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罗唐

罗唐

罗唐
罗唐简介资料
罗唐相关文献
罗唐战争
背景7世纪初,新罗从百济攻占到在550年之前被高句丽占领的汉江流域后,疆域抵达黄海。新罗开始与唐朝结盟共同对付百济和高句丽。660年新罗联合唐朝攻灭百济,668年又攻灭长期统治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句丽。灭亡高句丽后,唐朝在朝鲜半岛设置安东都护府作为统治机构,意图在高句丽和百济故地实行羁縻统治政策;新罗则意图争夺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由其直接统治。为争夺对百济和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权,唐朝新罗战争爆发。安舜反唐为防止唐朝完全统治朝鲜半岛,新罗文武王联合并扶植了朝鲜半岛上的原高句丽和百济的反唐势力一起攻打唐朝。670年,原高句丽将领剑牟岑扶植高句丽王室安舜在百济故地建立起高句丽复兴政权。唐朝对此则派高侃率兵进行镇压。安舜与剑牟岑失败后,发生分歧,剑牟岑被安舜下令处死。安舜南逃后,被新罗文武王接纳,封安舜为高句丽王,在今韩国益山市建立了报德国(674年改封报德王)。这件事唐朝和新罗的同盟关系开始破裂。新罗战熊
查看全文
罗湿陀罗拘陀
简介罗湿陀罗拘陀人的起源不详。有人认为他们是拉其普特人的一支。也有说法认为他们源于阿育王铭文中提到的罗底迦人。关于罗湿陀罗拘陀人的起源,现在也仍然是学术界的一个主要争论话题。罗湿陀罗拘陀人最初臣服于遮娄其人(同为拉其普特人),是一支有限的地方势力。753年罗湿陀罗拘陀人的首领弹底杜罗伽推翻了他们的宗主遮娄其国王诘底跋摩二世,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罗湿陀罗拘陀王朝定都于今默尔凯德,其核心领土基本与原遮娄其王朝的领土一致(在今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纳塔克邦),但有过大幅扩张。在南方,罗湿陀罗拘陀人继续攻击已因遮娄其人的打击而严重衰落的帕拉瓦王朝。克里希纳一世在位时打败了西恒伽王朝(在迈索尔)和东遮娄其人(在安得拉邦),或许就是为了纪念这些功绩,他修建了18座湿婆神庙。陀鲁婆是另一个大肆扩张的君主,他攻陷了帕拉瓦王朝的首都建志,迫使后者承认了他的宗主权。陀鲁婆也再次打败了西恒伽王朝,并俘虏了对方的国王湿...
查看全文
因陀罗补罗
相关条目阿摩罗波胝毘阇耶宾童龙古笪罗
查看全文
罗邺(公元825年-?,唐朝诗人,江东三罗)
罗邺luóyè(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父为盐铁吏,家赀钜万。子二人俱有文学名,罗邺尤长律诗,才
查看全文
隋唐时期罗姓迁徙传播
以襄阳人、监门将军罗荣为代表,其子罗艺,为开唐建奇勋,封燕山王,其地燕郡,一大批家属族人,从湖北迁到北方,后又迁山东历城。其孙罗仕信(俗称罗成)助唐封郯国公,其后裔族人迁往当时京城所在地长安(西安)发展。隋朝以罗达(罗尚的后人)为代表的一支罗氏族人,再次从湖北进入四川发展。唐朝中期:京兆尹罗立言的先人从江西迁往安徽,在安徽形成罗氏大家族。罗晌、罗让父子的先人从湖南襄阳迁至浙江绍兴发展,在浙江形成罗氏大家族。以庐陵刺史罗崱为代表,乃晋罗含后裔,从湖南入浙江,再迁江西庐陵,在当地形成强大的罗氏家族。其后裔遍布江西、湖南、贵州、福建等地,是罗氏重要支系之一。唐代山西太原人罗荣,奉旨领军平乱,经闽、粤、桂,进贵州建功,封播州侯,在贵州遵义安家立业,其后裔在贵州长时间掌权,而成罗氏重要支系之一。诗人“唐三罗”罗隐、罗邺、罗虬家族,均系晋罗含后裔,其先人从湖南迁浙江发展,在当地形成不小的家族势力。诗人...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唐氏四修宗谱 [6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合德堂, 民国12[1923]四修(树德堂板重镌). 存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难阅. 且缺失部分琼公支, 及琇公支派系资料. 始祖 : (元明之际) 唐孟通. 由江西迁罗田. 生二子 : 唐福邦 ; 唐福泷. 二大宗派(5世) : 唐明,字国照 ; 唐显. 皆为仕麒公之子. 派祖(8世) : (清) 唐时春,字仁先 ; 唐时景,字伯先(下一子 : 唐琚,字文玉). 皆为启万公之子. 时春派下房祖(9世) : (清) 唐瑚,字美玉 ; 唐珂,字楚玉 ; 唐琼,字南玉 ; 唐琇,字朴玉. 瑚公下二支 : (清) 唐思爵,字有朋 ; 唐思学,字有荣. 珂公下四支 : (清) 唐思瑀,字有胜 ; 唐思明,字有周 ; 唐思周,字云普 ; 唐思通,字云周. 琼公下三支 : (清) 唐思贵,字为有 ; 唐思富 ; 唐思达. 琇公下五支 : (清) 唐思朝 ; 唐思碔 ; 唐思恭 ; 唐思敬 ; 唐思倡. 时景派下房祖(10世) : (清) 唐思录,字方山 ; 唐思忠,字在廷 ; 唐思恕,字体仁,号玉山 ; 唐思聪,字维哲. 皆为琚公之子. 原派(6-32世) : 志启时成思永 *敦本恢先绪 睦族裕后昆 诗书延泽普 功烈焕文明. (*为单名辈).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唐氏宗谱.
浏览:0
唐氏四修宗谱 [6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合德堂, 民国12[1923]四修(树德堂板重镌). 存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难阅. 且缺失部分琼公支, 及琇公支派系资料. 始祖 : (元明之际) 唐孟通. 由江西迁罗田. 生二子 : 唐福邦 ; 唐福泷. 二大宗派(5世) : 唐明,字国照 ; 唐显. 皆为仕麒公之子. 派祖(8世) : (清) 唐时春,字仁先 ; 唐时景,字伯先(下一子 : 唐琚,字文玉). 皆为启万公之子. 时春派下房祖(9世) : (清) 唐瑚,字美玉 ; 唐珂,字楚玉 ; 唐琼,字南玉 ; 唐琇,字朴玉. 瑚公下二支 : (清) 唐思爵,字有朋 ; 唐思学,字有荣. 珂公下四支 : (清) 唐思瑀,字有胜 ; 唐思明,字有周 ; 唐思周,字云普 ; 唐思通,字云周. 琼公下三支 : (清) 唐思贵,字为有 ; 唐思富 ; 唐思达. 琇公下五支 : (清) 唐思朝 ; 唐思碔 ; 唐思恭 ; 唐思敬 ; 唐思倡. 时景派下房祖(10世) : (清) 唐思录,字方山 ; 唐思忠,字在廷 ; 唐思恕,字体仁,号玉山 ; 唐思聪,字维哲. 皆为琚公之子. 原派(6-32世) : 志启时成思永 *敦本恢先绪 睦族裕后昆 诗书延泽普 功烈焕文明. (*为单名辈).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唐氏宗谱.
浏览:0
唐氏四修宗谱 [6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合德堂, 民国12[1923]四修(树德堂板重镌). 存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难阅. 且缺失部分琼公支, 及琇公支派系资料. 始祖 : (元明之际) 唐孟通. 由江西迁罗田. 生二子 : 唐福邦 ; 唐福泷. 二大宗派(5世) : 唐明,字国照 ; 唐显. 皆为仕麒公之子. 派祖(8世) : (清) 唐时春,字仁先 ; 唐时景,字伯先(下一子 : 唐琚,字文玉). 皆为启万公之子. 时春派下房祖(9世) : (清) 唐瑚,字美玉 ; 唐珂,字楚玉 ; 唐琼,字南玉 ; 唐琇,字朴玉. 瑚公下二支 : (清) 唐思爵,字有朋 ; 唐思学,字有荣. 珂公下四支 : (清) 唐思瑀,字有胜 ; 唐思明,字有周 ; 唐思周,字云普 ; 唐思通,字云周. 琼公下三支 : (清) 唐思贵,字为有 ; 唐思富 ; 唐思达. 琇公下五支 : (清) 唐思朝 ; 唐思碔 ; 唐思恭 ; 唐思敬 ; 唐思倡. 时景派下房祖(10世) : (清) 唐思录,字方山 ; 唐思忠,字在廷 ; 唐思恕,字体仁,号玉山 ; 唐思聪,字维哲. 皆为琚公之子. 原派(6-32世) : 志启时成思永 *敦本恢先绪 睦族裕后昆 诗书延泽普 功烈焕文明. (*为单名辈).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唐氏宗谱.
浏览:0
唐氏四修宗谱 [6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合德堂, 民国12[1923]四修(树德堂板重镌). 存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难阅. 且缺失部分琼公支, 及琇公支派系资料. 始祖 : (元明之际) 唐孟通. 由江西迁罗田. 生二子 : 唐福邦 ; 唐福泷. 二大宗派(5世) : 唐明,字国照 ; 唐显. 皆为仕麒公之子. 派祖(8世) : (清) 唐时春,字仁先 ; 唐时景,字伯先(下一子 : 唐琚,字文玉). 皆为启万公之子. 时春派下房祖(9世) : (清) 唐瑚,字美玉 ; 唐珂,字楚玉 ; 唐琼,字南玉 ; 唐琇,字朴玉. 瑚公下二支 : (清) 唐思爵,字有朋 ; 唐思学,字有荣. 珂公下四支 : (清) 唐思瑀,字有胜 ; 唐思明,字有周 ; 唐思周,字云普 ; 唐思通,字云周. 琼公下三支 : (清) 唐思贵,字为有 ; 唐思富 ; 唐思达. 琇公下五支 : (清) 唐思朝 ; 唐思碔 ; 唐思恭 ; 唐思敬 ; 唐思倡. 时景派下房祖(10世) : (清) 唐思录,字方山 ; 唐思忠,字在廷 ; 唐思恕,字体仁,号玉山 ; 唐思聪,字维哲. 皆为琚公之子. 原派(6-32世) : 志启时成思永 *敦本恢先绪 睦族裕后昆 诗书延泽普 功烈焕文明. (*为单名辈).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唐氏宗谱.
浏览:0
唐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15[1926].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丹朱. 尧之子. 陶唐帝舜封其于唐,其后子孙以国为氏. 即今山西曲沃闻喜县. 远祖 : (汉) 唐公,讳太蔚. 携家带眷迁江南徽州歙县. 入楚祖 : (明) 唐肇. 生七子,自江南徽州歙县迁移湖广各府县. 宗祖 : (明) 唐玉,字振铎. 肇公第六子. 太祖 : 唐涛佐. 玉公5世孙. 下有三子: 唐玄广 ; 唐玄昭 ; 唐玄昱. 此谱主要为玄广公之后世谱系. 四川始祖 : (清) 唐国煌. 涛佐公11世孙. 由南胡宝庆府武冈州徙川,至什邡县马脚. 生三子: 唐太惠 ; 唐太彩(迁罗江) ; 唐太和. 派祖(5世) : 唐顺禄,字荷斋. 心朝公之子. 太彩公之后. 顺禄公下五子(6世) : 唐诗谣,字玉堂 ; 唐诗林,字桂山 ; 唐诗森,字茂山 ; 唐诗全,字福齐 ; 唐诗文,字雅齐. 为五大房祖. 诗瑶公下一子(7世) : 唐礼忠,字信亭(生六子: 唐焕德 ; 唐焕循 ; 唐焕衡 ; 唐焕衢 ; 唐焕征 ; 唐焕伟) 诗林公下两子(7世) : 唐礼恭,字敬亭,号治安(生一子: 唐焕廷) ; 唐礼宽,字敦厚(生四子: 唐焕吉 ; 唐焕英 ; 唐焕倬 ; 唐焕琦). 诗森公下一子(7世) : 唐礼孝,字尽廷(生五子: 唐焕荣 ; 唐焕魁 ; 唐焕亿 ; 唐焕成 ; 唐焕名). 诗全公下四子(7世) : 唐礼富,字训庭(生五子) ; 唐礼贵,字瑞生(生五子) ; 唐礼正,字德斋(生三子) ; 唐礼直,字温谷(生一子). 诗文公下两子(7世) : 唐礼学(生三子: 唐焕昆 ; 唐换仑 ; 唐焕煌) ; 唐礼习(生三子: 唐焕庚 ; 唐焕明 ; 唐焕斗). 班派 : 涛玄智本明 显永富在宗 国太天心顺 诗礼焕文章 发祥有圣祖 继美多贤良 忠孝传千古 仁义化(治)万邦 大德光日月 兴隆乾坤长 (拟增) 培植厚先泽 辉映棣萼芳. 附女班行 : 缘 淑媛昭俊质 莹琇萃姚芳 德性宜坤范 温恭式慈祥 贞静辉彤琯 英华润璧璋 敬顺守家训 丰徽娣姒光. 散居地 : 四川省罗江县, 绵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唐氏四修宗谱 [6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合德堂, 民国12[1923]四修(树德堂板重镌). 存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难阅. 且缺失部分琼公支, 及琇公支派系资料. 始祖 : (元明之际) 唐孟通. 由江西迁罗田. 生二子 : 唐福邦 ; 唐福泷. 二大宗派(5世) : 唐明,字国照 ; 唐显. 皆为仕麒公之子. 派祖(8世) : (清) 唐时春,字仁先 ; 唐时景,字伯先(下一子 : 唐琚,字文玉). 皆为启万公之子. 时春派下房祖(9世) : (清) 唐瑚,字美玉 ; 唐珂,字楚玉 ; 唐琼,字南玉 ; 唐琇,字朴玉. 瑚公下二支 : (清) 唐思爵,字有朋 ; 唐思学,字有荣. 珂公下四支 : (清) 唐思瑀,字有胜 ; 唐思明,字有周 ; 唐思周,字云普 ; 唐思通,字云周. 琼公下三支 : (清) 唐思贵,字为有 ; 唐思富 ; 唐思达. 琇公下五支 : (清) 唐思朝 ; 唐思碔 ; 唐思恭 ; 唐思敬 ; 唐思倡. 时景派下房祖(10世) : (清) 唐思录,字方山 ; 唐思忠,字在廷 ; 唐思恕,字体仁,号玉山 ; 唐思聪,字维哲. 皆为琚公之子. 原派(6-32世) : 志启时成思永 *敦本恢先绪 睦族裕后昆 诗书延泽普 功烈焕文明. (*为单名辈).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唐氏宗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