石(大房) ; 是远(中房) ; 是达(小房). 皆为文山公之子. 焦溪大房下支祖 : (明) 是宗本,字民望,号衡轩(大一房) ; 是宗立,字民仰,号敬轩(大二房) ; 是宗道(大三房) ; 是宗和,字民乐,号听泉(大四房) ; 是宗睦,字民顺,号爱泉(大五房). 皆为迅公之孙. 焦溪中房下支祖 : 是旺(中二房). 焦溪小房下支祖 : 是宗泰(小一房) ; 是宗宁(小二房). 横山始迁祖 : 是安四,字汝瑾. 安四公下二子 : 是中,字惟中 ; 是庸,字惟平(东分祖). 惟中公下三子 : 是同轨,字拥翠(八房分祖) ; 是同伦,号凝翠(西分祖) ; 是同德,字琼翠(西分祖). 横山八房支祖(6世) : 是应奎 ; 是应璧,字茂溪. 为同轨公之曾孙. 横山三房支祖 : 是应张,字南园 ; 是应箕. 亦为同轨公之曾孙. 名祖 : (清) 是镜,字仲明,号诚斋,称舜山先生. 为安三公之后.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