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起,字起莘,号定山,元代人。始迁祖璟,字宗玉,号玉川,元代人。书名据书衣、书脊题。
广东顺德黄连北头梁氏族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简介资料
广东顺德黄连北头梁氏族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相关文献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梁有誉
梁有誉(1521——1556),明代文学家。字公实。顺德(今属广东)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与谢榛、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里。归里后与黎民表、欧桢伯等人相与唱和,号南园后五子。后与黎民表相约游观罗浮,遇海上大风未果,得寒病而卒,年仅36岁。梁有誉其诗内容虽不深广,但尚能做到婉丽多讽。他的一些咏史诗寄寓着对时世的感慨。如《汉宫词》实是讽刺嘉靖帝为了炼出延年金丹而大肆搜罗少女的荒唐行为。他的一些与朋友赠答诗,也潜藏着对当时政局的忧虑。《喜归述怀留别李于鳞徐子与宗子相王元美四子一百韵》较详细地描述了疮痍未苏息,戈甲转绵延的外患内忧现实,令人怵目惊心。此外,他的大量咏怀诗,既倾吐了对古往今来未展其才的志士的同情,又表现出自己洁身自好、耿介绝俗的情怀,也有一定意义。其诗的基调是深情婉约,如怨如慕,词采虽然华美,但并不过分□艳。造词俪事,尚属新警。但其诗总的看...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梁九华
梁九华(1804~1863年),字灯山,梁玉成的第三子,原籍顺德,后居于佛山。九华小时候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及长辈的喜爱,二叔梁蔼如对他更是赞赏不已,常常当众称赞说:“九华是我家的千里驹。”九华学习知识不因循守旧,讲求实践之学,在学习上认真刻苦,并得到长辈们的指点,20多岁便精通诗文。梁九华事母极孝,母亲病了,他伺候左右,早晚烧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母亲早日康复。每次为母亲煎药,他都要亲口尝一尝,然后再送给母亲服用。他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坚持学习,终于通过明经考试。在他取得清朝大理寺评事、晋主事之职时,母亲不幸病故,他悲痛万分,遂放弃了赴京任职的机会,留在佛山料理丧事。梁九华对晚辈既严厉,又充满仁爱之心。二哥梁九仪(字耕云)早逝,留下了几个孩子,九华就常去他家帮忙料理家事。遇到几个侄子贪玩不爱学习时,他就毫不留情地加以训斥,然后再以理开导,鼓励他们用习,好好做人,因此诸侄敬他如父。梁九华是佛山镇...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梁耀枢
梁耀枢(一八三二至一八八八)是广东历史上的三大状元之一,字冠祺,号斗南,顺德杏坛光华村人。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状元,授翰林编修。官至侍读学士、参事府詹事。梁耀枢中状元后先后在北方多个地方做过主考官,后被晋升为翰林院侍讲,接着又改任侍读。梁耀枢不仅文才好,而且长得眉清目秀,气度非凡,很得两宫太后的关注。钦孝皇太后曾说:“梁耀枢是一位‘金玉君子’也!”这话在朝中一传开,梁耀枢被百姓称为“金玉状元”。人物著作《续编清代稿钞本》中收录的《律赋精选》中抄录有其作品。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梁燿枢
梁燿枢(1832~1888年),字冠祺,号斗南,晚号叔简。光华乡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状元。父母早丧,家境拮据,得经商的堂兄资助,不致中断学业。少年时代在名儒朱九江(次琦)门下求学,酷好书法,“视短而明,能于粒谷作蚊足小字”,“兼通王、赵笔意”。大魁天下后,授翰林院修撰。光绪八年(1882年)入值南书房,充日讲起注官,授左、右中允;九年,升侍讲;十年,转左、右庶子;十一年,补侍读、侍讲学士;十二年充会试同考官,提督山东学政,其后迭领詹事府少詹事、正詹事衔。燿枢从政17年,未见突出建树,旧志只载他“勤慎”,曾参与保荐冯子材、方曜抗御法军,向朝廷指出科场的流弊,弹劾广东学政张大焯徇私舞弊,反映粤督张之洞赈灾不力。慈禧太后曾当着南书房众翰林面夸奖他:“梁燿枢,金玉君子也!”此语传出后,群臣都戏称他为“梁金玉”。燿枢50寿辰,慈禧特送寿屏,上书“及第芙蓉,冠众香国。校书天禄,为清平官”。光绪...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梁九图
梁九图(1816~1880年),字福草,别署十二石山人。原籍顺德杏坛麦村,后迁居佛山。梁九图幼时聪慧,10岁能诗,有“神童”之称。成年后,博学多才,善为文。性格雅淡,不喜欢做官,但喜爱山水。凡是山水名胜之地,都去探寻,不怕登高涉险,还随处题诗,题字、留下纪念。游览衡山南归之时,船过清远,购得12块奇石,运回佛山,用取自肇庆七星岩石头雕制的石盆,储水养之,罗列在松桂里兴建的“紫藤(花)馆”里,并将馆名改为“十二石斋”,作《自题十二石斋》诗:“衡岳归来兴未阑,壶中蓄石当烟鬟。登高腰脚输人健,不看真山看假山。”远近的名士和达官贵人,脱俗的仕女,纷纷为此题诗写词。他自称为“十二石山人”。又开辟一个地方,称为汾江草庐,作为名人闺秀的饮酒咏诗的聚集场所。在草庐里,有树木、假山、花鸟、水池、楼馆、小桥、凉亭,显得非常雅致。梁九图经常跟佛山著名诗人张维屏、黄培芳、吴炳南、岑瀓等诗酒唱酬,提倡风雅。人们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