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之一,又名“黑陶文化”。1928年因山东省济南章丘市龙山镇城子崖遗址的发掘,被人们发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包括河南禹州的瓦店遗址。

龙山文化相关文献
龙山文化
历史时期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4000年,是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形成期。分布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山东山东龙山文化又称典型龙山文化属新石器晚期,主要分布在山东省中部、东部和江苏省的淮北地区。它上承大汶口文化、下续岳石文化。蛋壳黑陶仅见于山东境内龙山文化的早中期遗址中,代表着黑陶技术的最高成就,其标志型器物是蛋壳高柄杯。河南河南龙山文化是指分布在洛阳平原与颍水下游登封、禹县一带的龙山文化,分为王湾三期、后冈二期和造律台三个类型。陕西陕西龙山文化或称客省庄二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陕西泾河、渭河流域。山西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晋西南地区。特点黑陶黑陶是龙山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区别于仰韶文化的根本特点。龙山文化的黑陶是继仰韶文化的彩陶之后兴起的一种制陶技术。黑陶源自于人们的生活用器,而后由于质地易碎,逐渐走出日常生活。如今,黑陶被作为艺术品供人们欣赏。龙山文...
查看全文
河南龙山文化
参阅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参考资料
查看全文
龙山文化(约前3000-前2000年)
概述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断层上,发掘出了与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带黑色光泽的陶片。这引起了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专家的高度重视。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于是把这种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自龙山遗址发现以来,考古学家分别在河南、陕西、山西、湖北等地发现了这一时...
查看全文
河南龙山文化
在夏文化探索中主张二里头一、二期遗存为夏文化遗存的学者中,因为这两期遗存所跨的年代与夏代积年相差太多,因而主张从更早的河南龙山文化中去寻找。这里所说的河南龙山文化是指分布在洛阳平原与水下游登封、禹县一带的龙山文化。有人称之为河南龙山文化豫西类型,也有人称作煤山类型或王湾类型。考古学家对登封王城岗遗址龙山文化遗存所作的文化分期,经碳十四年代测定,它的晚期遗存应在夏代纪年之内。因此,把这一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存列为夏文化探索的对象之一,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有学者持异议。
查看全文
龙山文化(约前3000-前2000年)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1928年的春天,考古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1.重庆云阳龙氏续修族谱, 1, 1738–2014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中华文氏源流谱, 1, 上册, 420–2010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文氏三房族譜 [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崇本堂, 民国20[1931].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受姓祖 : (周) 祈公. 文王支孙,以谥为姓. 一世远祖 : (宋) 文时,字春元. 始祖 : (元明之际) 文丙三,字佑启,号周塘. 由江右迁湘西. 尖山冲支祖 : (明) 文志诚,字慎独,原字如神. 志诚有六孙 : (明) 文永黻,字周冕 ; 文永绶,字金玺 ; 文永中,字汤执 ; 文永缙 ; 文永干 ; 文永坤. 散居地 : 湖南省长沙县等地 编纂者 : 文大厚,字四勿 ; 文前甲,字石薰 ; 文大必,字牖初.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吉安
浏览:100
济宁文氏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26[1846]. 1册(126页)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纽约 :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始祖 : 文指挥. 济宁始迁祖 : (明) 文显. 散居地 : 山东省济宁县等地.
浏览:0
衡山文蓬公派六修族谱
原书: 湖南衡山县 : 六义堂, 民国21[1932]. 4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宋) 文公行,字正道,号蓬山. 支祖 : (元明之际) 文肇郎 ; 文养晦 ; 文昱 ; 文益云 ; 文以章 ; 文隆昌 ; 文思恭 ; 文彦起 ; 文廷裕 ; 文福八. 散居地 : 湖南省衡山县, 衡阳县, 湘潭县, 湘乡县, 醴陵县等地. 版心题 : 衡山文蓬公派六修族谱. 吉安
浏览:100
龙氏族谱 [23卷,含首1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孝堂藏, 民国26[1937]重修. 2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山西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附继谱世系1卷, 龙伟公祠享册1卷. 敖邑始迁祖 : (梁) 龙岱,字寿嵩,行才七郎. 由江西吉州徙敖邑洪口. 义井始迁祖 : 龙念四郎,行二. 卜居城南小浦匕府,夙有紫府之号. 康乐房祖 : 龙光显,号六四郎. 东房祖 : 龙光辉,号六五郎. 西房祖 : 龙光德,号六七郎.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万载义井龙氏重修族谱. 版心题 : 万载义井龙氏族谱. 谱序题 : 义井龙氏族谱. 卷端题 : 万载小府龙氏族谱.
浏览:0
龙山文化导读知识
龙山文化距今多少年
龙山文化距今多少年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  1928年春,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生产工具有较精致的磨制石器,使用的陶器为轮制,以灰陶为主,其代表器物为薄胎晶亮的黑陶,所以又称黑陶文化。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有较发达的畜牧业。属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四千余年。  龙山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直接承袭大汶口文化发展起来的古文化之一,它的发掘对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浏览量:1592次
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附近,1965年发现。整个遗址南北约2000米,东西约1500米,由若干个遗址群组成,面积达300万平方米。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是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原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4000-46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龙山文化除陶器外,还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们以农业为主而兼营狩猎、打鱼、蓄养牲畜。  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尚义县现存大量龙山文化遗址,曾经出土过大量辽金时期的文化遗存。
浏览量:1665次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  龙山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  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浏览量:166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