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词条 唐代 李郢

李郢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

早年居杭州,不务进取。大中十年,进士及第,曾入幕潮州、淮南、睦州、信州。官终侍御史。咸通中为越州从事,卒于任上。工于诗,善写景。辛文房称其诗“清丽,极能写景状怀,每使人竟日不能释卷。”

李郢相关文献
高郢
参考书目《旧唐书》卷147《高郢传》
查看全文
鹿郢
注释^此从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定越王鹿郢在位年。一作前464年-前459年。^《史记》记载的名字。
查看全文
王郢
叛乱起因王郢生年、籍贯均不详。乾符二年(875年)四月任镇海节度使赵隐属下狼山镇遏使、突陈将,和68员将领在唐山打了胜仗,获得战功,但赵隐拒绝给他们衣服粮食等物质奖赏,只给他们加职名。王郢等人索取物质奖赏不得,便发动兵变,以王郢为首,从武器库夺取兵器,劫掠附近地区,叛军很快扩大到近万人,攻占苏州、常州,建立舰队使他们得以在长江上下游和东海岸畅行无阻。他们在镇海、浙东、福建地区肆意劫掠。赵隐因抚御不当,被贬为太常卿。军事行动三年(876年)七月,唐僖宗任前岩州刺史高杰为左骁卫将军,充缘海水军都知兵马使,率舰队对抗王郢,但高杰并未取胜。当月,新任镇海节度使裴璩败王郢。十月,王郢试图和温州刺史鲁寔谈判,试图重归朝廷并重获任用。鲁寔屡次论奏,朝廷最初也接受了,但要求王郢放弃军队到长安朝见皇帝,再行任命。王郢没有前往,拖延了半年。随后,他又提出任望海镇遏使,被朝廷拒绝,朝廷任他为右率府率,令左神策军...
查看全文
迁都时间一种观点认为楚武王三十五年,公元前706年,楚国迁都于郢。清人宋翔风在他的《过庭录·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考》中,以楚武王伐随、郧的时间为理由,推断出迁都的确切时间。此时,楚武王南征北战,并开始统治汉东。很多人认为这个观点过于陈旧,支持的人并不多。另一种观点认为楚武王三十八年至四十二年初,公元前703年一前699年之间,楚国迁都于郢。石泉的著作《楚都何时迁郢》以《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以听刑。,刘昭所著《读汉书补注》引《荆州记》(江陵)县东三里余,有三湖,湖东有水名苌谷,又西北,有小城,名曰冶父。与《水经注·沔水篇》江陵城西北有纪南城。……三湖合为一水,东通荒谷。荒谷东岸有冶父城。之记载为根据得出结论。但这些记载,并未直接提到郢,所以推断出来的结论比较牵强。还有观点认为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楚国迁都于郢。根据是《史记·楚世家》载:“文王熊赀立,始都郢。”...
查看全文
哀郢
背景根据(可能不确切的)传统,楚国本土的爱国者屈原在秦将白起率军进军楚国都城郢、威胁入侵之际,在伤心中写下了这部作品。祖国面临迫近的危险时,他满怀悲愤。诗歌表达了他对国运深切的担忧、他对楚国百姓的同情和他对造成悲剧降临的自我放纵的国家统治者的愤怒。参考霍克思,翻译和介绍(2011[1985]).屈原等,《楚辞-屈原及其他诗人的中国诗歌选集》.London:PenguinBooks.ISBN978-0-14-044375-2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青龍李氏宗譜 [20卷]
原书: 永康市 : 李店村志编纂委员会(国强文印公司印), 2001年重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太原市 : 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迁杭始祖 : (唐) 李文远. 永康祖 : 李德明,字宗仁,行从二. 青龙李店祖 : (宋) 李孟,字克贤,行绣九,改嵩十三 ; 李恭,字克顺,行嵩十四. 李店村 : 古称青龙庄, 后因姓而改.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康县等地. 册4 (卷20) 为墓图及碑文.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册三书衣题 : 李店村志.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陇西堂, 清宣统3[1911]重修(陆城 : 文明堂梓行). 18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宁乡高坵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希森,字必荣. 陜西西安府长安县莲花池人. 元末官于湖广路峡州. 因避兵乱, 与兄李天森, 弟李福森, 三兄弟避难高坵. 希森公下派祖(6世) : 李友谦(大房) ; 李友让(二房) ; 李友谌(三房). 皆为汝琳公之子. 友谦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济 ; 李时润 ; 李时泽. 友让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龙 ; 李时新 ; 李时俊 ; 李时贵. 友谌公下支房祖(8世) : (明) 李时祯 ; 李时裕,字东山 ; 李时麒 ; 李时麟. 派语(2世起)似为 : 添远庭汝 友万时文 元九玉应 启正一 大 光明兴发长.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高坵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宗谱 各支分卷 首上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五知堂, 1995年合修(厚义堂梓). 76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人像.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合修新派 : 精诚维宿愿 荟萃喜同根 族谊青山好 力期众共尊. 马湾股始祖 : (明) 李穆一. 原籍江右湖口. 与弟穆二公同徙宿松. 龙谿股始祖 : (明) 李玉十. 下有二子 : 李纹菖(居马家坂) ; 李纹显(居清湾). 韭山股始祖 : (清) 李策彰 ; 李策明. 由黄梅迁松. 花园股始祖 : 李一戊. 下有二派 : 李正焘 ; 李正旺. 祝山股一世祖 : 李祜. 为省三公之后. 竹林股始祖 : (宋末) 李元志. 凤车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兴一. 仲皋公长子. 西源股始祖 : (明初) 李益忠. 自江西浮梁迁松. 洗马股始祖 : (明) 李添二. 由鄱阳徙松. 下有二子 : 李福隆 ; 李福常. 龙井股始祖 : (元明之际) 李应春. 白杨股始祖 : (明) 李丹木. 自江西南康都昌县迁宿松. 鹅湖股始祖 : (宋) 李胜一. 万五公长子. 王李股远祖 : (元明之际) 李德,字醇儒. 德公下三子 : 李应基(留王李冲) ; 李应振(迁西源孙家冲) ; 李应端(迁中山嘴). 大桥股一世祖 : (明) 李布义(自鄱阳迁松) ; 李华卿(自湖口迁松) ; 李万一. 万一公下派祖 : 李旺一(居郭李湾) ; 李旺二(居河西). 散居地 : 安徽省宿松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编目. 版心题 : 李氏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