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闽林宗谱八卷(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闽林宗谱八卷(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

始祖云,字化龙,西晋林颖后裔,元代自莆田移居浦城株林。始迁祖乌,字济庵,行振一,明代再徙本邑西。谱载林氏历代源流世系、株林世系、西世系。存卷一至四、六。书名据书衣题。
闽林宗谱八卷(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简介资料
林氏宗谱;重修林氏宗谱;重修西〓林氏宗谱
浦城
九牧堂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五册
1898
刻本
线装
闽林宗谱八卷(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相关文献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范滔
范滔唐大顺二年(891年)生,浦城下沙村人。闽王登位,范滔为浦城左先锋将。时逢吴播叛逆,范滔奔赴击溃吴播军,以功任上左厢虞侯。闽永隆二年(940年),越军10万攻建州,并重兵围浦城西岩山达4个多月,范滔采取“昆阳之战”、“常山之阵”的战法,大败越军,以战功担任保胜西岩指挥使。后投南唐。南唐升元六年(942年),任信州(今江西上饶)左先锋实职指挥使。次年,又迁江州(今江西九江)左神威军第三指挥使。南唐保大二年(944年),先在建阳战败殷军,攻破西岩洞寨,进而向建州发起攻击,战退水陆两路殷军,夺水南大寨,升为殿直指挥使。保大四年(946年),吴越占领福州,他被任命为浦城静边、保胜、弓拏诸指挥军使。保大六年(948年),在抚州(今属江西)任在城诸指挥军使、职右军散押衙、昭武军(治所今邵武)在城诸指挥都军头虞侯,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保大八年(950年)十一月在抚州病...
查看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张式
张式(989-1050),字景则,宋代福建浦城人。宋天禧三年(1019)进士,为将乐县主簿。将乐县有所坑冶,矿工税课没有缴清,被拘押几百人。张式到任分别贫富调整税额,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经过调整,课税0完成。后调任祥符(今河南开封)尉。赵稹到并州(今山西太原)为将,招聘他为判官。历任许州(今河南许昌)、饶州(今江西波阳)判官,再升为知洺州(今河北永年东)、虔州(今江西赣州)。三司下檄文要虔州输市绢10余万匹。张式除应交数额外,余数拒付。再改知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寿州(今安徽寿县),再召为开封府推官。后宫有人私自为佛寺购置田产,张式上疏劝谏,才停止置办。时西夏王赵元昊叛乱,朝廷要动员百姓出资或强迫富户出钱,张式力谏。后出知岳州卒。
查看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章谊
章谊字宜叟,浦城人。生于宋元丰元年(1078年)。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历任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高宗南渡,召为仓部员外郎,不久召为驾部外郎迁殿中侍御史。章谊不避权贵,遇事敢言,献战守四策。绍兴二年(1132年),任大理寺卿,不久,升为权吏部侍郎、刑部侍郎兼详定三司敕令、徽猷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绍兴四年(1134年),金派使臣要求遣还所俘刘豫的部属,并提出划河南正阳西南地给刘豫。宋高宗想派参知政事席益使金,席借母老推辞,荐章谊。章谊闻命,虽母亦病而无难色,诫家人勿使母知,奉命使金,与完颜宗翰(粘罕)等论事,不少屈。绍兴五年(1135年),以龙图阁学士知温州。是岁大旱,米价腾贵,章谊采用刘晏招商之法,设粮米市场,招引各地粮商,使米价渐趋平稳。绍兴六年(1136年)移守平江。高宗将临,供给繁多,章谊处置皆得其宜。召对,赐带笏。次年,章谊复为户部尚书,奏营田谏。绍兴七年(1137年)...
查看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雷丰
雷丰字少逸,浦城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生。父雷逸仙,精通医学,擅长治瘟病、时症。雷丰自幼从父行医,继承家学,钻研《内经》、《难经》、《伤寒论》等中医经典著作,借鉴历代名医经验,结合数十年临床实践,于光绪八年(1882年)撰成《时瘟论》8卷,记述时病72种,各种时病治疗方案67条,附论13则,临床医药87例,附验方105首。书中详尽地介绍诸种时令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及方剂。刊行后,受医家推崇,民家亦多有购置珍藏。1954年,绵章书局石印线装本。195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印本。196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又根据光绪十年(1884年)雷慎修堂本校勘印行。雷丰医道驰名闽浙,一生治愈不少病人,培养出一批高徒。后徙居浙江衢州。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去世。其子雷大震及学生江诚、程子曦等,医术亦颇闻名。
查看全文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吴育
吴育字春卿,浦城人,生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吴育少时勤奋好学,天圣五年(1027年),登进士甲科,授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等县。宋宗室有一支子孙多葬襄城,派有宦官管理,每因祭、葬事骚扰百姓。吴育奏请朝廷规定,以后祭葬所需,均由官府给费,不得扰民。宦官往往夜间叩门,要县衙派给牛车,多被吴育拒绝。此后,宗室子弟外出打猎游乐,不敢侵害百姓。景祐元年(1034年),吴育应“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试,取入三等。擢为著作郎,直集贤院,出为苏州通判。还朝后,派知太常礼院。宝元元年(1038年),为右正言,改任三司判官和盐铁判官。旋复任右正言。时值元昊称帝建西夏国,宰相张士逊主张出兵讨伐,朝议也多轻视西夏。吴育独持异议。战事久而无功,反损几员大将,宋朝廷只好封元昊为西夏国王。庆历元年(1041年),升吴育为起居舍人,进封翰林学士,累迁礼部郎中。庆历三年(1043年),西夏与契丹交战,...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龙兴林氏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3年查访.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太祖 : 比干. 受姓祖 : (周) 林坚,名泉,字长恩. 殷少师比干之子. 武王赐姓林,赐名曰坚. 入闽远祖 : 林颕,字元从. 居徐州下邳,随晋中宗渡江入闽,居福清. 南靖宗祖 : 林栋,号松湖. 登进士,授漳州南靖知县,遂卜居于靖邑. 云霄始祖 : (南宋) 林琼,字仲先,号文石. 龙兴派祖 : 林位. 散居地 : 福建省云霄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云霄县下河龙兴林氏族谱 : 云霄县下河乡隆兴村.
浏览:0
龙兴林氏族谱 [不分卷], 1750-1993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3年查访. 1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太祖 : 比干. 受姓祖 : (周) 林坚,名泉,字长恩. 殷少师比干之子. 武王赐姓林,赐名曰坚. 入闽远祖 : 林颕,字符从. 居徐州下邳,随晋中宗渡江入闽,居福清. 南靖宗祖 : 林栋,号松湖. 登进士,授漳州南靖知县,遂卜居于靖邑. 云霄始祖 : (南宋) 林琼,字仲先,号文石. 龙兴派祖 : 林位. 散居地 : 福建省云霄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书名页题 : 云霄县下河龙兴林氏族谱 : 云霄县下河乡隆兴村.
浏览:100
林氏族志暨兰阳林姓兴德会志要
原书: 宜兰市 : 财团法人兰阳林姓兴德会, 民国90[2001].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受姓祖 : (周) 林坚,字长恩,原名泉. 比干遗腹子. 武王灭纣后,赐姓林,易名坚,封清河公,食采博陵. 入闽祖 : 林禄,字世胄(一作世荫). 颖公次子. 原居山东济南,后迁苏州下邳. 永嘉之乱,随晋元帝南渡,任晋安太守,遂居晋安. 开台祖 : (明) 林道干(入宜兰) ; 林朝和 ; 林凤(迁台南) ; 林宽老 ; 林虎开(垦台中丰原)...等. 另开宜兰名祖 : (清) 林汉生. 雾峰开基祖 : (清) 林石,号桦植. 由福建漳州府平和县渡台. 散居地 : 福建省, 及台湾省各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林氏族志.
浏览:0
平和林氏大宗谱 : 初稿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7年编. 1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所 :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得姓始祖 : (周) 林坚,名泉. 比干之后. 武王伐纣后,旌表忠烈封比干墓,征其后嗣得泉. 因泉生于长林石室,故赐林姓,改名坚. 闽林远祖 : 林禄,字世荫. 敕守晋安郡,遂迁家晋安. 始祖 : (元) 林仕齐. 于延佑年间徙籍罗岩产村,为清溪始祖. 迁台祖 : (明初) 林宗德. 洪武年间,由平和迁居台湾台中. 另迁台祖 : (清) 林石. 乾隆年间由五寨埔坪渡台居台中,世称雾峰世家. 散居地 : 福建省平和县; 台湾省台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福建省连江县道澳忠义林氏旅台宗亲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台湾] : 道澳林姓旅台宗亲会订, 民国75[1986]编, 民国81[1992]修订.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得姓始祖 : 林坚,字长恩,原名泉. 比干之子,西周武王求殷嗣得泉,因泉生于长林石室间,赐姓林,易名坚. 入闽始祖 : 林禄,字世荫. 从晋元帝南渡,任安东瑯琊王府参军,晋太宁三年奉敕守晋安郡,追封晋安郡王. 宗祖 : 林玉质,字伯文. 长乐先祖 : 林佛进. 为玉质公之子. 始祖 : (唐) 林堂. 世居长乐县. 僖宗时任县宰,族受皇封为忠义. 支祖 : 林柏. 迁居连江县道澳乡. 散居地 : 福建省连江县; 及台湾省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莆田前埭林氏族谱(别名:莆田前棣林氏九牧大宗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26[1937]. 24册 : 插图, 世系表 始祖 : (殷周时代) 林坚. 入闽始迁祖 : (晋) 林禄,字世荫. 莆田始祖 : (隋) 林茂. 散居地 : 福建省莆田县等地. 书衣题 : 莆田前埭林氏九牧大宗族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