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蒙古攻西辽之战

蒙古攻西辽之战

蒙古攻西辽之战,是蒙古军攻灭西辽的战争。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发动西征战争。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成吉思汗先派大将哲别率军进攻西辽。哲别利用西辽境内的矛盾,赢得民众的支持,迅速占领西辽都城(今苏联吉尔吉斯托克马克以东楚河南岸),追杀当权者屈出律。西辽喀什喀尔(今新疆喀什东北)、和阗(今新疆和田)、叶尔羌(今新疆莎车)等地相继降附,西辽灭亡。

蒙古攻西辽之战简介资料
蒙古第一次西征前哨战之序幕
由大将哲别仅领蒙军铁骑两万多即达成战胜任务
1218 年
蒙古胜利
控制通往中亚及西亚商贸路线:丝路
蒙古攻西辽之战相关文献
蒙古攻宋
蒙古攻宋,发生地点:临安四川江淮蒙古灭金后,南宋便成为其下一个「猎物」。蒙古攻
查看全文
蒙古攻西辽之战
蒙古攻西辽之战是1218年起,成吉思汗为掌握畅通通中亚及西域商贸路线:丝绸之路,在击败西夏、征服维吾尔部后掌握丝路东段,继而攻击曾经护卫维吾尔的西辽国,掌握丝路中段贸易财富;此战由大将哲别仅领蒙军铁骑两万多即达成战胜任务;亦可视作蒙古第一次西征前哨战之序幕。背景宋嘉泰四年(1204年)乃蛮灭亡后,太阳汗之子屈出律(也称古失鲁克)率少数部众与篾儿乞部残部逃至西辽。西辽国,也称哈剌契丹国,是辽宗王耶律大石于宋宣和四年(1124年)二月所建,其都城八剌沙衮(别称虎思斡耳朵,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至其孙直鲁古(也称直鲁克)继位,怠于政事。屈出律投奔西辽,帝直鲁古可怜其父死国亡,遂留他下来。屈出律见直鲁古年老怠于政事,遂阴谋篡位,先取得信任,当了驸马,尔后至叶密立(今新疆额敏东南)、海押立(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东南塔尔迪库尔干东)和别夫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境内,号召反攻复国,乃
查看全文
蒙古攻四川之战
参见段兴智
查看全文
蒙古攻四川之战
背景蒙哥汗六年春,兀良合台征降云南各部后,偕大理国王段兴智向蒙哥汗献图。六月,蒙哥鉴于对宋的侧后包围已完成,遂以宋囚蒙古使臣为名,决定攻宋。诏命兀良合台打通由云南至四川道路;命帖哥火鲁赤、带答儿率军南进,与兀良合台会师。经过北路,帖哥火鲁赤与汪德臣以原隆庆府(今四川广元)降将南永忠、高贵为向导,率军自利州(今广元)出苦竹隘,经阆州(今阆中),进抵顺庆府(今南充),沿嘉陵江南下;带答儿率军自兴元(今陕西汉中)经米仓山入蜀,越巴州(今巴中),沿渠江南下。十月,至渠州(今渠县)。十一月,抵重庆附近地区。南路,兀良合台自云南率军北进。九月,攻占滇蜀要冲乌蒙(今云南昭通)等地。鉴于泸江(今金沙江)河道险阻,水势汹涌,兀良合台从陆路向石门关(今四川高县西北)进军。十月,破秃剌蛮三寨,又破石门关,趋叙州(今宜宾东北),欲北进至嘉定(今乐山)。在马湖江(今四川境内金沙江别名)遭宋都统制张实、知叙州史俊所率...
查看全文
蒙古拼图——攻占西辽,大战前的军演
? 10世纪初,原是辽朝藩属的女真族,在其首领完颜阿骨打的率领下起兵反辽,建国号曰金。金军势如破竹,仅用十一年时间,就让这个二百多年的朝代土崩瓦解。1125年,辽末代皇帝天祚帝在应州被俘,辽亡。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在辽行将灭亡之际出奔,1124年,率部脱离天祚帝,自立为王。由于攻金复国无望,耶律大石决定西征,在可敦城(今蒙古国回鹘城)立足
查看全文
蒙古攻西辽之战相关标签
蒙古征战
西辽
蒙古西征
蒙古帝国战役
全战争Allwar
家族谱大览
沈氏宗谱 [10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利堂, 民国12[1923]石印. 合7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聃季,讳载. 文王第十子. 封汝南,平舆之沈亭,是为沈国,子孙以国为姓. 远祖 : 沈诸梁,字子高. 始祖 : (明) 沈道忠. 自江西吉水迁湖北黄陂,再徙孝感. 忠公下房祖(6世) : (明末) 沈兴敬(长房) ; 沈兴敏(二房) ; 沈兴攻(三房) ; 沈兴叚(四房) ; 沈兴治(五房). 皆为元通公之子. 另派祖 : 沈道聪. 由广阳乡迁白云乡. 聪公下房祖(5世) : 沈连(长房) ; 沈信(二房). 合族字派(8世起) : 岂知世代兴隆 惟汝祖德宗功 立志光明正大 存心忠厚宽宏. 散居地 : 湖北省孝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
沈氏宗谱 [10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利堂, 民国12[1923]石印. 合7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聃季,讳载. 文王第十子. 封汝南,平舆之沈亭,是为沈国,子孙以国为姓. 远祖 : 沈诸梁,字子高. 始祖 : (明) 沈道忠. 自江西吉水迁湖北黄陂,再徙孝感. 忠公下房祖(6世) : (明末) 沈兴敬(长房) ; 沈兴敏(二房) ; 沈兴攻(三房) ; 沈兴叚(四房) ; 沈兴治(五房). 皆为元通公之子. 另派祖 : 沈道聪. 由广阳乡迁白云乡. 聪公下房祖(5世) : 沈连(长房) ; 沈信(二房). 合族字派(8世起) : 岂知世代兴隆 惟汝祖德宗功 立志光明正大 存心忠厚宽宏. 散居地 : 湖北省孝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
沈氏宗谱 [10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利堂, 民国12[1923]石印. 合7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聃季,讳载. 文王第十子. 封汝南,平舆之沈亭,是为沈国,子孙以国为姓. 远祖 : 沈诸梁,字子高. 始祖 : (明) 沈道忠. 自江西吉水迁湖北黄陂,再徙孝感. 忠公下房祖(6世) : (明末) 沈兴敬(长房) ; 沈兴敏(二房) ; 沈兴攻(三房) ; 沈兴叚(四房) ; 沈兴治(五房). 皆为元通公之子. 另派祖 : 沈道聪. 由广阳乡迁白云乡. 聪公下房祖(5世) : 沈连(长房) ; 沈信(二房). 合族字派(8世起) : 岂知世代兴隆 惟汝祖德宗功 立志光明正大 存心忠厚宽宏. 散居地 : 湖北省孝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
沈氏宗谱 [10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利堂, 民国12[1923]石印. 合7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聃季,讳载. 文王第十子. 封汝南,平舆之沈亭,是为沈国,子孙以国为姓. 远祖 : 沈诸梁,字子高. 始祖 : (明) 沈道忠. 自江西吉水迁湖北黄陂,再徙孝感. 忠公下房祖(6世) : (明末) 沈兴敬(长房) ; 沈兴敏(二房) ; 沈兴攻(三房) ; 沈兴叚(四房) ; 沈兴治(五房). 皆为元通公之子. 另派祖 : 沈道聪. 由广阳乡迁白云乡. 聪公下房祖(5世) : 沈连(长房) ; 沈信(二房). 合族字派(8世起) : 岂知世代兴隆 惟汝祖德宗功 立志光明正大 存心忠厚宽宏. 散居地 : 湖北省孝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
沈氏宗谱 [10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利堂, 民国12[1923]石印. 合7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聃季,讳载. 文王第十子. 封汝南,平舆之沈亭,是为沈国,子孙以国为姓. 远祖 : 沈诸梁,字子高. 始祖 : (明) 沈道忠. 自江西吉水迁湖北黄陂,再徙孝感. 忠公下房祖(6世) : (明末) 沈兴敬(长房) ; 沈兴敏(二房) ; 沈兴攻(三房) ; 沈兴叚(四房) ; 沈兴治(五房). 皆为元通公之子. 另派祖 : 沈道聪. 由广阳乡迁白云乡. 聪公下房祖(5世) : 沈连(长房) ; 沈信(二房). 合族字派(8世起) : 岂知世代兴隆 惟汝祖德宗功 立志光明正大 存心忠厚宽宏. 散居地 : 湖北省孝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
沈氏宗谱 [10卷,含卷首]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利堂, 民国12[1923]石印. 合7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聃季,讳载. 文王第十子. 封汝南,平舆之沈亭,是为沈国,子孙以国为姓. 远祖 : 沈诸梁,字子高. 始祖 : (明) 沈道忠. 自江西吉水迁湖北黄陂,再徙孝感. 忠公下房祖(6世) : (明末) 沈兴敬(长房) ; 沈兴敏(二房) ; 沈兴攻(三房) ; 沈兴叚(四房) ; 沈兴治(五房). 皆为元通公之子. 另派祖 : 沈道聪. 由广阳乡迁白云乡. 聪公下房祖(5世) : 沈连(长房) ; 沈信(二房). 合族字派(8世起) : 岂知世代兴隆 惟汝祖德宗功 立志光明正大 存心忠厚宽宏. 散居地 : 湖北省孝感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0