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理,唐代移居广东长乐(今五华)铁炉坝。其孙天槛、天柱、天栋,析居兴宁、五华等。后裔再徙紫金。书名据书名页题。
钟氏家谱(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相关文献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杜同仿
杜同仿,男,1949年9月出生,广东省紫金县人。198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留校任教。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长期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医药理论基础深厚扎实,对中医药古典医籍及中医临床学钻研尤深。先后主持或参与各级科研项目15项,在国家及省部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50篇,主编或与他人合著已出版的著作有《高等中医研究参考丛书•内经》、《温病名精华选析》、《脉经校注》、《脉经语译》、《子和医集》、《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温病学》、《医学纂要》、《冠心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中国中草药彩色图典》等9部。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善于学习与总结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对中医奇难杂病有较高深的造诣,尤长于治疗肺支气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胃疾病。医德高尚,医风端正,疗...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钟明亮
钟明亮元初东南地区农民起义领袖。广东循州(今广东省龙川县)人。1288年(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五年)率众万余人起义,称为大老。次年春进入江西、攻占秀岭、进攻南安(今江西省大余县,位南康县西南)、建昌(今江西省南城县,位抚州市东南)、广昌(今江西省广昌县,位宁都县东北)、赣州(今江西省赣州市)、宁远(今湖南省永州市东南),曾一度降元。后又再起,进攻漳州(今福建省漳州市)、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雄州(今广东省南雄县,位韶关市东北)等二十余处,声势浩大。1290年(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在元军强力镇压下失败后不详。
广东省-河源市叶小舟
1953年4月出生,广东河源人。高级工程师(教授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82年武汉钢铁学院冶金机械专业毕业到中山威力集团公司工作,致力家电新产品研究,获中山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三等奖,被评为广东省质监局专利工作先进个人、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科协系统优秀质量管理工作者。2000年5月任中山市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建立公司技术创新体制,组建1个省级、4个市级技术中心及工程研发中心、高新技术孵化平台、博士后工作站,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引进更多高级技术人才。申报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3项,发明可节水30%的全自动波轮洗衣机节水技术。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2篇。1993年、1997年、2003年3次被评为中山市第一期、第二期、第四期优秀专家、拔尖人才。
广东省-河源-紫金县钟丁先
钟丁先(1613-清康熙年间),字后觉、南山,号忏云,紫金县苏区乡永坑村人。自幼聪颖,才思敏捷。6岁时与群儿嬉戏,其兄(乳名山猴)出一联命其对:“井龙化作蛇孵卵”(井龙,丁先乳名),丁先反讥曰:“山猴笑看鹿衔花”。兄称之为奇才。钟丁先勤奋攻读,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壬午科解元。崇祯十七年,北上赴试,到达河南省,得悉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投考无望,折回原籍。不久,清兵入关,明幼主南下,钟丁先倾尽家产,招募几千人,屯于中坝凹下山,起兵勤王。明幼帝福王朱由崧迁都南京后,获悉钟丁先起义勤王,钦授其为福建监军道。桂王(朱由榔)建都肇庆后,升钟丁先为参议,翌年又升为广东按察使司副使。此后,钟丁先出兵与汀州、惠州、班固山等地清军交战15年,兵败。退回凹下山,欲图再展。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南朝覆灭,钟丁先解散义军,解甲回乡。清廷两次劝其出仕,均遭拒绝。后削发为僧,隐居永安天字嶂万寿庵、...
紫金县钟姓的由来
公元1248年,钟友武的六世孙钟提龄等五兄弟(简称五龄)随父从福建汀州地区迁入广东五华铁炉坝开基。后长子钟提龄迁兴宁岗背,次子钟遐龄迁长乐南岭(今紫金县南岭镇),三子钟祯龄迁惠州,四子钟祥龄迁龙川,五子钟瑞龄留居原地。迁入紫金概况钟氏迁入紫金主要有钟提龄,钟遐龄,钟瑞龄,以及钟雪峰后裔四支系。(一)钟提龄(名壁)世系钟提龄裔孙先后从兴宁岗背、五华迁入紫金县,计有8支系。1、有始八世孙钟希胜于明朝嘉靖年间从五华铁炉坝迁柏埔深塘立居。2、有甲七世孙钟祖玲、钟祖珠从龙川迁临江梧峰立居。3、钟文振支系十世钟九有、钟九经兄弟,于明万历年间从兴宁叶南翰塘围迁黄塘石脚下。后钟九有再迁紫金县城东门开基。后裔分居紫城东门、附城中布、瓦溪仙女埔、红光坪上、茶岗、苏区艳桑村。钟九经后裔分居石脚下,新村、车前、曹坑、嶂下村及外迁中山、肇庆、韶关、河源等地。十四世钟尚选,于明末年间从兴宁石马磜下,迁黄塘澄田立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